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新环境 树立新航标 提升新水平
苏苑街道“三新服务工程”创新工作总结 苏苑街道党工委 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全街道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年初按照区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根据街道实际,我们于5月上旬开展了以“提升新形象、提高新活力、创造新业绩”为内容的“三新服务工程”创新实践活动。街道上下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围绕活动的总要求,我们主要从提升形象、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确保质量上下功夫,力求在创新创优中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开创全街道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争当五员,争做表率,在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形象上找准“三新服务工程”的切入点 我们以“完善制度、公开政务、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目标,结合素质提升,深入开展了“争当五员,争做表率”活动,助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当好条线工作的业务员。做好机关工作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注意探讨把握业务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按照规律扎实做好具体工作,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深入社区,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政策问题和法律咨询,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守法,文明做人。 ——当好居民群众的服务员。切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好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揽全局,在权力运用中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切实解决自我要求不高、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对群众来访耐心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当好社情民意的调研员。深入社区,通过与共建单位合作、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深入调研,征求居民对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设法掌握民情、了解民意、解决民忧。 ——当好社区矛盾的调解员。机关社区干部积极深入社区了解情况,排查当前居民群众在民生保障、邻里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矛盾纠纷,具体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依法调处纠纷,积极化解矛盾,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突出问题,及时稳控,妥善处理,真正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稳定落实在社区、把和谐构建在社区。 二、深化理念,丰富载体,在增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力上找准“三新服务工程”的着力点 ——提升理念,加强教育引导。我们始终把加强素质教育放在效能建设的重要位置,突出抓好理论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质量,将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到机关中层干部,明确学习专题,并将机关干部学习情况列入效能考核范围。以提升素质、提升能力的“双提”教育活动为载体,举办了以信息写作、文明礼仪等为内容的教育培训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机关干部学习的主动意识。 ——搭建载体,创新活动方式。认真对照全区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活力、创优争先”为主题,年内,创新开展苏苑街道首届机关效能建设文化节,重点举办了“春满苏苑、欢乐万家”机关效能建设文化节开幕式,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机关干部摄影展、手工艺展、艺术盆景展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机关文化生活,提升了机关效能建设的整体活力。 ——注重成效,明确服务方向。在街道、社区继续深入开展以“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为主题内容的三百服务活动,上半年,通过“三百活动”这一服务形式,借助“三新服务工程”这一活动,梳理并破解难题24项,先后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重点解决了嘉宝花园一期小区直供水改造、吴中西路57号小区污水问题、宝带别苑A区居民管道煤气更换以及月浜社区环境整治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对一些因客观原因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向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反映,对群众进行耐心解释,尽最大可能提供帮助,力争工作取得实效。 三、围绕中心,锐意进取,在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效率上找准“三新服务工程”的结合点 ——努力实现效能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坚持将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效能建设的有效载体。突出抓好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嘉宾花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的前提规划工作,重点打造街道以及月浜、东吴花园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对各社区的服务功能进行再完善,搭建“一站通”服务平台,开设居家养老、家政信息、便民便利服务“绿色通道”。今年在南区社区新建“政协委员之家”,为政协委员学习交流、联系群众打造平台。 ——努力实现效能建设与民生民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坚持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效能建设的目标宗旨。以“党员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行动为契机,加大对辖区低保、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进一步落实“一帮一”制度,要求每位机关干部每年至少走访结对户3次以上,开展2次以上送温暖活动,并针对结对户需求,发挥个人专长,通过技术指导、就业介绍等方式,帮助结对户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为辖区65户低保户建立家庭档案,共为低保户、重残家庭、参战退役人员等发放救助金40万余元。年内还投入1720万元对龙港一村、二村、三村进行综合改造。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先后完成了月浜二村、东公寓、城中园、文曲路260号的零星整治、县前街南侧停车位的改造等工作,充分打造幸福宜居环境。 ——努力实现效能建设与城区拆迁工作的有机结合。坚持将城区拆迁工作作为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2010年,冬青路地块的拆迁安置工作是街道全年工作的重点。按照区政府下达的拆迁范围,共涉及土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拆除房屋为3万多平方米,涉及被拆迁户172户。拆迁工作情况复杂,拆迁任务相当重,难度相当大,时间相当紧。从接到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指示之后,街道上下迅速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配齐力量,落实责任,成立5个工作组进驻拆迁现场,形成街道领导、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拆迁公司四级联动,有机结合,分工明确的工作团队,大家齐心协力,认真做好前期调查摸底、人员培训、政策宣传、安置签约等各项工作,目前,街道已经成功签约安置152户居民住宅,完成总任务的92%,拆迁工作全面进入攻坚扫尾阶段。 ——努力实现效能建设与安民维稳工作的有机结合。坚持将安民维稳工作作为效能建设的有力保障。不断加大平安创建力度,在南区社区专门腾出一幢300平米的大楼新建了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健全了基层维护稳定、平安创建、综合治理、社会管理的工作网络。扎实做好信访调解工作,针对冬青路、文曲路拆迁,惠氏制药厂扩建,吴中医院建设,月浜公寓造房等引起的与居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街道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了上百次的沟通协调,缓解矛盾,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四、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在确保机关效能建设质量上找准“三新服务工程”的落脚点 ——建立规范的目标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个人使命感。完善效能建设组织和工作网络,在设立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考评小组的同时,成立了由各基层社区共同参与的行风效能督查小组,对效能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制度》、《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规定》等,对各科室及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再梳理,细化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机关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到联系社区开展蹲点调研,确定若干项服务事项,签订服务责任承诺,制定服务基层的计划和目标任务,逐项抓好落实。 ——建立完善的争先创优机制,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深化争创“五型机关”、争做“五型干部”活动。在去年扎实开展这项主题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更加注重与“三新服务工程”活动及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文化节相结合,把工作实绩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强化素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政意识,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勤奋务实、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从而提高街道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将“文明科室”创建活动作为效能建设考核考评的有效抓手,从工作指导、服务态度、文明形象、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细化了考核方案,并设置了三个格次,由街道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条线分管领导、社区负责人共同参与,交叉评比,现场打分,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效能。同时,我们还将效能建设活动延伸到社区居委会,研究制定了《社区居委会效能建设百分考核细则》,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时整改意见,使社区居委会在形象、服务、效率上与街道机关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