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40
浅谈老年抑郁症及其心理干预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群体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人类发展和老年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而老年抑郁是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较高。国内外的多项调查表明,在社区,老年抑郁患病率约为6.00%~29.39%。抑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自杀。本文将探讨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及表现,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可适用于老年心理卫生保健。[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病因 表现 心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作时年龄在60岁以上、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75岁以上老人中更加普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脑功能将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睦等因素所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据调查,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占调查人口的0.3%,占老年人口的3.4%,而且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心身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心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因 1、躯体因素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康复能力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都不如以前,一些引起记忆与运动障碍的疾病直接使老人产生无用感,从而破坏了老人完好的精神状态,因而更易患抑郁症。一些内源性的生物化学因素如脑内的神经递质(5-HT、儿茶酚胺类)与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及性腺等)的改变,也增加了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2 、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尤其是带有打击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常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而老年期恰恰是严重生活事件的多发年龄。由于离退休老人失去职业,地位下降,同事关系疏远,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