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上社区、聊天室、BBS等开放式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或利用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人际沟通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语言。网络语言以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等特点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它具有来源多样、内容形象、表达简明、风格诙谐、使用随意等鲜明的特性。作为一种具有别样风味的新兴语言,网络语言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向传统语言渗透。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网民队伍的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多,网络语言发展势头越发强劲。近年来,借助飞速发展的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传播,网络语言再度贴近现实生活,它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传统语言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许多挑战。 一、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特性 1.来源多样。网络语言形式丰富,究其词汇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些网络语言的形成采用汉语拼音、英语的缩写及谐音的方法,如GG(哥哥)、JJ(姐姐)、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有些采用各种表情符号和表意数字,如“O.O”表示“惊讶”、“T T”表示流泪,“ZZZZ”代表在睡觉,“56”表无聊,“8147”指不要生气;也有些是外来语,一般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如“伊妹儿”是email,“白白”就是Bye Bye等等。当然,大多网络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而约定俗成的,也有的是网民的创新与改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内容空洞的长篇大论。 2.内容形象。首先,网民们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出许多生动形象的象形符号,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动作。如:∧ ∧表示微笑, (*^__^*) 表示脸红。在聊天的过程中,更有许多可爱卡通表情可供选择。网络交流因为这些符号和图案的运用增添了可看性、趣味性,增添了活泼与生气,也增加了人情味。其次,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动物名称的借用上,新鲜有趣。像猫(Moden,调制解调器),烘培鸡(Homepage,个人主页)等。还有利用仿拟、飞白、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构成的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如“兄弟我闪先!”这一句话中的“闪”字不是“发光”的意思,而是“逃跑”的意思,和普通话中的“闪开”的意思有点接近,但这“闪”字却给人特别生动的感觉。 3.表达简明。网络语言一般用字非常简洁。寥寥几个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就可将意思表达清楚,如MM(妹妹)、PMP(拍马屁)、88(拜拜)。因为网络语言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以及交流速度的需要,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在表达上追求文字的简捷化,句式上追求简单化,交流中往往用字节俭,只求对方看懂即可。如RMB(人民币),WAN(我爱你),3Q(Thank you)。为了追求简洁明了自然,句式上也就往简单方向靠,句子大多短小,少长句,并少用修辞。这些可以从网络文学作品中略窥一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迂回的表达,也没有晦涩高深的寓意,往往平易直露、通畅顺达。表达上的简明性也可以说是带有口语化的特点。 4.风格诙谐。诙谐性是网络语言吸引人的又一特点。年轻的网民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以便缓解生活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