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人员配置表 序号 机构名称 项目经理部 监理公司 EPC项目部 运行单位 备注 1 投产总调度室 1 1 7 6 此运行单位为北京调控中心 2 站场组 霍尔果斯首站 2 2 8 8 精河分输压气站 0 1 3 5 乌苏压气站 0 1 3 5 奎屯分输站 0 1 3 3 玛纳斯分输压气站 0 1 3 5 昌吉分输站 0 1 3 3 乌鲁木齐压气站 0 1 3 5 吐鲁番分输联络站 0 1 3 5 鄯善压气站 0 1 3 5 哈密压气站 0 1 3 5 哈密分输站 0 1 3 3 烟墩压气站 0 1 3 5 红柳联络压气站 2 2 8 8 瓜州压气站 0 1 3 5 嘉峪关分输压气站 0 1 3 5 张掖分输压气站 0 1 3 5 永昌压气站 0 1 3 5 武威分输站 0 1 3 3 古浪压气站 0 1 3 5 中卫联络站 0 1 4 4 盐池清管站 0 1 3 3 靖边联络站 1 2 4 4 3 线路组 1 2 52 18 4 氮气置换组 0 3 6 3 5 电信自消组 0 3 141 3 由设备厂家、施工安装单位组成 6 外事协调组 2 3 12 3 7 物资保障组 2 2 12 2 8 投产保驾组 0 3 50 3 保驾单位管理人员50人,施工保驾人员若干。 9 HSE组 1 3 20 3 总计 12 45 378 145 注:上表中的人员配置应由各单位报投产指挥部批准。 投产的必要条件 投产所需工程全部完工,线路、阀室和站场的试压、干燥符合规范要求,投产前工程预验收全部合格。 站场及线路 管线与阀室 西二线西段线路焊接完成,试压合格;站间完成清管、测径作业及干燥作业,并符合相关标准,通过投产前预验收合格;管道干燥应使被干燥的管道内的空气露点低于-20 ℃(常压下的露点),空气中的水含量低于0.822g/m3。管道干燥程度用电子露点仪测定,达到设计规定的露点为合格; 管道沿线阀室工程完工,试压合格,与管线连头,各类阀门及管线安装完毕,其相应通信、自控检测、数据远传等装置经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线路测试桩、转角桩、标志桩及伴行路等配套设施完成施工并达到设计要求,里程标注清晰醒目; 阴极保护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各测试点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在投产前已经投入运行; 阀室内各种设备及各种线缆接头应有正确的编号和标志牌。 站场工艺与设备 站内的工艺设备系统安装完毕,试压、干燥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完成工艺阀门、过滤器、收发球筒、清管指示器等单体设备调试和保养; 按设计要求完成安全阀保护值设定并确认无误; 压力容器检测校验合格,按规定办理注册登记与使用许可手续; 站场内各种设备及各种电缆接头应有正确的编号,站内工艺管道应有正确流向标识; 站内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投用条件; 投产所需备品备件在投产前配置到位; 设备专用工具在投产前配置到位。 电气系统 已经签订供、用电协议; 各站场的变配电工程按设计要求安装、调试完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施工完毕,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测试报告,并经过地方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各站场生产用电设备完成单机调试并供电正常; 站场阴极保护在投产前已经投入运行。 消防与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检定合格投入使用,经地方消防部门检定验收合格; 站场各种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消防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经地方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与地方的消防依托协议已经签订。 仪表、自控系统 站场、阀室所有检测、计量仪表及控制单元完成检定、调试,各报警设定值准确无误; 完成各项联锁保护功能及应用程序的测试并合格,特别是ESD系统安装、调试完毕,逻辑功能动作正常; 完成各项保护及调节参数初步设定; 站控室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完毕,逐一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测试; 阀室RTU安装调试完毕,逐一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测试; 调度室中控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完成各项功能测试,具备中控工作水平。 通过各主备信道完成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控制切换等系统联调测试,系统运行正常; SCADA系统安装完毕,前期调试已经完成,具备使用条件,在压缩机组具备正常启动运行情况下,北京调控中心能够实现对压缩机组的远程控制。 