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社科文学
简析中西文化核心问题-----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二)
(三)两种本体论提出的本质与作用: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不是某一个人提出的,而是由众多哲学家共同建立和发展的;不是立论不变的,而是不断修正和完善的,形成系统的自然观。归纳起来,有九方面的内涵:
1.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2.自然是没有意识的,既不与人为敌,也不与人为友 ,没有意志、思想、情感和目的。
3.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
4.自然是有机体。
5.自然与人各有特长,自然界有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人只要“理明”即掌握其规律,便能胜天。
6.人应当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 。
7.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中国古代哲学多提倡“中和”,少提倡“斗争”和“征服”。
8.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自然条件应为人类服务。
9.人应发挥能动性,用天之利,完善自然。
作为中国古代理性之精华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总结。反过来,它又指导和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影响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天人合一是有它的社会学意义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家长制社会,即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制度。君是民之父,天之子,而天才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君是在代父行使责任,天人合一是君王治理这个国家的理论基础。
而把主体与客体看成是彼此对立的实体,就很自然的产生一个无限的、永恒的具有统一性的、超感性的本体世界。在内容上,一般把事物的原理、概念、范畴加以绝对化、抽象化,特别将人本身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脱离人本身而使之成为客观独立的东西。理性主义本体论及与之相联系的机械论方法反过来又强化了“主客二分”模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对理性的崇尚使人们相信,拥有理性知识的人类能够发现和制定一切普遍有效的方法来认识和操纵自然。
西方哲学史上 “天人相分”的观点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其不可克服的弊端。一方面,西方人在此哲学精神指导,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视自然为任我宰割的客体,想方设法地开发利用,甚至征服、统治自然,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跃迁。另一方面,“天人相分”的观点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暴露出其弊端。正当人类成为自然主人的愿望正逐步变为现实的时候,却出现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这是理性主义本体论及其机械论方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是无节制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和剥削所导致的恶果。
(四)综述:
西方传统主客二分模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但也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它压抑和抹杀人的个性,使中国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的状态,更没有政治民主、精神文明。 “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观念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表现出了不同的作用与价值。所以,我们在评论中西文化时不应该站在某一方的立场去批评另一方,而应本着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将两者置于较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与时空坐标中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之做出合理的评价。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简述EDI无纸报关及其前景
下一篇
:
从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虚构化理论..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简析
中西文化
核心
问题
-----
天人合一
天人
相分
2011-09-11 08:46:53【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