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围城》的讽刺艺术浅析
[内容提要]:《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他终其一生写出的这部长篇小说可谓集其大成,既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真的“儒林外史”。但仅仅是这样唯一一部小说,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我喜欢并钟爱钱钟书了。《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它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 [关键词]:《围城》 讽刺艺术 细节描写 小说《围城》主要讲的是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后,总是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的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社会的形形式式,写尽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 小说中,作者讽刺自成一体,与革命作家的暴露型讽刺不同,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他的讽刺之下,古今中外的警句妙喻,随手拈来,织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作者由具体的生活细节举一反三,旁逸斜出,引申至对于社会人生的批评,在表现人生中发挥作者批评人生的智慧。作者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作为一部“学人小说”,《围城》从《神曲》、《堂•吉诃德》以及英国讽刺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的历史》等作品中汲取了养分。“《围城》称的上是‘浪荡汉小说’的风险味道。更值得指出的是,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采用了菲尔丁式的夹叙夹议、连诱与追求”的情节结构。书中运用的手法、方式让人叹为观止确又无可厚非,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师钱钟书丰厚的笔上功夫。 一、从写作技巧上看 首先,《围城》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深层次地进行艺术开掘。如《围城》对少女唐晓芙初恋的心理,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以及对汪处厚太太内心世界的刻划,就十分的传神精微而深刻。如范懿这位“女生指导”僻处山谷,年华老去,无人问津,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她喜欢打听消息,搬弄是非,对女性的同事总要在背后攻击几句,决不能轻易放过。听说汪太太给她做媒,求之不得,但又故弄玄虚,强自矜持,经过一番自我克制,还掩盖不了胸中的那点猴急的心情。汪处厚夫妇请吃饭,她五点钟才过就到汪家。见过辛楣以后,“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围在里面,谈话密切得泼水不入”。⑻而且处处随口凑趣。辛楣说这儿闷得很,没有玩儿的地方,范懿说:“可不是吗?我也很少谈得来的人,待在这儿真闷。”辛楣说曹禺是个伟大的戏剧家,范懿快乐得拍着手掌道:“赵先生,我真高兴,你的意见跟我完全相同。”高校长进来,辛楣乘机把首席让出来,高校长想了想后不同意,仍旧要辛楣坐,辛楣不肯。高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