通信系统 与当地通信部门的通信协议已签署; 各个站场、阀室新建的光通讯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达到设计要求; 光传输系统、软交换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廊坊控制中心与站场的通信测试完毕,系统通信正常;通信设备及线路连接正确,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与自控系统联调确认完毕; 投产的各类通信设备(固定电话、手机、卫星电话、防爆对讲机等)配备到位。 保驾抢修 确定保驾抢修组织机构,完成保驾抢修物资准备,保驾抢修队伍和设备机具在指定地点待命;完成《西二线西段试运投产应急救援预案》和《西二线西段试运投产保驾抢修实施细则》编制与审核,试运投产事故应急演练完成。 上游气源供气及下游管线接收条件 与上游、下游单位已签订供、用气合同和计量交接协议。 上游天然气管道供气条件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已经到达霍尔果斯末站,能够顺利进入西二线西段霍尔果斯首站 供气流量 有足够量的天然气储备,能够满足连续供气的要求; 置换期间对供气流量要求是50-330×104Nm3/d; 升压期间对供气流量要求是53.57×104Nm3/h。 供气压力和温度 置换开始的供气压力为2.0 MPa,温度为20℃; 升压结束的供气压力为7.0MPa,温度为20℃。 天然气气质、天然气烃露点、天然气水露点符合设计要求。 向下游管道供气条件 根据设计要求靖边联络站在不低于4.0MPa的条件下,即可向陕京管道调气。 站场(含阀室)的隔离 投产前未能完工,达不到投产条件的分输站、压气站、压气分输站都必须要与拟投产部分之间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保证投产、置换、升压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各项隔离措施按照批准后的正式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压缩机组不运行的压气站站场和分输压气站站场,为安装压缩机而预留的管线接头和为分输提供的预留管线接头必须增加相应设计压力等级的隔离措施,在试运投产前完成施工作业。 如果计量撬座、调压撬座等设备在投产时不能投入使用,必须按照设计压力等级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投产部分和不投产部分安全有效隔离,在试运投产前完成施工作业。 所有分输站如果投产时ESD下游管道不能投入使用,在ESD阀后增加相应设计压力等级的隔离措施,在试运投产前完成施工作业。 在投产期间有施工作业的站场,投产区域与施工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措施,隔离措施符合设计单位提供的正式设计文件要求。 其他条件 投产方案经专业公司审查通过,各系统调试投运方案(实施细则)经西二线项目部审查通过,各种记录表格编制完成; 运行单位人员的培训工作结束,运行人员取得上岗许可证; 运行单位的HSE体系已建立; 运行单位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健全; 全线及站场设备运行操作规程编制审查完毕; 投产期间管道巡护、场站看护人员应配备到位。 投产总体实施计划
各系统调试投运方案概述 主要工艺设备单体调试投运概述 主要工艺设备单体 包括气液联动执行装置、电动执行机构、各类阀门、收发球装置、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等。 调试组织 主要工艺设备单体调试要与工程进度协调,根据工程的需求安排调试的基本顺序,必要时要交叉作业。一种设备的不同调试内容可能要在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牵涉到几个专业对同一单体的调试要协调配合。所以主要工艺设备调试投产工作由西二线西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单位、设备厂商、运行单位人员具体实施,HSE组、物资保障组协助工作。 调试内容 气液联动执行装置调试投运 气液联动执行装置用于线路自动截断阀和站场进出站阀门的执行装置,调试内容包括: 手动功能; 气动功能; 远程功能; 自动截断功能。 阀门调试投运 阀门调试内容 对现场阀门进行全开关操作,检查阀门在动作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响,是否有卡塞现象; 在检查的过程中,观察球阀操作是否灵活,能够全开或全关,限位是否准确; 各连接处是否漏气(法兰、注脂咀、排污咀、黄油咀、泄放口); 注脂咀检查:是否可以注入清洗液、带压的情况下是否漏气; 排污咀检查:是否可以开关、螺纹及锥面密封效果是否良好; 检查阀门是否内漏; 在阀门投运之前,保证阀门各类配件(排污咀、注脂咀等)均处于密封、锁紧状态; 阀门阀位处于正确的运行状态。 阀门达到运行的条件 阀门在管线(站场)试压期间内部密封性能良好,阀杆、各外部连接配件部位无外漏; 阀门开关操作扭矩满足设计要求或一人在不用加力杆的情况下操作; 阀门开关位置准确; 已完成阀门投产前的维护保养工作; 阀门投产前维护保养、调试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 安全阀已经过有资质的单位标定,已具有合格的标定报告; 天然气置换之后,阀门投入正常运行之前,再次对阀门进行排污,清除阀门中残留的杂质无内漏。 过滤分离器(含快开盲板)、多管干式除尘器(统称分离器)调试投运 分离器调试内容 打开快开盲板,检查快开盲板内部;取下盲板密封圈检查密封有无机械损坏,损坏的要更换,否则要对密封圈进行清洗;检查并清理密封凹槽内锈蚀和污物; 清理盲板颈内部和门在关闭时的接触部分,并对以上部分涂抹油脂; 检查泄压螺栓总成,泄压螺栓孔周围密封面是否清洁、是否存在划伤,如有则进行清理;检查泄压螺栓的安装,确保无倾斜、松紧度适中,扭矩不得超过27.12N·M。