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掘丑中之美—论《恶之花》中丑的意象和审美特征

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05

发掘丑中之美—论《恶之花》中丑的意象和审美特征

[摘  要]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艺术“化丑为美”的审美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它开辟了审美境界的新领域。19 世纪的一本诗集《恶之花》以其极恶极丑震撼世人,《恶之花》描写范围宽泛,由社会之恶、自然之恶、人性之恶和精神之恶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恶的意象体系。诗人认为,诗表现的应是更为真实的东西,也就是存在于本体世界发掘本体世界的美,诗人的职责就是要努力透过现象世界发掘本体世界的美,而要发掘美就离不开丑恶的现实世界,离不开对恶的分析解剖。基于这种“发掘恶中之美”的追求,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成功地实现了由“恶”向“美”的转化,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论,即“丑之美”。
[关键词] 波德莱尔;《恶之花》;化丑为美;通感理论;象征主义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对象 ,并在他的传世之作《恶之花》中发出宣言 :“我要让丑恶阴暗的世界 ,开放出美丽的艺术之花 ;我要使艺术的神秘之笔 ,发挥它点石成金的艺术功能。”波德莱尔以“恶”入诗的原因 “从恶中挖掘美”是波德莱尔的美学观,是他以恶入诗的 原因之一。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被尊称为现代派的鼻祖,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直接影响了19世纪至20世纪的文学创作。《恶之花》英文译作Flowers of Evil。mal一词兼有恶、丑、痛、病、苦、罪等多义,中文里没有同等对应的词,译为“恶”,比英译Evil更乏张力。其实,mal这个词还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在对象的性质上是mal,在主体的感受上即是Spleen(忧郁)。《恶之花》的出现,宣布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式诞生。
 一、“化丑为美”的审美观念
与传统文化相比,《恶之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恶无所不在”。《恶之花》(1857)共157首诗,诗集像一部交响乐,主线清晰,结构完美,除了最后面的“增补诗”,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也是核心部分,表现诗人为医治忧郁的创伤,先求助于诗,后求助于爱,但种种尝试都是徒然;第二部分“巴黎风光”展示了大城市各种不堪入目的场景,诗人投身到苦难的人群;在第三部分“酒”中,他创造了“人工天堂”的幻景;......

相关论文
上一篇:放下包袱 轻松做人---鲁迅笔下阿Q.. 下一篇:堕落的人性时代的悲剧——浅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发掘 《恶之花》 意象 审美 特征 2012-07-02 12:16:35【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