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新时期校长职能的转变
[摘要] 职能是指人、事物、组织或机构应有的职责任务和功能作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小学教育职能由“以知识为本”逐步转向“以人为本”,开发和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职能,中小学教育职能的转变呼唤中小学校长职能的转变。本文将从新时期校长的计划职能、领导职能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时期 校长职能 职能转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的任务,呼唤着新思想、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教育体制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和政策执行者,中小学校长的职能更多的体现于管理之中,如何行使职权,如何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有效地管理学校,是新时期留给学校管理者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 一、计划职能的转变 计划职能也称决策职能或设计职能,是校长管理职能中最宏观、最重要的职能,也是最具全局性、影响最深远的职能。计划职能的行使体现着校长掌舵者的角色,随着我国自主办学的权限不断扩大,加之以校长负责制,需要由校长来进行决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校长的个人决策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进行决策时,校长应做到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首先,所谓正确决策就是把握住大方向,按照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本校的实际,具体制定学校长、中、近期的发展规划,从新时期对学校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校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避免个人的政治观,个人的私利、私欲和个人的不良情感、情绪影响自身科学正确决策。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经常发生。办学不是短期行为,一所学校的兴盛往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搞教育,校长决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高瞻远瞩,既要顾及眼前利益,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制定出具体而又实际的奋斗目标,避免决策的失误和一般化,从而提高学校决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