检查泄压螺栓总成密封垫是否存在损坏,如损坏请更换; 检查筒体内部各种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滤芯是否完好,是否有变形、破损现象,如有则进行更换; 检查筒体内部零件是否齐全; 标定配套压力表及压差计等一次仪表;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明; 检查快开盲板是否可以灵活开关; 检查各仪器仪表是否齐全,包括液位计、差压计、压力表等。 分离器达到运行的条件 快开盲板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开关灵活,站场试压期间各密封点和外部仪器仪表密封性能良好; 过滤分离器滤芯安装符合要求,滤芯完好; 站场管线吹扫完毕,管道内无大量杂质; 分离器操作平台就位。 分离器的投产运行 按照天然气置换方案进行分离器的天然气置换; 开启分离器压差计、液位计、压力表等配套仪器仪表根部阀门,检查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通过排污池检查排污阀是否有内漏,对分离器进行排污操作; 通过放空管检查放空阀是否有内漏; 过滤分离器器投入运行10天后,对分离器内部进行检查并进行清理; 分离器投入运行后,密切注意监测分离器差压和储液罐液位情况,如压差大于40KPa,则更换过滤器滤芯。 收发球装置(含快开盲板)调试投运 收发球装置调试内容 打开快开盲板,检查快开盲板内部;取下盲板密封圈检查密封有无机械损坏,损坏要更换,否则要对密封圈进行清洗;检查并清理密封凹槽内锈蚀和污物; 清理盲板颈内部和门在关闭时的接触部分,并对以上部分涂抹油脂; 检查泄压螺栓总成泄压螺栓孔周围密封面是否清洁、是否存在划伤,如有则进行清理;检查泄压螺栓的安装,确保无倾斜、松紧度适中,扭矩不得超过27.12N·M。检查泄压螺栓总成密封垫是否存在损坏,如损坏请更换; 检查筒体内部各种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标定配套压力表等一次仪表; 检查快开盲板是否可以灵活开关; 检查各仪器仪表是否齐全,包括清管指示器、压力表等;仪器仪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仪表位号是否正确; 测试清管指示器就地指示功能和手动复位功能。 收发球装置达到运行的条件 收发球装置系统阀门已进行阀门投产前的维护保养、调试验收; 清管指示器就地指示和手动复位功能测试满足要求; 放空及排污管线和阀门安装正确; 压力表等一次仪表经过标定,标定合格; 操作平台就位。 计划安排 试运投产前,完成阀门单体调试、清管系统单体调试、过滤分离器和旋风分离器单体调试、放空排污系统单体调试。 置换期间,完成过滤分离器和旋风分离器负荷调试、放空排污系统负荷调试。 试运期间,完成阀门负荷调试、自用气橇负荷调试。 详细方案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管道工艺设备调试投运方案”。 电气系统调试投运概述 调试投运组织 电气系统调试投运由西二线西段项目经理部组织电气设备安装单位、设备厂商、运行单位具体实施,HSE组、物资保障组协助工作。 调试投运计划安排 由于各站场和阀室的电气系统相对独立,因此常规变配电设备调试投运以站场为单位实施。天然气发电机组、UPS等专用设备全线组织,以项目部为主,组织相关施工单位、设备供货商和运行单位进行调试投运。各自负责其管辖范围的站场和阀室的电气投运。站内电气施工和外电施工及地方协调工作同步进行,哪个站具备送电条件就先受电投运。原则上按供-配-用的受电顺序和主-备-保的设备顺序组织调试投运。试运投产前,保证外电按时送电,并完成变压器、配电柜、配电设备主体、配电设备相关设施、UPS的调试工作。置换升压期间,完成燃气发电机组的调试工作。 各站场变电站调试投运时间表 序号 投运场站名称 投运时间 备 注 1 霍尔果斯首站 2009年10月30日 35kv 2 精河分输压气站 2009年11月02日 35kv 3 乌苏压气站 2009年11月05日 35kv 4 奎屯分输站 2009年11月09日 10kv 5 玛纳斯压气站 2009年11月12日 35kv 6 昌吉分输站 2009年11月16日 10kv 7 吐鲁番分输联络站 2009年11月19日 10kv 8 鄯善压气站 2009年11月23日 35kv 9 哈密压气站 2009年11月26日 35kv 10 哈密分输站 2009年11月29日 10kv 11 烟墩压气站 2009年12月02日 35kv 12 红柳压气站 2009年12月05日 35kv 13 嘉峪关分输压气站 2009年12月08日 35kv 14 张掖分输压气站 2009年12月11日 35kv 15 武威分输站 2009年12月15日 10kv 16 古浪压气站 2009年12月18日 35kv 电气系统投运条件 项目部已与各站外供电系统签定供电协议。 各站上下级电调系统处于畅通状态。 各站外电均获得用电使用权限。 各站变电所各种设备处于可以受电正常状态。 各站架空线路处于可以送电正常状态。 架空线路施工完毕并已带电运行,且一切正常;终端三相电源相序正确。市电输入电缆已铺设完毕。 变电所电气设备已安装完毕,并完成了电气试验和保护设定。 开关柜已经按照回路名称编号,各种标志准确齐全。 站场用电设备安装完毕,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高压电气设备交接的检验报告齐全。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提交经有资质的单位认可的高压交接试验报告,具体包括:变压器的每个档位的直阻测试,变压器变比测试记录,绝缘测试记录,变压器保护定值调试记录。高压电缆,隔离开关耐压交接报告。 电工用具及电工仪器仪表配备齐全;必要的备品备件已配备。 变电所门窗完好,绝缘胶皮已铺设,防鼠板已经安装。 