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潜在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因素的调查研究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17549 潜在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因素的调查研究
[摘要]了解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行为和态度.方法 对100名1~14岁儿童的父母进行意外伤害知识、行为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3.0%,伤害发生与儿童年龄有关;伤害种类以跌伤、碰撞伤和烧烫伤为主;意外伤害发生率在父母的知识、行为和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父母在儿童意外伤害知识和行为方面存在不足,态度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的积极性。
关键词: 儿童意外伤害 预防 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又称为儿童意外事故,可以定义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如溺水、窒息、跌落伤、烧烫伤、切割伤等。
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是人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由于其年龄特质,身心发展均处于较为柔弱的初级水平,而强烈的活动需求与淡漠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较低的自我保护能力之间的矛盾,致使幼儿极容易成为意外伤害事故的受害者。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26%来自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的第一杀手。如何防范、处理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成为家庭、教育机构、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园作为低幼儿童生活学习的集体护养机构,是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易发多发场所,因此,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
(一)交通伤害
交通伤害包括机动车乘员伤害、骑车人伤害和行人伤害。在发达国家,由于汽车的普及,学龄与学龄前儿童车祸死亡约占整个伤害死亡的一半,青少年车祸死亡占伤害死亡的3/4。我国0~14岁儿童交通伤害列为伤害死亡的第二位。
(二)跌落与摔倒
跌落虽多为非致死性伤害,但在家庭、幼儿园、学校及公共设施中发生率高。儿童严重的跌落事件,往往坠落高度在30cm以上。
(三)烧/烫伤
家庭内发生的烫伤多发于烧伤,但由火灾引起的烧伤后结果最严重。
厨房是儿童烧伤和烫伤发生的主要场所,在烧饭、烧水时,留心身边的儿童;火炉旁加防护罩;热水瓶放置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尤其不能放在儿童手可够着的桌子上;刚使用过的电熨斗应拿离儿童的视线,防止电熨斗底面底光亮吸引儿童用手触摸。煤气用后立即关掉总阀,火柴、打火机也应保管好。
二、处理方法
(一)创伤的处理方法
创伤,包括割伤、扎伤、擦伤、扭伤、打击伤、挤压伤等。
轻微的创伤有微量出血,可用碘酒涂擦(脸上受伤处不要涂碘酒,以免留下颜色),也可先用凉开水把伤处洗净,再用 “创可贴”包扎。木刺、竹刺、铁钉等扎入皮肤,应尽快取出,取出后,挤压出伤处少量血液,再涂碘酒消毒。如果扎伤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应当请医生处理。必要时,应打抗破伤风针。对较轻的打击伤、挤压伤、扭伤,可在受伤后立即用冰块、凉毛巾等冷敷,以使伤处血管收缩,减轻皮内出血、水肿,减轻疼痛。冷敷时间可在20~30分钟,以后每隔3小时左右再冷敷1~3次。伤后24小时,可适当改为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受伤处可涂擦红花油,或贴上伤湿止痛膏。
受伤较重的,应当尽快请医生治疗。出血严重的,应当先止血,再送医院。
(二)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被烫伤或烧伤后,如果伤情不重,应当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或者用冷水浸泡烫伤处。如果家里有冰箱,也可以用自制的冰来冷敷烫伤、烧伤处。用水或冰冲泡 (冷敷),不仅可以减轻伤害,还能止痛。
用冷水冲泡或用冰冷敷15-20分钟后,如果皮肤只有轻度红肿或只有小水疤,可以在烫伤或烧伤处涂点儿烫伤膏或清凉油。如果皮肤水疱较大,可以用消毒过的针把水疱刺破,待疱液流出后,涂上龙胆紫 (紫药水),不用包扎,使伤处干燥、结痂。针要用酒精消毒,也可以把针在火上烧一烧。
严重烫伤、烧伤,可按以下步骤救治:
①尽快脱去伤者被烧或浸有热油等液体的衣服。在脱下烧、烫伤患者的内衣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遇到衣物和皮肤粘在一起不宜分开时,不要强行拉扯,可等医生处理。
②迅速用冷水冲洗伤处。在冲洗时,应注意水流不能过急,以免造成新的伤害;如果是被生石灰烧伤,应先清除石灰粒,再冲洗。
③迅速送医院治疗。
(三)溺水的救治方法
发现有人溺水,可以把竹竿、扁担等长的东西伸向溺水者,或把绳子、布带等扔给溺水者,拉他上岸。也可把泡沫塑料、充气的轮胎等能在水上漂浮的东西扔给溺水者,帮助他自救。
会游泳的应立即下水救人。下水救人时,应当从溺水者的身后抓住他的头发或托住溺水者的腋下将他救上岸。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当对他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溺水者的呼吸、心跳没停止,可以用半蹲姿势帮助溺水者 “控水”。方法是:救人者取半蹲位,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让他的头向下,并轻轻按压他的背部,帮助他排出胃里、肺里和气管里的水。“控水”以后,要清除溺水者嘴里、鼻子里的泥土、杂草、痰液等,便他呼吸通畅,
