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幼儿立场的教育——我的教学主张

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574

幼儿立场的教育
  ——我的教学主张
[摘 要]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幼儿的问题,基于对幼儿的认识的幼儿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幼儿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幼儿立场是现代教育的立场。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幼儿立场。幼儿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幼儿立场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近年来,我们坚守幼儿立场,着力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改变立场;对幼儿立场的教育要素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定位。
 一、幼儿立场的教育教学——目标基础化
 由于幼儿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一是说幼儿还没有成熟,所以存在巨大潜能,教育要开展这种潜能。二是说幼儿还没有确定,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三是说幼儿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脚步,要在幼儿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
 我主张: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基础化的,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各领域的目标为基础,这样的教学才有厚度,才不是平庸的、表层的教学。
 我主张:教学目标应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及认知规律而制订,这样的教学才能建立幼儿的内部动力机制,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主张:教育目标应该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适应个别需要,还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这样的目标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发展,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导航仪和指南针。
 二、幼儿立场的教育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新教育放下一块奠基石”。陶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我主张,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重从他们日常生活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应该是“小、趣、近、实、真、鲜、奇”的,“小”即开口小,小中见大;“趣”是指基于满足幼儿情趣的需要,注重将幼儿喜欢的资源有机地切入到教育中;“近”是注重选择和补充发生在幼儿身边的生活;“实”是将生活中的实物,或表征实物、实况、实景的音像媒体带入课堂;“真”选择幼儿群体中的真人真事,宣扬他们的真情;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细心观察并发现发生在幼儿间的真实事例,抓住契机随机教育;“鲜”,尽量选取、补充发生在幼儿正在进行的生活事件;“奇”,着眼幼儿心理视觉,考虑幼儿热爱幻想、喜欢创意的心理,有意识地将幼儿想象世界中的内容充实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
 三、幼儿立场的教育教学——顺应幼儿学习方式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因此,我主张,站在幼儿立场,顺应幼儿思维的方式设计教学。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我们学习站在幼儿立场上,开展了多样的活动,如:我们根据幼儿喜欢争辩的特点开展过辩论明理式的社会活动;根据幼儿易受熏陶的特点,设计了情感体验式活动;根据幼儿喜欢猜测、探究的特点,开展过讨论探究式活动;我们还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喜欢游戏、喜欢交往、喜欢探索等特点,开展情景模拟式活动、角色扮演式活动,社会实践式活动,调查访谈式的活动等等。活动中不但注意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做到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完整的富有实效的教育,让孩子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从而使知识“活”在幼儿自主探究和体验之中。
 四、幼儿立场的教育——幼儿为主体,永不替代
 思考所谓的替代,就是本该由幼儿个体独立完成的事被他人替代,本该由集体完成的事被老师替代了。想想这些年来,在幼儿园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多少这样的现象啊?刚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被能干的孩子说出答案了,老师叫答时惯于叫能干大胆的孩子,这无形中剥夺了多少孩子思考权啊!而我们有时候见到一个或一部分孩子能够说出正确答案,就急于或放心地继续下一个教学程序,替代是产生低效课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主张: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参与其中,懂得放手,不事事包着干,坚持两个凡事,凡事幼儿能做的,老师不要做;凡事需要每个孩子体验、参与的,决不给部分或个别幼儿,要让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动起来,让幼儿真正在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选择、自主表达、自主交流、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关论文
上一篇:幼儿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幼儿教师与孩子的交往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幼儿 立场 教育 教学 主张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