工作场地具备防火、防滑措施及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天然气发电机组和燃料供给系统已安装完毕。 UPS电源主机、电池柜和控制柜已经安装就位,UPS电源输入和输出电缆已铺设完毕,调试完成。 配电室和发电机组以及各电器设备接地电阻检查测试合格,站场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检测合格。 消防器材按规定配备到位,消防道路畅通。 具有可靠的搬运设备、工具和保护措施,在使用中要保证安全。 调试投产保障及抢修人员到位,机具、材料按规定配备到位。 RTU阀室的供电系统已经调试完成,能够投入使用。 电气系统调试投运内容 外电线路调试投运内容 各站场外电线路经当地供电部门验收合格后按程序送电。 变压器调试投运内容 机械安装检查,电器安装检查,电气测试检查和资料记录的检查; 变压器送电程序; 变压器停电程序; 空载测试; 带负荷运行测试; 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测试。 UPS调试投运内容 UPS在正常模式下启动; UPS电源关机; UPS电源调试; 自检功能调试; 通电空载调试; 通电带载调试; 手动旁路调试; 蓄电池放电调试; UPS的验收。 详细调试投运工作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管道电气设备调试投运方案”。 通信系统调试投运概述 通信系统主要由SDH光传输系统、软交换系统及工业电视系统等组成,主要通信业务种类及要求见下表。 序号 业务种类 要求 信道配置 1 SCADA数据传输 双向传输、固定信道 主用信道:光通信系统 备用信道:租用2M电路 2 生产调度电话 话音及时、畅通、清晰 3 行政管理电话 4 工业电视系统 站场和中心二级监控 光通信系统 5 应急通信 为抢险提供语音通信 无线移动通信
调试投产组织 通信系统调试由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部(项目经理部)组织通信设备安装单位、运行单位人员、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具体实施, HSE组、外协组、物资保证组协助调试小组进行工作。 调试时间安排 在投产前完成通信设备、设施的调试并配合自控系统的调试工作,同时完成工业电视信号传输至北京调控中心。 各系统的调试顺序 通信电源系统 通信电源系统的安装调试,可以和光传输系统设备的安装同步进行。 光传输系统 具备进场安装条件起,在厂方技术人员的督导下施工单位开始装机,同时进行单机调试及临近网元的对调。 单机调试完毕开始连调测试,同时进行以太网络设备的调试。 光传输系统运行正常后即可配合SCADA系统进行调试。 软交换系统 软交换系统的调试在光传输系统调试完成后并结合光传输网管进行,在具备进场安装条件起开始装机调试。 工业电视及安全报警系统 工业电视及安全报警系统在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 会议电视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的调试在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 详细调试投运工作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管道通信设备调试投运方案”。 仪表自控系统调试投运概述 调试组织 仪表自控系统调试由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部(项目经理部)组织通信设备安装单位、运行单位人员、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具体实施, HSE组、外协组、物资保证组协助调试小组进行工作。 调试内容与计划安排 在试运投产前,自控系统通过单体调试、联合调试及测试,能够实现中控及站控控制。自控系统的各项功能及参数设定值(详见操作原理及仪表自动化控制实施细则),将随着工艺操作,输气设备的启运,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修改完善。 自控系统的试运投产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现场安装完成后的检查阶段,依据验收规范、设计图纸等标准,对单体设备的安装、电缆敷设等进行检查,并对自控系统工厂测试的各项功能进行现场验证。 第二阶段:设备单体、联合调试阶段,在站控系统上电调试、各设备单体及智能仪表通信调试、站控系统与单体设备联合调试、各项功能与程序测试后,进行与调度室的联合调试,特别要求ESD保护功能的调试。至此,自控系统满足工艺试运投产需要。 第三阶段:输送氮气、天然气介质时试运投产阶段,在试运投产过程中,将对自控系统的各项功能及运行参数的报警值、保护值进行检验和修正,对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系统、高低压泄压阀等须带介质调试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在水力系统稳定后进行调节系统PID参数整定、全线启停输程序及测试等内容。 自控系统试运中调试的主要工作内容:联锁启停压缩机调试、压缩机切换调试、调节系统的PID调试、联锁逻辑调试。调试期间需要燃气轮机、压缩机厂家、电机厂家配合调试。 进、出站压力控制方式:在投产初期,由于压力调节系统PID参数的整定调试需要在建立水力系统且稳定后,才能进行这项工作。因此,投产初期的进、出站压力调节将根据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和水力计算的参数值对调节阀的开度进行手动给定,待达到能够进行调节系统PID参数的整定调试条件时,将及时的进行这项工作,调试合格后,系统投入PID自动调节方式。