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论“韦庄词”的艺术特色
[摘 要]韦庄是晚唐“花间派”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词人,其词作特色鲜明,语言上清丽直白,常用白描手法作词,写景、写人能抓住事物特点,简单传神地将景色画面和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修辞上虚实结合,叙事中暗含抒情,常常是看似叙事,实则抒情;情感表达真挚动情,毫无忸捏羞涩之态;意象传达伤感忧愁;词作常常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展示女性内心情感。 [关键词]韦庄词;语言清丽;虚实结合;感情真挚;第一人称
韦庄是晚唐“花间派”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但韦庄的词作风格却又不同于温庭筠,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所著的《人间词话》中评论说:“温词”句秀、而“韦词”骨秀。韦庄之词不同于温庭筠词作色彩之艳丽,而多用口语,词作平直如话,但却“语淡而情真、词直而意婉”。 一、语言修辞清丽新颖 1、语言清丽直白 “韦词”语言以疏淡为美,风格趋向清丽,常用白描手法作词,多作直接而且分明之叙述。无论写景、写人均体一特点。 韦庄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传神地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秀丽的自然画面。如《菩萨蛮》:“春水碧雨天,画船听雨眠。”春水、画船。仅用两个词就由远到近刻画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江南美景;碧于天、听雨眠。更是神来之笔,描绘出春水与蓝天相映,如丝烟雨中诗人眠卧画船的美妙意境。与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清平乐》:“琐窗春草,满地梨花雨。”语言简洁但画面逼真。使人读之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暮春时节,雕刻精致的窗外碧草如茵,不远处梨花花瓣铺满小径的优美画面。 韦庄在描写人物时,也能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是在《菩萨蛮》中对江南女子的描写:“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语言质朴易懂,无意雕琢,却逼真的勾勒出江南酒垆卖酒女子的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又如《天仙子》中“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冰肌玉骨的女子穿着用五彩金线织就的羽衣,眼睛如秋水般清澈,发鬓如流云般顺滑。金、玉、秋水、云,四个比喻极其浅显,不加雕饰,传神地使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形象跃然纸上。《思帝乡》中“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区区数语,如同白话,使落英缤纷的杏花林中游春女子的人物形象如在眼前。 2、修辞虚实结合 韦庄的一部分词作,常常是看似叙事,实则抒情。隐约的叙事成为抒发情感的背景,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对事件的叙述。如《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整首词完全是在叙事,记叙一段“初识”、“相期”、“相别”更欲“相见”的凄美爱情故事。词人用质朴的语言把故事的经过娓娓道来,词中几乎没有表达情感的词语,更没有任何独立专一的抒情句。但在这叙事的背后蕴涵着词人要表达的强烈情感。虽然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但词人依旧刻骨铭心地记得:那年花下深夜的初识;记得:水堂西面的携手相期;记得:残月西陲晚莺悲啼时的依依相别。如烟往事如同烙印般让词人难以忘怀,如能相见便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词人在这样默默的叙述之中,表达了自己对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整首词中词人诗人虽未抒情却句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