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岭澳核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3.1 核电工程施工工作过程 (1)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人们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相应的要求,不管是明示的,还是隐含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所有工作,都与质量有关,质量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质量管理必须体现在全组织、全过程和全员的全范围基础上。 (2)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的。任何一项活动则都可以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施工过程作为核电站建设过程的特定阶段,其管理体系中穿插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财务管理、环境管理、技术管理等,质量管理只是其中一部分。 3.2施工阶段的总体目标 施工阶段的总体目标除质量目标外,还包括经济目标、进度目标、技术目标、安全目标,以及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按不同的管理标准分别建立管理体系时,应注意不同体系之间的整合,减少摩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总体目标。 3.3 质量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3.3.1安全与质量 这里讲的安全,除了广义的核安全之外,还包括具体施工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爆破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放射源及射线探伤管理、卫生防疫、治安保卫等工作,是一个“大安全”的概念。 施工高峰期估计现场会有大约一万名左右的施工人员,加上众多的承包商、分包商,各种复杂的交叉作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如果各个现场施工单位各自按自己的安全管理习惯和方法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力度不均、管理水平差异,各行其是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安全管理失控,甚至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安全,是施工质量管理的保障,没有安全作保障,就不可能有工程的顺利进展。在业主和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大团队当中,业主责无旁贷地要起到安全管理总指挥、总控制和总负责的作用。业主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围绕“四统一”开展工作,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建立统一的安全目标;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统一的安全制度;规范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要求;层层把关,实施统一的安全措施。 3.3.2进度与质量 工程的进度如果控制不好,进度出现延误而需要赶工的话,不管是采用增加人力的人海战术,还是采用加班加点的疲劳战术,都会对质量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所谓忙中出错的几率会增加。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换言之,进度控制是影响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严密、科学的计划是实施进度控制的先决条件。业主应在工程前期策划阶段就制订出科学、细致、相互协调、全方位的工程计划,通过细致的供应计划安排、施工逻辑分析、大小里程碑确立和进度节点的设定,务必使工程施工计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为以后准确判断工程进展及工程协调提供可靠的基础。 岭澳核电工程实施的是六级进度计划体系,进行分级管理。进度计划跨越前期准备、施工准备、土建、安装、调试直到运行各个阶段,体现的要素从设计到设备供应、人力动员、施工协调,都有严密、细致的策划。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进度计划是允许的,但事前要分析修改对上、下游接口的影响。调整的方法是重新估计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持续时间,选择资源少、费用低的活动进行调整,合理缩短时间,调整逻辑关系。 在工程开始之前,业主制订进度管理大纲,编制管理程序,实现进度控制规范化。进度管理程序的建立,是为了使进度控制体系能有序运作,为科学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3.3移交工作的质量 这里讲的移交指的是厂房移交和系统移交。 首先是在厂房土建施工完成后,由土建施工单位移交安装承包商,当安装工作结束后,由施工承包商向业主调试部门移交工艺系统。这一移交过程以移交证书、安装(土建)完工报告的签署为标志。 第二阶段移交是在业主内部,在系统经调试确认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后,厂房及工艺系统由工程部向生产部门的移交。 移交工作涉及的部门、接口较多,所以必须明确移交工作中各方的责任、接口、工作过程、检查验收的标准。采取多部门参与的集中检查验收形式,及时沟通澄清问题。 移交与接收两个上、下游部门必须密切配合与协调,统一思想、换位思考,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在同一个目标前提下,使工作平稳向前推进。 在上述两个移交阶段中,移交与接收双方对系统、厂房都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在经过澄清、汇总、归类后形成施工尾项清单,由业主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清理。 移交在工程施工阶段被视为是质量把关的一道门坎。是一个过程的结束和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我们的原则是不能把质量问题带到下一个过程。 移交过程中,只要是质量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大到系统功能、振动、运行隔离、部件损坏、通道不畅,小到清洁、油漆、标牌、保温等,都要反映在施工尾项中。 所有的尾项在工程完工阶段均要妥善的处理,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3.3.4各项管理的综合协调 业主的施工管理分部是施工现场的总指挥。指挥、协调各部门、各团队在共同的准则下完成任务,是施工管理分部的重要职责之一。 协调贯穿于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核电站施工涉及众多的协调工作,包括设备材料和文件供应、预制与安装的衔接、土建安装交叉施工、安装收尾与土建收尾和调试的交叉以及施工承包商内部各专业、工种的交叉等等,可以说工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有大小不同的协调工作。协调工作的好坏对工程的稳步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协调工作中必须做到及时的协调、有效的协调和与监督并存的协调相结合,充分发挥协调效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第4章 核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核电站总的质量保证大纲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我们所说的质量,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了过程的质量和管理的质量。 4.1核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一个组织里面,各个管理体系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我们讲质量管理,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应该抛开别的管理体系不管,而应该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和满意性等原则,把质量管理和其它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质量管理于其他管理之中,使组织各管理体系之间更为协调,从而进一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概括地说,核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应的施工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施工过程的“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组成。 4.1.1明确管理职责 业主的施工管理范围包括前期土石方开挖、海域工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等主要工作。工作的上游是设计采购,下游是调试启动及移交生产。 施工管理从职能上分为五大块:土建施工、核岛安装、常规岛及BOP安装、电气仪控安装、施工支持(安全、金属QC、测量、技术文件、设备检验、土建试验)。 施工管理的职责主要有如下几个部分: (1)施工承包商的评审和选择; (2)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3)负责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的人力动员、施工准备工作; (4)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 (5)负责施工三级进度的审定与有效实施; (6)提出施工设计修改和施工不符合项处理的初步意见; (7)施工现场协调及与设计供应、调试移交的协调; (8)负责现场安全管理。 4.1.2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会经过一个准备、开始、全面铺开、收尾、结束的过程,人力的需求应该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变化。既然人力需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必须根据施工实际进展,对人力的需求和配备进行深入切合实际的分析,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员数量和人员能力两个方面,既不要短缺,也不能浪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