在投产试运期间,进出站的压力及压缩机的压力及各项保护将投入运行。 在介质进入本站时,先对各个阀门及联结处进行泄漏检查,对排污罐进行高、低液位检查,对超声波流量计进行调试。 调试时间 自控仪表系统调试应贯穿整个投产过程。 详细调试投运工作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管道通信设备调试投运方案”。 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调试投运概述 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调试投运计划 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在天然气置换投产前需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并在置换投产前检定完毕投入使用。由于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专业性,采取组织专业小组统一调试投运。根据先具备调试的站场先进行调试投运的原则,视各站进度确定具体调试时间。必要时将加倍投入调试力量,全线一起进行。 投产前可燃气/火灾系统调试投运,并通过地方部门检查验收。 调试组织 系统调试由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部(项目经理部)组织通信设备安装单位、运行单位人员、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具体实施, HSE组、外协组、物资保证组协助调试小组进行工作。 系统调试投运的条件 系统接地要求 采用专用接地系统或共用接地装置。专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共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作保护接地。接地干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小于25mm2,至少两处与接地极连接;爆炸、火灾危险场所设备均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系统布线 总线、直流24V电源线均选用阻燃屏蔽电缆;可燃气体探测器提供的电缆为铠装电缆;在有吊顶的房间内采用穿钢管暗敷在吊顶内;其余线路采用明配钢管敷设;钢管表面需涂刷防火涂料并应可靠接地;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布线须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的要求。 火灾探测、报警器调试 烟感探测器调试 用一测试磁铁置于探测器塑料外壳的测试插孔对边位置上,对探测器进行测试,控制器能够显示该探测器报警,探测器的指示灯处于恒亮状态。用气溶胶发生器或者相似的加烟工具产生烟气,使烟气靠近烟感探测器,使其报警。此时探测器的指示灯处于恒亮状态,并且保护区内的警钤响。站控室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 温感探测器调试 用一测试磁铁置于探测器塑料外壳的测试插孔对边位置上,对探测器进行测试,控制器能够显示该探测器报警,探测器的指示灯处于恒亮状态。用电吹风机以一定的距离向探测器吹风,使温感探测器报警。保护区外的警笛响和闪光动作。站控室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 调试过程 检查电源电缆、信号电缆连接没有错误。给系统上电,按下测试开关,所有指示灯应该亮。选择每一个报警器使其报警,看控制器是否报警。按下静音按钮,警铃应停止鸣响,控制盘内的蜂鸣器应继续鸣响。按下复位开关,报警装置恢复正常状态,控制盘内蜂鸣器静音,输出报警信号复位。按照以上所述检查其它的探测器及报警设施。全部测试完成后确认整个故障后,测试完成。 故障诊断与调整 当探测器故障时,通过微机调制器的显示界面可以查出是何种故障,一般为开路和短路故障。针对确定的故障类型,使用者可以进行处理。当故障无法确定时,请与代理商联系予以调整解决。 调试时间安排 2009年11月30号之前完成调试工作。 压缩机组调试和试运概述 西二线西段输气规模达到300×108Nm3/a时,西段共需设置压缩机组46台,单台燃驱压缩机组额定功率为30MW,电驱为18MW,各站压缩机组配置见下表: 西段干线压缩机组配置表(300×108m3/a) 序号 站场名称 机组 配置 功率 等级 驱动 方式 省份 1 霍尔果斯首站 3+1 30MW 燃驱 新疆 2 精河分输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3 乌苏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4 玛纳斯分输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5 乌鲁木齐分输压气站 3+1 18MW 电驱 新疆 6 鄯善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7 哈密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8 烟墩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新疆 9 红柳联络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甘肃 10 瓜州压气站 3+1 18MW 电驱 甘肃 11 嘉峪关分输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甘肃 12 张掖分输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甘肃 13 永昌压气站 3+1 18MW 电驱 甘肃 14 古浪压气站 2+1 30MW 燃驱 甘肃 每台燃机机组包括工业型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和离心压缩机组成;其他辅助系统有气体助燃和通风系统、液压油启动系统、燃料气系统、润滑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氮气系统、消防系统等支持系统组成。