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浅析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各项新技术、新工法、新理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推广。新型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华大地生长发展,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却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就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作一粗浅探讨。 主题词:中国 电子商务 发展 探究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 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新技术、新工法、新理念在中华大地得到了无限的推广与发展。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添补了中国信息网络化的空白,为日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虚拟“广交会”等大型电子商务项目在1997年相继推出,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序幕。1998年“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的展开和1999年“8848网上超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电子商务由此“正式启动”。 在1997年和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熟悉、爱好和需求。经过这一阶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进下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随着电子商务应用和进展的深化,随着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头跌进低谷,而企业非凡是传统企业却开头大规模进进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开头进进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政府推进,环境改善。我国政府正全面、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1998年以来,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与协调力度明显增加。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发展措施、技术体制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将会使电子商务有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应用与发展环境。不少地方政府也都对电子商务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开始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依然亟待健全和完善。在中国电子商务法律问题上,应该注意在规范管理与鼓励创新之间求得平衡,既要看到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的特殊性,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而有序的法律环境。为此,政府应该做的工作是,制订政策鼓励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同时立即着手解决电子商务法律中的紧迫问题,如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等。 二、制约瓶颈,开始突破。网上支付、实物配送和信用等作为电子商务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被视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瓶颈”。1999年以来,网上支付“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