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论文下载
->
毕业论文下载
回忆与“无知”的解构——《呼兰河传》的诗学浅析
本文ID:62245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10积分元)
点击下载:
回忆与“无知”的解构——《呼兰河传》的诗学浅析
(收费: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回忆与“无知”的解构——《呼兰河传》的诗学浅析
吴晓东说:“小说可以被理解为以叙事的方式对小说以外的片断化、零散化、复杂化的经验世界的缝合,以文字和书卷的排列组合方式营造的一种内在时空幻觉。”萧红的《呼兰河传》也不能逃出这种“缝合”与“时空幻觉”。
一 回忆、片断、空间
作家冯骥才说:“我觉得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他的生命一定是三段的:一段是现在时的,一段是属于未来的,一段是自己的历史。”《呼兰河传》是一部关于回忆的小说,在这里,回忆并不仅仅是“现在时”通向“自己历史”的桥梁,它更是结构情节的方式,这整部小说都是叙事者“我”回忆的产物。谢茂松认为:“‘回忆’对《呼兰河传》具有总体的统摄作用。它是一种艺术的和生命的双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意味着回忆在小说中承载着基本的结构和美学功能。而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则意味着回忆构成了萧红的灵魂的自我拯救的方式。”“回忆”既然作为生命的形式成为萧红灵魂的自我拯救方式,这就意味着萧红的回忆不可能是往事的再现。“在心理学意义上,回忆不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浮现与记忆的持存,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情感心理趋向的选择行为。人们把自己希望看到的过去从记忆世界中提取出来,使它们进入意识区。”[1]四十年代的萧红,孤独寂寞、颠沛流离,既然她想借回忆来拯救自己,那么她的回忆便注定了是有选择的。“当人生的苦难和精神的孤独困扰人的灵魂时,重温过去的美好会给灵魂带来暂时的抚慰。于是,回忆中的过去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和美好,表达这些回忆的文字自然就成为一种审美的重建,它不再是纯客观的回忆,而是一种美化了的过去生活。”[2]萧红笔下的“后花园”此时也不仅仅是她童年时代的乐园,更是她的一种审美的重建——是经她回忆而美化、重建的“伊甸园”,那里是她生命历程中永远向往的精神家园。
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指出:“‘无意识的记忆’的诗学特征之一是回忆的非逻辑性、无序性。”认知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尼塞认为:“记忆中所表征的只是进入记忆的信息的各个片断,经验的这些片断反过来又为记忆主体建构某一往事提供了基础。人的心理存在的基础,主要是依赖于这些破碎的、通常又是捉摸不定的经验残余。”[3]所以,在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中想捕捉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情节性的故事线索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萧红是在回忆,也就注定了《呼兰河传》的“非逻辑性”与“无序性”,它只能是一系列的片断。这也正是很多人说《呼兰河传》不像小说更像散文的原因。但它却不是散文,它是呈现散文性特征的诗化小说。
在《呼兰河传》的前两章里,没有一个特定的描述对象,只是一系列琐碎的俗事。人物都是泛化的、不确定的:卖馒头的,卖豆芽的……“我”还没出现,所以看不出一丝回忆的踪影,这似乎只是一部纯粹的“呼兰河传”。到了第三章,“我”出现了,“我”就是小说的一个线索,这是大家都非常明了的。但奇怪的是从小说的第四章开始,文章又出现了一个隐线——空间线索,这是除了“我”以外的又一条线索。在回忆的流程中,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而空间概念作为更可感的具象,较容易存于人的记忆里。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
下一篇
:
关于员工培训的学习报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回忆
无知
解构
《呼兰河传》
诗学
浅析
2013-02-22 13:23:44【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会计
法律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理工科论文
物理学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下载
包装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
制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