整个机组及支持系统通过UCS控制,并通过SCADA系统与北京调度中心连接。电驱压缩组由变频电机、离心压缩机及辅助系统组成。本次投产电驱压缩机组不投运,以下概述燃驱机组调试投运方案: 调试组织 压缩机组调试由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部(项目经理部)组织压缩机组、压缩机组安装单位相关人员、运行单位人员、压缩机厂商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站场组、HSE组、外协组、物资保证组协助调试小组进行工作。 投产试运必备条件 站场工艺系统 站场压缩机区部分工艺管线连头施工、试压、清扫和干燥完毕;机组各系统安装、试压、吹扫完毕后;站内压缩机区阀门、电器设备、仪表及自控系统单体静态调试完成。机组及机组支持系统安装、初调完毕。向压缩机组供给燃料气的调压处理橇调试完毕。 自动化控制及通讯系统 站内工艺管网及机组上所有仪表校验合格或合乎仪表规范要求;机组控制及保护系统安装、检查、单调、联调完毕;机组各报警、停机点设置正确,测试完毕;机组监控系统软件及站控软件调试正常;靖边压气站与上海调度中心及当地供电部门的通讯联系畅通、可靠。 消防系统 消防水系统投用可靠,验收合格;站区内外置以及室内所有可燃气体检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投用、运行可靠;消防道路畅通;站场消防器材按规定配备整齐到位。 安全保障 所有参与投产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知识培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试运投产保障及抢修人员到位,机具、材料按规定配备到位;所需劳保、防护用品配备到位;站场内防雷接地网接地可靠,测试合格;所有与调试投产无关人员撤离站场。 电气系统 外供电线路供电正常,运行可靠;站内电气系统设备检查、测试完毕,正常工作;电气系统设备接地电阻检查测试合格;UPS系统正常投用。 燃压机组厂房 厂房总体建设完工,各项指标合乎验收标准;厂房通风换气系统投运正常,状态良好;厂房照明系统投用,并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厂房消防给水系统投用,并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厂房防雷接地系统各项指标合乎验收标准。 氮气、天然气置换 置换是指压缩机区工艺管线与燃料气管线投产前的空气-氮气-天然气置换过程,包括:氮气置换与天然气置换。 空气压缩机及干燥空气系统的调试 系统投产调试前的检查 总体检查;机房通风系统检查;空气压缩机组的检查;干燥系统的检查。 系统投产的调试步骤 空压机联锁控制系统供电;空气压缩机组调试及性能验证;干燥机调试;联控调试。 机组辅助支持系统的调试 马达控制中心(MCC)和空冷器的调试; 进气过滤器与清扫反吹检查调试; 机组工艺阀门的调试;润滑油系统、 启动系统、主润滑系统、 燃料气系统、 干气密封气系统及振动与温度检测系统的调试。 机组消防系统的调试 机组UCS与SCADA系统通讯调试 根据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集中调度管理的需要,西气东输管道二线SCADA系统需要采集压缩机组的部分运行参数,并实施许可权限部分的远程控制。因此,压缩机组UCS就地调试完成,机组正常运行后,压缩机组厂家自动化工程师还应配合SCADA系统与UCS、SCS相互之间的通讯和数据采集调试。 机组试运 燃气轮机空载试运与燃气轮机的带负荷试运(机组试运) 启动可靠性测试 在压缩机组测试期间,根据机组的总启动次数和总的成功启动次数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的是否具有启动可靠性。 设备噪声测试。 燃气轮机排放测试。 机组性能测试 测试要求 性能测试内容 燃气轮机性能测试。 压缩机性能测试 压缩机喘振点的测试。 72小时带负荷连续运行测试 压缩机组的满负荷72小时运行考核,是为了综合考评机组的各项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新机组满负荷运行的各项参数、性能指标将作为机组今后检查、维修机组的一个基准,对今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考核机组时要记录、记全这些参数及其重要。 详细情况见“西气东输二线压气站压缩机组投产调试方案”。 投产前的准备与检查 与管道投产相关的准备 试运投产方案批准通过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EPC 承包商进行项目试运投产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试运投产需求,负责确认如下内容: 试运投产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参与投产人员的培训工作已经完成,已经到位并进 行了投产试运的技术交底,保驾设备、施工机具材料进入现场就位。 