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公交查询系统测试与分析 测试环境 本系统测试环境:CPU P42.8G×2,内存DDR400 1G,MySQL5.0,TOMCAT5.016/Weblogic8.0,在WIN2000/XP下均测试通过.建议用户在CPU P4,内存1G及以上,数据库版本MySQL5.0以上,WIN2000PRO/XP,2003,WIN2000 SERVER 及以上软硬件平台使用. 运行与测试 以线路查询为例,对手机公交查询系统测试如下: (1)进入手机客户端主界面,客户端用户界面显示如图11所示。 图11 手机客户端主界面 (2)进入线路查询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2 线路查询界面 (3)查询结果界面显示图13所示。 图13 线路查询结果界面 测试结果 本系统采用白盒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非开发人员(测试用户)随意进行查询,开发人员跟踪服务器LOG,观察Exception出错信息,并做出判断,经过一个月的测试,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1)最开始使用EJB+Weblogic,用户反映查询换乘速度太慢。由于EJB是基于RMI即远程调用机制,对于大量数据的取出会造成系统速度变慢,严重会造成数据库链接超时。 解决方法:换成JDBC直连,并且使用连接池。 (2)环城公交问题:如27路是从三官堂出发,终点站也在三官堂,而且为单向行驶,如磨子桥到电子科大就无法直达,但按照系统算法仍然会显示可以直达,需要特殊处理。 解决方法:将成都市唯一两路环城公交车27路和34路独立出来,单独处理。 (3)手机网络问题:由于移动GPRS接入点分CMWAP和CMNET 2个接入点,不同的手机有不同的设置,单一连接模式可能会造成一款手机可以上网而另一个品牌则不行。 解决方法:手机客户端上增加网络设置功能。 最终经过详细功能测试和代码修正后,本系统结果能够达到预期功能。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目前手机上网仍比较昂贵,用户无法承担大流量,故无法实现远程地图定位功能. 结 论 本毕业设计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结构,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开发了一个功能较完善的基于手机的公交查询系统,并且提出了基于站点优先级和邻接矩阵的公交换乘算法和上下矩阵算法。经过测试,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线路查询,站站查询等功能,同时在真实无线互联网中运行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通过对基于J2ME的手机公交查询系统的开发,本人对J2EE和J2ME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手机无线网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把以前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才发现实际开发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这次项目的开发,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比如在项目版本管理上就出现过混乱情况,同时对设计模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总的来讲,我的思想已经完成了从“怎么做出软件”到“怎么做好软件”的转变。这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在现在城市公交系统及其繁琐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人们的难题是当前手机技术的趋势,而且目前手机无线互联网正在高速发展,日益低廉的上网费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手机互联网使用者的行列中。对手机而言,在JAVA手机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适时的推出这个手机公交查询系统无疑会对人们的出行和出差产生极大的帮助。 在技术方面,J2ME手机游戏早已风靡世界,而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手机应用程序的价值也在不断扩大,对JAVA而言,J2EE和J2ME结合将是未来手机商务领域的趋势,如手机企业管理系统等都可以实现。 手机网络资源以其丰富的信息容量、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咨询需求。业界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手机电子资源必将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Ted Husted著.Struts in Action[M].美国.亚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