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苏轼的旷达性格论

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65

苏轼的旷达性格论

[摘 要]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此他的词作表达出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苏轼的怅然不是缘于仕途的进退,而是对一生忙碌意义何在问题的迷惑和怀疑。苏轼胸中吸收、融合了中国的各种传统思想元素,因而能够在人生的痛苦面前保持旷达的心境,达到精神归隐的境界。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旷达  精神归隐 

 苏轼在入仕之后,一片热心没有得到君主的回应反而辗转流离于被贬谪的路上,陷入“亲讯断绝”、“书问旷绝”, 一再被贬谪,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寻求灵魂的超脱。 甚至“无复生还之望”的人生极地。面对生命得不到自由,仕途受挫折而寻求思想的解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轨迹。在现实中,比常人更热爱生命自由的苏轼便屡屡发出人生忧劳之叹。大部分文人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往往流露出浓浓的哀怨之情,他对生命艰辛困苦的体验也格外深切。以归隐的方式表达自己与社会的对抗。但苏轼始终未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满庭芳》)[2]这是对人生劳累奔波、席不暇暖的体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曾退居山林。他寻找到的是另一条出路,即以思想的旷达来超越生命。
 一、负累: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一生并未隐退,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酒间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 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都强烈。”(《西江月》)[2]自叹身世,感慨生命短暂,饱含苍凉。

相关论文
上一篇: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下一篇:试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艺术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苏轼 性格 2012-09-26 16:52:26【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