溺水严重,现场救治困难的,应迅速送到离现场最近的医院抢救。
(四)眼、耳、喉咙、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方法
眼睛里落了东西千万不要揉,可以用打呵欠等方法使眼泪流出,让泪水把落进眼里的东西冲掉。如果这一方法没有效果,可以翻开眼皮(或拉开眼皮),用蘸上凉开水的干净手帕或纱布,把落进眼里的东西轻轻擦掉。擦的方向以向眼皮外缘或大眼角为宜。如果擦不掉,或是硬物扎进眼球,应当尽快到医院处理。如果农药、油等溅到眼里,应尽快用清水冲洗,并到医院诊治。
耳朵里飞进小虫,可以用手电筒照射耳孔,用光引出小虫。如果引不出来,也可在耳孔里滴几滴白酒 (或酒精丁,把虫杀死后取出。耳朵里进了水,可以用棉签揍干,也可以把头歪向进水的耳朵一侧,并用这一侧的腿跳跃,水即可流出。
鱼刺、碎骨卡在喉咙里,不要强吞饭菜把它咽下,可以张大嘴,请别人用镊子夹出。如果看不见或夹不出,应尽快请医生诊治。"
如果花生米、豆粒等误人气管,可以使劲咳出。如果咳不出,可以弯腹,头向下,让别人使劲拍打背部。如果仍咳不出,应尽快送医院,并在送医院途中继续弯腰、拍打背部。
(五)骨折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凡是骨折或疑有骨折的肢体,都必须就地取材包扎固定。如果伤处有出血,应先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包扎固定后,把受伤者轻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抬送医院救治,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摇荡和振动。
上肢骨折:用两块夹板或木棒分别放在上肢内外两侧,垫上柔软的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扎好固定,再用长三角巾或布带将前臂屈曲,悬吊固定在胸前。
下肢骨折:让受伤者仰卧、小腿骨折时,取一块长度等于从脚到大腿中部的夹板,放在骨折的小腿外侧,骨突出部位要加垫,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腋下和大腿中部分别用布带扎紧,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脚部用绷带“8”字形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如果大腿骨折,可取一块长度相当于自腋窝到脚跟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夹板下加衬垫,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在腋窝处和大腿上部,分别用布条围绕胸、腹部将夹板固定。
脊椎骨折:千万注意不能把伤员扶坐起来,搬运伤员时也绝对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因为这样做可使脊柱弯曲,可能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瘫痪。搬动伤员时只能用硬的帆布担架或门板,柔软的担架不能使用。
三、总结
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家里,学龄期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且与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和骑自行车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并非只靠医务人员的努力,更迫在眉睫的是对家长、学校、社会及孩子进行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意识的教育。如果在幼儿园、托儿所、学校、教师及其家长中进行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增强防范意识,此类意外伤害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减少农村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对策《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2]增强幼儿自我安全防护教育的实践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2期
[3]儿童生命的严重威胁:意外伤害事故《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02期
[4]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10期
[5]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幼儿教育》2006年21期
[6]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好家长》2006年16期
[7]众说纷纭话安全《山东教育》2004年27期
[8]学前教育讲座——第六讲 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幼儿教育》1984年02期
[9]自制布熊猫《幼儿教育》1984年02期
[10]为孩子们谋幸福《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12期
[11]培养幼儿集体观念 教育活动100例《早期教育(教师版)》1986年08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组织幼儿园儿童外出活动安全风险..
下一篇
:
浅谈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潜在
儿童
意外
伤害
事故
因素
调查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