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与控制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严重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健并危及国民经济的安全。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科学、辨证地认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剖析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防范风险的对策,就成为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论文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和风险防范研究”为题,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成因 风险防范 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认识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结算和代理业务为主的高负债行业。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风险本身是一种不确定性,并不等于损失,风险对银行来说是机会还是灾难不在于风险本身,而在于银行对风险的了解和掌控能力。对于一个机制健全、管理先进、内控严密的进取性银行来说,风险更多是机遇和盈利机会。 1、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道德风险、信誉风险等。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生风险的制度性因素尚未消除,风险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很落后,防止风险损失的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健全,仍然面临比较严重的风险,一是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贷款,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在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剥离约14000亿不良贷款后,到2003年底,四大行还有不良贷款约2万亿。为了配合中行和建行的股份制改造,2004年中行和建行在进行财务重组和资产处置时,按市场化招标的形式处置不良贷款约2800亿,但是两行在处置后,又冒出很多不良贷款。银监会2004年对银行业的信贷业务专项检查,发现违规贷款5800多亿元。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内生不良贷款的压力,这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二是商业银行案件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事件有:中行广东开平支行余振东案件,工行广东佛山分行冯明昌案件,上海金融系统发生的周正毅案件,中银香港刘金宝案件,太原金融系统发生的“7.28”案件,最近发生的中行黑龙江分行河松街支行高山案件等。三是商业银行因管理不善,存在大量内部挂帐和内部资金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四是个别银行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败坏,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或者手握银行资金在市场上寻租。五是银行基层机构没有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资产配置的效益低下,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1、内控制度的缺陷是我国银行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广义地讲,银行内控制度是指银行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银行正常营运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