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探讨和思考
XCLW105711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探讨和思考
内 容 摘 要
税收征收管理是随着税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近年来税收
管理的着眼点已由过去的单纯强调保证收入转向依法治税正确地组织收入,过去我国税制改革对税收征管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导致税收征管成为税制改革的 制约因素。本文对税收征管的现状及如何强化税收征管改革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税收 征管 改革 探讨
目录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探讨和思考2
一、 税收征管的现状分析2
(一)征、管、查三分离问题。3
二、强化税收征管的对策5
(一)深化认识,强化宣传5
(二)培养优秀的税务管理干部6
(三)优质服务、提高素质。6
(四)确立工作系列,明确工作职责7
(五)严格征管质量考核,保证征管质量的提高10
(六)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11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探讨和思考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关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发表后,认真学习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意见、《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江总书记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的重要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地税部门的工作实际,学习“三个代表”要与组织税收收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强化地税征收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结合起来,为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税收征管的现状分析
税收征收管理是随着税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近年来税收
管理的着眼点已由过去的单纯强调保证收入转向依法治税正确地组织收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了由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三大税系组成的新的复合税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在省级及其以下建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为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代替了过去“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和单纯依赖手工操作的模式,“管事制”代替了“管户制”,征收、管理、稽查“两分离”与“三分离”主导了当前的税收征管模式,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已逐步建立起来。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各地积极探索,引入学习型组织概念、ISO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理论以及服务型机关建设,深化征管改革,推行集约化、扁平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使得税收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征、管、查三分离问题。
以前实行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一体”的征管模式,对于简化征管手续,节约征管力量,及时完成税收征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税制,原有的征管模式已不适应。因而税务部门将其改变为“多员进厂,征、管、查相分离”,这样,虽然较之以前严密了税收管理,提高了征管质量,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征收、管理、检查互相扯皮,界限和职责不清,许多交叉地区留下空白。三分离后,对税源少而分散的村乡,不利于纳税人及时交税,造成征管人力的浪费。
(二)改“管查分离,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严密控管”模式为“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征管法》出台之后完成的,建立在法律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征税人、纳税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三方的法定权利、义务及责任关系,提出了建立税务代理中介服务机构的思路,并强调了税务稽查的作用,力求做到征管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但没有明确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没有考虑到下一轮大规模税制改革的因素。
(三)征管手段落后和征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征管质量的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的经营手段逐步现代化,各种偷漏税手段越来越“高明”,税务干部仅靠现有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另外,一些基层税务部门征收税款都是手工操作,一到征收期,征、管、查齐上马,管理、检查两组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了两组职能的发挥。税收工作的发展,要求征管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税收干部素质不高,极少数征管人员财务和会计知识水平低,不会查帐,不会看报表,不懂政策法规,严重制约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强化税收征管的对策
征管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传统观念的转变,涉及到经济环境、征管模式、机构设置、技术手段、人员素质以及部门配合等诸多因素,同时还要受到财力的制约。而且,税收征管改革不能无依据的随意突破法律框架,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避免合理不合法、超越法律约、规避法律制约等行为产生,以进一步规范征管改革。因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法制、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时期治税思想和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改革总体要求,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深化认识,强化宣传
随着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税干都面临着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因职能转换而带来权益调整的考验,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各级税务部门领导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征管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深化认识贯穿于征管改革的全过程,增强改革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推进深化征管改革。同时,要注重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新闻单位和各种会议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用集中与持续相结合, 公告与咨询相结合,新闻媒介与发送资料相结合,在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中产生影响,使之支持理解。
(二)培养优秀的税务管理干部
税收管理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如果税务管理部门中存在大量低报酬、缺乏训练、没有动力的公务员,难以避免造成管理漏洞,甚至腐败。创造一个优秀的税务管理干部群体可以通过改革现行税收体制,利用制度约束来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实现征管现代化的过程中,税干都面临重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挑战,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选送干部到财税大专院校学习,短期培训或短期专业进修,以会代训,工作中以老带新,组织开展税政业务知识竞赛活动,鼓励税干参加自学考试等,使税干的政治、业务素质能与新形势下的税收任务相适应。
