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我省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必须有效地控制或降低成本,以赢得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SMEs)是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浙江经济的发展。对于所有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长远目标是在经营中生存、成长并获利。[1]成本领先是浙江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经常使用的战略。所谓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是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战胜对手的一种战略。[2]全国范围内,浙江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领先水平。从成本的角度上来讲,究竟是什么成本因素使得浙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这些成本因素到了现在,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还有优势吗?影响浙江中小企业的成本因素会如何发展和变化?本文将从横向(将浙江与其他地区影响中小企业的成本因素做对比)与纵向(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成本因素的历史发展)两个维度来讨论这些问题。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对浙江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可能会给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到来启发。
对于成本的研究总是经常受到人们的关注。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
ing)是专门针对成本管理而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管理成本需要成本管理信息。成本管理信息是有效管理企业或非营利组织时所需的关于成本收益的财务信息,以及关于生产率、质量和其他关键成功因素的非财务信息。[2]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科的分支就是为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更好地制定决策,竞争顾客、供应商、员工等。[3]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运用并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其信息或数据往往仅供内部使用,具有保密性;被用来制定计划、控制和评估。有财务信息倾向于关注短期因素,而企业要生存与成长还必须关注一些非财务的信息,如产品领先等。仅有财务信息会产生误导,因为它倾向于关注短期因素。
国内为对于中小企业成本的研究有很多,其关注的方面也各有不同。国外的研究往往关注于某一项具体成本或推动企业作出一种决策的某种成本因素。如Roel Spee 和 Wim Douw (2003)研究了重新定址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指出选择企业经营地点是企业寻求更高效地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因素。他们还站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上提出了降低成本的三大战略:外包、经营合并和重新定址。[4] Per-Olf Bjuggren 和Lars-Goran Sund(2002)研究了家族类型的中小型企业的成本问题,指出家族的知识结构和个人地点以及不确定性/复杂性是家族成员继承企业考虑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有家族成员继承企业的成本比外来人员接管企业的成本要低。[5]在对生产型中小企业的股权代理成本的研究中,Richard G. P. McMahon (2004)指出在代理关系复杂的中小企业中,对代理的金融监管非常普遍,这意味着在对股权代理成本进行评估时,将经营中的管理费纳入价格保护非常重要。[6]同样对于生产型的中小型企业,H.B.Marri等(2002)说明了结合计算机参与的生产(CIM)对成本控制和降低有积极作用,并提出针对CIM本身的问题及企业资金的问题,政府——工业——大学的联合非常重要且会富有成效。[1]Linsu Kim(1997)等着重研究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指出影响交易成本在出口企业之间的不同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部门产品的特点,公司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出口量。[7]Keith D. Brouthers(2004) 用交易成本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进入成本做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分析他得出结论:运用交易成本预测模式的中小企业比不用这种模式的企业的表现要好。[8]
与国外的研究者不同,国内的研究者基本上都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中小企业成本上升的原因方面,蒋佳林(2006)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做对比,指出民营企业学习成本,管理费用,生产直接成本和销售费用低。但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经营环境、政府管理方式以及经营观念的转变,导致民营企业的成本上升。[9]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出现问题方面,程腊梅(2003)提出中国中小企业没有从战略的角度来管理成本。[10]张瑞君等(2001)提出目前的计算机财务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缺陷,因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带来很大障碍。[11]在如何更好的控制和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方面,有通过中小企业集群(沈友娣,2004)、运用网络来解决目前财务信息系统的缺陷(张瑞君等,2001)、从战略角度对待成本管理等措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研究影响中小企业成本的几个关键因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能源成本。具体研究时利用数据将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这些关键成本因素做两个维度的比较研究: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和这些因素在浙江省的历史上的发展。论文的提纲如下:
1 引言
2 劳动力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2.1 单位劳动成本
2.2 单位GDP职工工资
3 浙江省与各省市主要要素价格与成本比较研究
3.1 劳动力成本
3.2 房地产价格与成本
3.3 房地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3.4 原材料、能源成本
3.5 比较结果分析
4 浙江省与其他地区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比较研究
4.1 样本选择和比较方法的说明
4.2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比较
4.3 分行业的原材料成本比较分析
4.3.1 纺织、服装、化纤业
4.3.2 塑料制造业
4.3.3 电子元件制造业
4.3.4 普通机械制造业、工业
5 降低浙江省中小企业经营成本的对策
5.1 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5.2 中小企业生产外包与经营成本控制
5.3 中小企业经营成本的信息化控制方法
3 研究方法及措施
阅读文献及相关资料,了解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现状,识别可能存在的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影响显著的经营中发生的成本。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里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查找浙江省省统计年鉴等资料,获得直接或间接的与浙江省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有关的数据。确定所要用到的模型。处理所得到的数据,将其运用于模型,分析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的几个成本因素。利用历史数据描述这些成本过去的变化,分析及变化的原因,建立模型预测关键成本因素的可能变化趋势。将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状况与国外的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做对比,找出特点和差距。结合政策的不同,提出控制和降低关键成本因素的方法。
4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
1.20--3.3 搜集、阅读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3.4 --4.1 重点学习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的方法,搜集数据,结合文
献,完成外文翻译和论文
4.1 --5.22 修改、完善论文
5.23 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Edward J. Blocher, Kung H. Chen,Thomas W. Lin. 成本管理与概论——战略与概论 [M]. 第一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Harri I. Kulmala, Jari Paranko, Erkki Uusi-Rauva. The role of cost management in network relationship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2, (79):33-43.
[3] 张涛,李波,卜永祥,伍超明. 制造业、土地成本与中国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化决定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J]. 金融研究, 2007,(3):10-24.
[4] 车圣保. 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中国物价. 2006(2):20-26.
[5] Bart van Ark, Edwin Stuivenwold, Gerard Ypma. Unit Labour Costs, 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Key Indicators of the Labour Market, Fourth Edition[C].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and The Conference Board, 2005. 1-21.
[6] Sebastian Dullien. China's Changing Competitive Position: Lessons from a Unit-Labor-Cost-Based REER [J].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2005,(16):1-10.
[7] 陈超,姚利民.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出口与福利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 2007,(6):24-29.
[8] Christian Bellak, Markus Leibrecht, Aleksandra Riedl. Labour costs and FDI flows in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8,(19):17-37.
[9] 浙江省企业调查队课题组.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J]. 统计研究. 2005,(1):59-66.
[10] 杨永华. 论房价和房价收入比[J]. 经济学家. 2006,(2):64-69.
[11] 李未无. 近年来我国上下游价格传导失衡分析[J]. 中国物价. 2006,(8):24-26.
[12] 刘畅,崔艳红.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4):34-43.
[13] 高振宇,王益.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9):46-57.
[14]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 2008,10(25):18-25.
[15] 吴玉鸣,李建霞.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93-98.
[16] Josip Tica.A relative unite labor cost: case of accession countries[D]. Croatia,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f Zagreb,2006.
[17] Y. Wua, G. Frizelleb, J. Efstathiou.(2007)A study on the cost of operational complexity in customer–supplier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7,(106):217-229.
[18] 陈希琴.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战略[J].浙江经济. 2001,(5):44-45.
[19] 王荣.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业化. 2007(3):250-251.
[20] Roel Spee, Wim Douw. Cost-reduction location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 2003,1(6):30-38.
[21] H.B.Marri, R.J.Grieve, A.Gunasekaran,B.Kobu.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IM in SME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2,2(15):105-114.
[22] Nicola Manecke, Paul Schoensleben. Cost and benefit ofInternet-based support ofbusiness proce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87):2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