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社科文学
从“文革”年代追溯人格与文格余秋雨(二)
苏州》、《上海人》、《天涯故事》等篇中对中国地域文化丰富性的发现,就有不少独具慧眼之处。《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十万进士》等篇对中国历史阴影的深刻批判,《青云谱随想》、《风雨天一阁》、《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等篇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光辉人格的深刻礼赞,也都有相当深刻的现实感。
第二,余秋雨的“学者散文”也不同于这些年里十分流行的“学者随笔”。后者是学者的杂感,一般短小精悍,而前者则显得大气磅礴,因此有“大散文”之称。“大散文”之大,不仅仅在篇幅长,更在境界阔大、气势恢弘。对于读多了小随笔的读者来说,读“大散文”有开阔眼界、开拓胸襟之效。当代散文的一大成就正是“大散文”的繁荣——马丽华、张承志、史铁生、周涛、韩少功都是写“大散文”的好手。在他们中间,余秋雨是一个代表。
第三,在九十年代的“散文热”中,轻松的随笔多,沉雄的散文少。一般认为,九十年代的世俗化浪潮使文学必然也转向轻松化。可是,文学并不总是被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余秋雨等人的“大散文”和《白鹿原》、《羊得门》之类作品就显示了深沉、凝重的文学仍为时代所需要,甚至,气势恢弘的艺术作品常常只属于深沉、凝重之作。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使人感到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反思远远没有结束,对中国传统精神的追寻也还有文章可做。从这个角度看去,余秋雨的“大散文”其实也是八十年代“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在九十年代的延伸。⑧
余秋雨的散文当然不是篇篇皆精品。余秋雨似乎特别擅长写“大散文”,以至于当他也涉笔写小品文时,就失去了他的特色。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在作家的个性与文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神秘的关系呢?有的人擅长写诗,有的人善于写小说:有的人随笔写得好,有的人则长于写“大散文”。虽然也有作家诗文兼擅(如苏东坡),但更多的例子是才有所专。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怎样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文学创作中扬长避短,这问题对每个作家、每个文学青年才是真正所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新闻职业道德在转型期的缺失
下一篇
:
从《功夫》看周星驰电影的思想艺..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文革
年代
追溯
人格
文格
余秋雨
2010-03-28 12:47:31【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