(三)优质服务、提高素质。
服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务机关的专业服务,在办税窗口实行一条龙服务,设立大屏幕电子显示屏进行税法公告制度,在地税系统广泛开展“爱祖国、爱岗位、爱税收,树立税务新形象”活动。用税务干部“二十不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党的地税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做奉献的精神,坚持文明收税,礼貌待人的服务宗旨,做到着装整齐,推行日常文明用语,提倡微笑服务,对纳税人的询问做到百答不厌,以崭新的服务态度笑迎纳税人,以全新的风貌展示地税部门的新形象;
二是进一步探索税务代理、咨询的路子,搞好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两者相辅相成,组成优质服务网络。
(四)确立工作系列,明确工作职责
在城市确立征收、管理、稽查三个工作系列,成立征收分局、管理分局、稽查局,在农村确立征收、管理两个工作系列,明确每个系列的工作职责,在稽查系列中,稽查局负责城市、农村的稽查任务,管理或征管分局、所只负责其所辖日常检查,各系列间明确职责、划分权限、量化考核、过错追究,其具体职责是:
1、总结完善确立以办税服务厅为主的征收服务系列职责。按照划分权限、明确职责、量化考核、责任到人的原则,从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执行政策、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档案资料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受理纳税申报、依法征收税、费、附加及滞纳罚金、结算代扣代缴税款;负责税务登记的发放、换发、变更、注销、纳税和报停等事项;负责发票的发售、审验等工作;负责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和宣传工作;按规定向区局及时报送税收计划执行情况、税务登记办理情况、发票发售等资料,准确核算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税款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回收率,向稽查局及管理分局及时反馈税款征收情况、传递征收资料;建立比较完善规范的数据库;负责有关涉税文书、报表资料的受理;按年做好征收台帐工作,核心是推行征收工作量、收入任务、征收质量、档案资料建设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的量化考核责任制。
2、按照明确职责、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定期轮换的原则确定管理系列职责。从执行政策、完成任务、敬业精神、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1)负责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进行纳税辅导,掌握辖区内税源变化情况,清理漏征漏管户;(2)帮助纳税人依法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开辟新的税源;(3)负责“双定户”纳税定额的核定和调整,对报停户、注销户及其他非正常户进行调查核实等有关事项;(4)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辅导和重点抽查检查,对纳税户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5)将纳税户划分为A、B、C、D四类改为划分为A、B、C三类,即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为A类,其他纳税人为B类,个体工商业户为C类,要求各分局、所根据每一类的具体情况,划分按月、按季、半年、一年纳税并建立健全征管档案。督促纳税人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依法进行税务登记、变更登记和登记率、申报准确率、入库率、处罚率、欠税回收率的审验工作,及时向征收分局反馈和提供有关资料,考核申报准确率,向县局报送有关财务会计报表,建立健全征管档案资料。根据税收征管程序开展管理,核心是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征收工作量、征管质量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的量化考核责任制。
3、按照理顺职能、明确职责、量化考核、责任到人的原则,从工作量、查补款项、稽查水平、执法程序四个方面对稽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按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范稽查程序和权限,确立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位一体的稽查工作系列。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依法严厉查处偷抗骗税的违法行为,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突出查处有据、资料完整、数据准确、程序合法,考核立案率、结案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入库率、稽查(检查)率、复议变更率,严肃税收法纪,严格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档案资料的保密,特别是注意为举报人和纳税人商业秘密的保密,及时报送有关报表资料,注意与征收和管理相衔接。核心是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与稽查组长负责制和以稽查收入、稽查任务、稽查质量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的量化考核
责任制。
4、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合作。征、管、查三系列在明确自己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核心是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农村分局、所按征收系列、管理系列职责进行考核,机关科室按征收系列、管理系列、后勤保障服务系列、政策法规系列进行考核,一是要按照定岗、定职、定责、定员的要求,推行竞争上岗;二是确定挂钩联系关系,帮助基层、服务基层。
(五)严格征管质量考核,保证征管质量的提高
税收征管质量的考核是完善征管改革、切实强化基层征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税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传统的仅以收入任务完成与否为主考核各项工作成绩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规范税务行政执法,确保征税行为依法、公正、廉洁、高效的必经之路。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摒弃“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突出问题,一定要精心组织,密切合作,并明确征管质量考核的责任,明确征管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及基本要求。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其核心是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架子,更不能欺下瞒上,务必要坚持做老实人、说实话、办实事,真正提高“十率”水平。通过考核,促进执法意识、管理质量和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建立不了不同的内外部监督制度,我国现行的“三分离”模式只能加强,同时还要强化“两权”监督,即税收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尽量减少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办税,从制度上遏制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总之,税收征收管理是整个税收工作的重要环节,税收征管应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税收征收管理体系,规范化的征收管理规程和制度,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干部队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经济建设腾飞。
资 料 来 源:
刘蓉《税收征管对税收制度的制约与协调》,《税务研究》2003年第六期。
常用税法手册《税收征收管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培训兼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实施稽查工作规程操作指南》,长春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的难点及对..
下一篇
:
没有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深化
税收
征管
改革
探讨
思考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