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以督导为动力,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摘要] 督导,就是监督与指导。在工作中如果没有监督,那么工作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工作中就会,在工作中就会形成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风,在工作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那么办学就合脱离正确的办学方向,如前几年中小学以定辅导资料为名,暗地里收回扣,搞隐性经济。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加强和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监督与指导。比如利用“普九”指标,文明学校的指标作为办学指导,通过验收的形式给予监督管理。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各项指标参与到学校的监督管理中,也只有这样,广大师生才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办学,并结合学校特点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所谓办学特色,就是指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要在遵守基本教育方针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办学 特色 近年来,随着教育督导工作力度的加强,教育督导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股强大动力。今年,我县将迎接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的督导验收,各学校都在对照督导评估细则认真准备。在督导和迎督导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学校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校长个性化的办学价值观的影响下,通过长期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和传统,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在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办出学校特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也是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以督导为动力,努力形成办学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形成办学特色的背景 我国教育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人才培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创新人才,高水平人才不足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应当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好机一环节中。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不仅要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要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为学校的办学形成特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学校开发红色旅游课程、自然景观课程、人文景观课程、地方特产课程、以及少数民族歌舞、文化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使学校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同时,改变千校一貌的局面,从而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二、特色办学的意义 1、 办学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小学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同指导应考过程等同起来,把不同层次、不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