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中层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服务
摘要: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导,肯定搞不好管理,但是光有好的愿望而没有能力(技巧)支撑,同样不能搞好管理。服务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中层管理者对学校的决策、制度等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精益求精贯彻者并且是充满了主动性的执行者。
关键词: 管理 学校 服务
管理方法是管理者有效工作的法宝。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境,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在学校组织体系中,“中层管理者”处于中间的位置:在高层领导之下,在部门所有人之上。服务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中层管理者对学校的决策、制度等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精益求精贯彻者并且是充满了主动性的执行者。 与基层相比,中层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向高层申述自己的意见,接受高层的耳提面命,能更快、更多、更准确地获得那些为基层所广为关心的诸如工资福利、人事变动、考核晋升、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与高层相比,中层对基层普遍有着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知道他们所急所欲和对上级决策的真实态度,也可能更清楚组织的实际形象,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层管理者既是组织战略决策的第一执行者,又是所在部门的直接管理者,同时还是整个组织体系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协调者。要在这几个不同的角色中伸展自如,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组织最优秀的服务者。只有养成了服务的习惯与心态,中层管理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才能保持高涨的热情,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出较大的积极作用。 一、中层管理者应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学校中层管理者的服务职能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把它的职能仅仅理解为管理,那就落伍了。学校中层管理者的职能应该转变,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要开动脑筋想一想,看我们能不能为学生、为教职员工、为所有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开展“一站式服务”,或者让我们现有的服务方式变得体贴入微?例如我校德育处,针对我们一中班主任队伍年轻人较多,管理经验不足的现状,组织开展了班主任的校本培训工作。让富有经验的班主任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也为年轻班主任提供交流体会的平台,带领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到江阴华亭中学学习取经。积极倡导班主任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作思想、情感的沟通,密切师生关系,有针对性的、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班主任的校本培训,使一些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使我校的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把班主任和总结和体会文章推荐给“班主任之友”发表,也使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份成就感。德育处的这项工作不仅强化了班主任的实际管理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因为以往班主任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往往往上推到德育处,大大增加了德育处的工作压力。 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关键在观念。如果简单地将“管理”理解为就是布置工作、发号施令,就是监督、裁判甚或小团体主义,那就肯定无法融入服务,无法转变职能。例如以前在学校德育处的工作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学校要组织学生观摩电影,一直是先电话通知班主任到德育处拿电影票,这样的话相对要浪费班主任的一部分时间,现在是由德育处的工作人员按办公室分发到每个班主任手里。虽然这看是一个小小的转变,其实是一个质的转变,那是领导者由发号施令变成了积极主动的服务者,守到了班主任的一致好评,反过来,班主任也对工作投入了更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