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培养
社会的发展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慢慢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较易出现。近年,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 ,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这一现实表明,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紧迫的。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多元化社会,世界文明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快速的生活节奏,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切冲击着当代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同时也波及到校园。当代的独生子女们过着衣服无忧的生活,各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或许他们身体方面是健康的,但是他们的心理方面呢?在这样的冲击下,他们面临的许多心理问题是不可避免。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员。 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体因素之间的关系
小学生在发育过程中,许多自身所具有的个体因素,如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都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及生理生长发育造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遗传因素 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个体神经系统,不同的个体神经系统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如胆汁质的学生,易形成冲动、暴躁、易怒等心理障碍。而抑郁质的学生则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的心理障碍。个体神经系统类型基本为四个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此外还有很复杂的各种混合质,所以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引导。 (2)生理成长发育 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孩子会患上一些影响身体个部分正常发育的疾病,如甲状腺素缺少会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减退、语言迟缓、情绪淡薄等心理障碍。而在身体发育方面,许多大脑发育相对较晚,或者身体发育较弱小、体质较差的孩子。心理上会产生怯懦、消极、焦虑的情感。而这样的孩子往往被父母呵护过度,较容易形成依赖他人、谨小慎微的个性特点。 2、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造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矛盾和挫折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会面临一些需要自己做抉择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挣扎,如果心理过于持久的矛盾就会产生心理困扰和障碍。同样,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有极和消极两种心态。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健全,消极的心态会引发一些心理障碍,如反抗、攻击、退缩、消沉等。 (2)心理需要的被满足程度 小学生在心理上需要被爱,需要被尊重,需要与人交往。而当这些需要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