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谈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教学的规划与设计(二)
4.规划单元学习成果及其评价。
在主题单元的设计流程中,有时我们会先设计好学习的目标与成果,然后再按照目标与成果的要求展开学习过程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称为逆向设计。逆向设计是学习成果导向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考虑好这样的问题:通过你所设计的教学,学生将获得怎样的成果?比如:学生将达到怎样的持久理解?单元完成以后,学生怎样表明他们所达到的理解? 这些问题是教师在逆向设计过程早期所应考虑的。在设计之前先考虑好要获得的成果,以及怎样评价这些成果,可以避免活动的设计偏离学习目标的方向。实际上,虽然很多教师可能不知道逆向设计方法这一概念,但他们一直在运用着这种逆向设计的方法设计教学。
主题单元教学从成果开始设计,这在理论和实践中听起来都有些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逆向设计是基于这样的概念: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和教师明确学习的成果以及对这些成果的评价方式,他们便会对学习的进程有更清晰的把握。
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对于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进度有一定的作用。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符合新课程理念。在规划主题单元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学生在主题单元活动中的参与度,学习中的一言一行,小组活动中的互帮互助,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过程,都将被记录在档案袋中。电子档案袋是开展主题单元学习的有利工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得力助手。当然,我们的评价必须客观、公平和公正,评价量规必须细化和可操作,只有这样,预设的评价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规划学习任务及所需的工具和资源。
主题单元教学周期长,在规划学习任务时,除了围绕主题设计单元总任务外,需要细化专题分任务。每个任务是联系主题的纽带,是知识建构的情境要素。任务的规划与主题的确定有类似之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活相关性。任务需要有一定的层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接受能力。教师为学习提供所需工具和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源,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例如:在《网页制作》主题单元教学中,制作网页辅助工具比较多,比如: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ACDSee、光影魔术手、截图软件等)、动画处理软件(Flash、Swishmax、Gif Animator、Cool3D等)、特效脚本工具等提供给学生,这样通过这些工具,做出来的网页不再单调,学生的兴致也自然高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是成功的一半。主题单元主要面向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充足的资源是学习的保障。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师生们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网络资源。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没能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资源,需要用什么,学生自己到网上查。的确,这是一种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网上获悉信息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是弊大于利,学生太多时间用于网上资源的搜索,没有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这种做法是一种“放羊式”教学,在教学中不可取。
6.规划主题单元学习过程。
任何教学设计是面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除了考虑自己教得方便之外,更要考虑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义。在规划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重点考虑下面两个方面:
(1)设计引导性问题
每个人都在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过程中认识世界,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与各种形式的问题有关。通过问题的媒介作用,能够大大促进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让问题成为引领教师教学的一个有力工具?教育专家提出了“五何问题设计法”,即:由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描述了问题的情境;“是何”引导学生学习事实性知识;“为何”引导学生学习原理性知识;“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策略性知识;“若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获取逻辑和推理性知识。问题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例如:如下图3是一个主题单元设计的简单思维导图,设计为典型的问题式教学。问题对任务的完成起了引导性的作用。
图3
(2)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
很多老师在碰到教学问题的时候一味地将问题归咎于学生身上,比如说:学生学习态度问题,学生智力问题等,很少考虑自己教学策略问题,这使得问题终得不到解决。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策略是不存在的。同一种教学策略,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也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只有在具体的条件下,在特定的范畴中,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当一种教学策略行不通时,换一种试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主题单元是新课程下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主题单元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行主题单元设计,就是把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设计一组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使学生既能掌握本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又能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元化评价,注意目标、过程和评价三者的和谐,确保引导问题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的高质高效。
每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都不是死的,需要我们共同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济良,李尚仁.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斐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让视频课例加快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下一篇
:
信息技术学科区域学业评价方案导..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高中
信息技术
主题
单元
教学
规划
设计
2010-10-17 10:39:52【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