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性资源。现实中,这种活性资源如果没有充分使用或不用,就不能激发其潜能,其才能就会萎缩,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②人力资源是具有增值性和可开发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在生命周期的一定阶段会不断增值,并且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体育锻炼等投资活动提高价值。
③人力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必须通过人的加工创造、流通才能增加价值,因此说人力资源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④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资源[3]。企业要高速持续发展、实现战略性目标,必须依靠大批优秀人才的支持。
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与一定的物力相适应的人力所执行的招募、甄选、雇佣、配置、激励、培训与开发,以及协调各种关系的职能或管理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使用、持续激励、教育培训等方法,使人力资源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组织、人与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达到促进个人发展与实现组织发展的共同目标。具体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人才的选拔(选才)、人才的培训(育才)、人才的激励(留才)、人才的配置(用才)[4]。
3、人力资源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源。知识经济越发展,人的因素在价值创造和财富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越明显,生产力越先进,高素质的劳动者就越重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己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和培养己成为企业关的重心,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以及持续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贝克尔曾说,如果说科技是现代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人才就是这个发动机以运转的“燃料”。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及管理者们己经认识到,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伴随知识经济和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才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角逐实际上演化成为智力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谁真正拥有了人才,谁最终就会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战争中占有主动性。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但只拥有人才还不够,人力资源能不能创造财富,创造多少财富,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企业发展,还取决于科学、有效的管理。在新经济时代,国内外优秀企业普遍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员工献身精神的途径,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原动力,是企业常胜不衰的组织保障。”因此,民营企业只有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沿革
自从“人力资源”的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后,人力的重要性便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及相应的管理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5]。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
当时的管理学家认为,人是经济人(经济动物),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享受物质生活而生存,只要满足了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其积极性。这种管理理论的特点是重物轻人,把人当作工具,甚至当作机器的附属物来管理,要人去适应机器。泰勒管理模式就是“物本管理”的代表,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而企业的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6]。显然,泰勒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2、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不同管理模式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企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组织,人也不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人本管理理论强调,对物的管理需要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确立了人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这一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但该理论未能充分研究如何挖掘和激发人的创造力,因而未能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及其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提供有效的指导。
人本管理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应该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第二层含义是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 人的管理第一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激励是一个领导行为的过程,它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引起动机,所以它是激励的起点。激励必须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刺激人的未满足的需要。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关系,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并通过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4)积极开发培训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7]。
3、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