上游提前调整输气计划,保证投产用天然气的总供应量和日供应量。 投产部分与未投产部分隔离措施已经完成。 试运投产的通信设备、消防车和救护车等配备到位。 现场HSE方案及措施得到落实,沿线后勤保障点已建立,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确认各项安全措施、人员劳保着装、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现场安全警戒及现场风向标、紧急集合点等设置完成。 建立与当地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确认能获得这些部门的援助。 确认应急指挥流程的通畅,各级预案完成。 试运投产期间的备品备件、投产所需的物资准备到位。试运投产期间物资准备情况详见附件八--《试运投产所需配备物资表》。 投产临时工程设施已经完成,满足投产要求。 与管道运行相关的准备 运行单位已经通过了其运行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及考核、取证工作。其所负责的站场设备操作维护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报表、生产记录等与投产运行相关文件已编制完毕。运行单位已经组织签订完成相关专项协议及办理完成其他与地方有关的各项取证工作,例如: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所需工具、办公设备及家具、岗位标识、物资、装备已准备完毕。 通信工具的准备 投产期间需要的通信工具 主用通信工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辅助通信工具:防爆对讲机。 应急通信工具:卫星电话。 投产期间通信联络方式如下 投产指挥部与各单位的联络 主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备用和应急采用卫星电话。 调度与各单位联络 主用调度电话和固定电话,备用移动电话,应急采用卫星电话。 站场与各单位的联络 站场内联络主要用防爆对讲机,站内严禁使用移动电话、卫星电话。 站外联系主用固定电话,调度电话,备用移动电话、应急采用卫星电话。 野外作业各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络 主用移动电话,备用卫星电话,应急采用以中间接力传话的方式与各相关单位联络。 通信工具的分配 霍尔果斯、红柳两座站场各配备防爆对讲机4部,20座其他站场各配备防爆对讲机2部。 线路组配备卫星电话17部,GPS 17部,移动电话17部。 站场组配备卫星电话3部,GPS 3部,移动电话3部。 详见附件八:试运投产所需配备物资表 参加试运投产主要人员的通信联系 参见附件七--试运投产主要人员通信联系表 干线、联络线管道检查 根据试运投产需求,由EPC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执行组在投产前分专业逐项展开检查工作,确认如下内容: 按投产必要条件的要求对管道及设备进行检查。检查输气管道已全部经过强度试压、严密性试验、吹扫清管、干燥,并达到设计要求,记录齐全。 按投产需求检查天然气气源落实情况,包括气质、气量、供应压力、温度等,确认其是否满足投产需求,能够按照试运投产要求入境,并确认天然气供应协议。 按投产需求检查氮气气源情况,包括氮气纯度、氮气量、氮气注入速度、注入温度等,确认其是否满足投产需求,确认注氮点、注氮方式、注氮相关设备等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氮气供应协议。 检查用气单位已经做好接气准备。 检查管道其他系统符合投产的条件。 检查临时工程、隔离措施已经施工完成,符合设计要求。 站场各系统检查 根据试运投产需求,由EPC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执行组在投产前分专业逐项展开检查工作,确认站场各系统是否按设计正确安装施工。 工艺系统 确认站场工艺设施安装完毕,设计功能齐全,已全部经过强度试压、严密性试验、吹扫清管、干燥,并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工艺场站阀门操作是否灵活可靠,阀位指示器和实际阀位是否状态一致,密封可靠。 收发球筒的快开盲板操作是否灵活、密封可靠。 检查场站的各种设备是否有醒目的编号和气体流向箭头。 检查带执行器阀门是否具备开闭功能,阀门指示状态是否正确。 检测站场压力容器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安全阀是否校验合格。 检查放空系统和排污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试运投产方案及各系统调试投运方案是否配发到相关人员手中。 电气系统 确认电气系统施工完毕,电力电气设备和供配电系统安装完毕,具备供电条件。 检查确认电气系统经过地方供电部门验收合格投入运行。 自控仪表系统 按投产必要条件的要求检查调控中心,确认其是否满足投产所需的条件。 检查站控系统,确认其是否满足投产所需条件。 检查站场仪表是否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确认注氮及置换用压力表量程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燃料气调压系统是否有出厂测试报告,现场调试是否合格,参数设定是否正确。 检查站场计量系统是否有出厂测试报告,具有检定合格证书,现场调试是否合格,参数设定是否正确。 