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组织实力统计窗体界面
这部分代码详见附录。 5.6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功能:为使用该系统的操作人员提供管理系统的方便。在这一模块主要做了一个系统密码修改窗体(frmMmxg),其界面如图5-9所示。 图 5-9 操作:先输入系统的旧密码,如果输入不正确,会弹出对话框进行提示。 输入的新密码与后面的确认密码必须一致,否则也会有相应的信息提示。当输入合法时,再单击【确定】按钮便完成密码修改了。这时会有“密码修改成功!”的信息框出现。单击【取消】按钮是关闭本窗口。 代码及实现方式。在【确定】按钮的Click事件中输入如下代码: '判断输入的旧密码是否正确 Set Text1.DataSource = Adodc1 If Text1.Text <> Trim(Adodc1.Recordset("密码")) Then MsgBox "输入的旧密码不正确",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提示" … '对两次输入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密码修改成功 If Trim$(Text2.Text) = Trim$(Text3.Text) Then Set Text2.DataSource = Adodc1 Adodc1.Recordset.Delete '删除旧密码 Adodc1.Recordset.Update Adodc1.Recordset.AddNew '添加修改后的密码入库 Adodc1.Recordset("密码") = Trim(Text2.Text) Adodc1.Recordset.Update MsgBox "密码修改成功!",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提示" … 以上代码在密码修改功能中提出了如下要求:一.输入的民兵系统旧密码必须正确;二.输入的新密码和确认密码必须一致。这两个要求有一个不满足就无法进行密码修改。
5.7 系统调试
在开发民兵管理信息系统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错误容易排除,有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这就需要使用Visual Basic提供的调试工具来帮助调试程序。Visual Basic菜单下的调试工具可以跟踪程序运行、验证中间过程的正确性、检查变量化的情况。Visual Basic 6.0的调试工具的主要功能如下: 逐语句:单步执行应用程序代码的下一个可执行程序。如果该行有过程调用,则跟踪到过程中。当程序中断运行时,可以使用该功能逐行执行程序。 逐过程:执行应用程序代码的下一个可执行过程,但不跟踪过程。 跳出:执行当前过程的其他部分,并返回到调用该过程的下一行处中断。 本地窗口:显示局部变量的当前值。 立即窗口:当应用程序处于中断模式时,允许执行代码或查询值。 监视窗口:显示选定表达式的值。 快速监视:当应用程序处于中断模式时,列出表达式的当前值。 根据实际情况,我使用较多的调试方法是逐语句、逐过程和跳出这三种。 5.8 系统打包发布
在经过系统调试完成后,为使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安装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应该对应用程序打包,Visual Basic提供了打包和展开向导(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中文版工具中,选中Package & Deployment向导即可使用该向导工具完成打包)为应用程序打包。使用打包和展开向导可以快速发布应用程序。其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1. 确定打包对象 2. 开始打包 3. 选择打包类型 4. 设置打包存放路径 5. 确定需要发布的文件 6. 确定压缩文件的个数及大小 7. 设置安装标题和程序组 8. 确定将文件安装到用户机器上的位置 9. 设置共享文件 10.设置软件包脚本名称
结束语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掌握到了许多关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与开发方法,以及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去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工程应用技术方面的科研方法,思维得到了提高。经过这次系统的工程训练,我觉得在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和阅读熟悉中外文献资料,运用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手册、图册等工具书的能力。 (2.)方案论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3.)设计系统开发流程及系统调试、发布的能力。 (4.)编写技术文件、撰写论文等独立工作的能力。 尽管所设计的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收获,就是进步。也就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 致谢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计算机中心潘正清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记得在刚开始进行民兵系统开发时,我对于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是潘老师教会了我在开发一个工程时,应该怎样去查阅相关资料,如何去调研,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及论证,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如何编写符合用户要求的高质量代码,如何进行系统调试等。当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向他请教时,有时甚至同样一个问题问了好几遍,潘老师都不厌其烦的认真的帮我分析,重要的是潘老师不是单纯的简单理论阐述,而是教给我如何去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在此,对潘老师给予我的耐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所设计的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正如潘老师所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学到新东西,练到了手,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进步,这也是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在软件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系里老师的支持和同学的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10/11/11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