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内容提要】 企业治理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它仍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热点问题。当相关研究限于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形式时,也被称为公司治理。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在企业治理问题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科斯所说,会计理论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效的企业治理是企业获取较高经营业绩的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企业治理是对这一系列企业契约要素的治理。因此要保证企业治理的效率,就需要契约人认真而全面的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是企业契约精神的体现,也是道德的最基础内容。然而因为人的有限理性,道德风险必然存在。企业经理人掌握了企业的共有产权控制权,对企业价值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规避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各相关利益人在不同程度上对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监管。但是,与此同时,监管者本身也是有限理性经济人,也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企业治理同样需要对监管者的道德风险进行治理。本文通过对企业监管者败德行为分析,从制度制衡的角度深讨了治理监管者道德风险的模式,以提高企业治理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 企业治理 监管 道德风险 制度制衡
企业监管者的道德风险 一、企业契约和治理 1 、企业契约 所谓契约,是交易各方为同时获得更大利益而进行的基于平等地位一种自由交易,并由此建立起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契约由缓期交易而产生。缓期交易是指承诺的做出到承诺的实现存在一定间隔期间的交易。 因此,契约是对交易各方未来行动的约定,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必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