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98.00元)
论文编号:XQJY1341 论文字数:14029
论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可能性 [摘 要] 自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罗马创立“儿童之家”开始,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在学龄前儿童教育方面也逐步展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但多数局限于少量私立幼儿园或儿童中心。那么,蒙台梭利教育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国情,针对中国儿童而言,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与其他传统教育模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及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现状都值得我们去一一探讨。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蒙台梭利教育,将其思想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发展出适合中国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实现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最大可能性。 [关键词] 蒙台梭利 幼儿教育 中国化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孙瑞雪,《爱和自由》第三版,2003年, 新蕾出版社,前言]中国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第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的创办人孙瑞雪老师在九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以“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为中心的蒙台梭利教育观点,并以她们的实践努力,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千万家长的育儿观,也改变了千万儿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