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关于投资者角度的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性日益显现。美国安然、世界通讯、施乐等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造假丑闻;同样,我国证券市场也有红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蓝田股份、黎明股份、银广夏等公司报表舞弊案。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在参与会计信息揭示博弈的局中人中,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比较尖锐的。企业投资者十分关心所投资金的使用效果,他们希望企业经营者如实揭示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潜在的投资者则希望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而企业经营者为了在投资者面前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筹集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有意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调整有关会计指标。由于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揭示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会计信息本身又不是完全透明和对称的,因而,围绕企业应当怎样揭示会计信息这个问题,各方局中人之间展开激烈的博弈。本文将就投资者和企业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以期找到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并得到有益启示。 一、博弈分析的基本假设 1.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唯一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 由于企业是一个以赢利为目标的组织,故而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赢利; 对于投资者来说, 其目标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2. 非合作原则,即企业与投资者不能“串通”以谋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做假帐这个问题上,两者之间显然不会合作。 3. 企业和投资者都完全了解自己和对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 即了解双方所能采取的各种对策, 采取各种对策的概率分布以及在各种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利益, 但他们在做决策时并不知道对方具体做了何种决策。 二、博弈过程分析 假设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的策略选择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为投资和不投资,则两者之间的效用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 真实 虚假 R,A -E,B 0,-C 0,0 投资者 投资 不投资
其中,A表示企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所获得的效用;B表示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效用。由于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使自身利益扩大化,故A﹤B 。R表示在企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条件下,投资者所获得的效用。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投资者由于无法掌握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利于几的决策,其利益必然受到损害,故其此时获得负效用-E。C表示企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所支付的成本,由于企业提供了真实的会计信息而投资者并未投资,故企业此时获得负效用-C。 根据纳什均衡理论,此时的最优解为(0,0),即企业与投资者选择的是组合是(不投资,虚假)。然而,这个组合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投资者会抛售手中的股票,潜在投资者则会拒绝投资,从而可能导致股市日益萎靡,企业不能筹集到资金,其发展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