检查站场工艺系统连锁装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SCADA系统是否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消防和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检查移动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到位。 检查确认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检查确认消防系统已通过当地消防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验收。 通信系统 检查调控中心和站场光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否连通,确认与自控系统联调成功。 检查站内固定电话是否连通。 检查投产人员通信工具配备是否符合本方案8.3.3条款的要求。 检查主要投产人员通信联系表是否发放到位。 注氮 注氮的目的:避免天然气与空气直接接触后产生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利用氮气惰性气体的物理性质,隔离管道中天然气与空气,顺利安全实现天然气管道的投产。 注氮要求 对液氮生产厂家生产、储存能力,液氮纯度达99%进行调研;对液氮加热泵车资源进行调研,制定注氮作业计划和应急处理预案。 注氮车加热装置氮气出口处应有温度、压力和流量显示仪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注氮作业前三天,作业人员、设备到达作业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注氮前完成注氮管线连接,检查注氮管线的严密性,注氮设备就位后完成调试工作。线路注氮组负责组织注氮作业,对注氮设备进行检查,明确安全注意事项。 注氮车蒸发器出口必须采用足够供热能力的加热装置对氮气进行加热,使进入管道的氮气温度必须大于5℃,严禁液氮被注入管道内。 氮气注入速度控制标准:保持氮气头推进速度不小于1m/s,液氮的注入速度应不低于5.46吨/小时。 注氮封存管段氮气的合格标准为在注氮封存终点检测含氧量小于2%。 在冬季要提前选择好液氮运输的道路,按照注氮计划顺利实施,同时要选好备用路线。 提前制作好注氮需要的临时注氮接头,合理安排注氮车及其设施的停放位置。 在注氮作业现场周围20米范围处设警戒区,有明显警戒标志,与注氮作业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保持现场通风,防止液氮泄露造成人员窒息。不应触摸液氮低温管线,防止冻伤。 注氮参数记录:注氮置换期间要记录注氮压力、注氮温度、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管道压力以及注氮的时间等。压力、瞬时和累计流量由注氮车上仪表读取,每30分钟记录一次,根据注氮累计流量,计算氮气流速,分析注氮情况。温度值连续检测,保证进入管道的氮气温度≥5 ℃。开始注氮1小时内,每10分钟记录一次,运行正常后,每30分钟记录一次。 注氮作业完成后,恢复流程并做好现场清理工作。 封存区间和注氮量 计算依据 霍尔果斯首站--中卫联络站干线管段的管径与壁厚是ф1219 × 27.5 mm,长度为2434 km, 管容为258.88 × 104Nm3。 中卫联络站--靖边联络站联络线管段的管径与壁厚是ф1016 × 26.2m,长度为347 km,管容为25.29 × 104Nm3。 1吨液氮转化为1个标准大气压、5℃状态下的气体体积理论上是808m3,但根据实际经验只能达到700m3左右,本方案取700m3。 封存区间和注氮量 为保证冬季能够按期完成注氮作业,保证天然气与空气有效隔离,西二线西段用于隔离的氮气在干线中分3段预先注入管道中进行封存。霍尔果斯首站至乌鲁木齐分输压气站投产时使用第1段氮气作为隔离气;乌鲁木齐分输压气站至嘉峪关分输压气站投产时使用第2段氮气作隔离气;嘉峪关分输压气站至靖边联络站投产时使用第3段氮气作隔离气。 氮气封存段的位置及注氮量如下: 第1段氮气封存区间:霍尔果斯首站~2#截断阀室,管线规格Φ1219 mm,注氮管线长度47km,注氮量为100.69吨,封存压力0.04MPa(表压)。 第2段氮气封存区间:乌鲁木齐分输压气站~22#截断阀室,管线规格Φ1219 mm;注氮管线长度76km,注氮量为162.82吨,封存压力0.04MPa(表压)。 第3段氮气封存区间:嘉峪关分输压气站~51#阀室,管线规格Φ1219mm;注氮管线长度53km,注氮量为121.60吨,封存压力0.05MPa(表压)。 分别在玛纳斯分输压气站和红柳联络压气站各储备一辆30吨的液氮车和加热设备,作为备用。 本次投产需注氮385.11吨,备用60吨,共计445.11吨。 注氮点的选择 考虑到冬季注氮的特点,氮气资源联系方便,社会依托较好,便于野外施工等因素,选择注氮点如下: 注氮站场 注氮点 的位置 注入点的连接 注氮相关信息厂家 霍尔果斯首站 1203截止阀处 拆除1203截止阀,预制临时管路进行连接 氮源: 八钢 注氮公司:四川郝斯特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 分输压气站 1210截止阀处 拆除1210截止阀,预制临时管路进行连接 氮源:八钢 注氮公司:四川郝斯特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嘉峪关 分输压气站 1210截止阀处 拆除1210截止阀,预制临时管路进行连接 氮源:酒钢 注氮公司:四川郝斯特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氮气置换和检测 氮气置换过程示意图:
氮气置换界面检测定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