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学科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渗透相关学科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从而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渗透 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教育,更是文化的教育”。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尽可能的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案例层出不穷,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能否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渗透相关的学科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正在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展开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将这一想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融合渗透多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步伐,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我们的学生早日成为新时代一专多长的全面人才。 渗透艺术学科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艺术相关学科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生内心深处播种下美的种子。 比如在网页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选择背景音乐、自已设计网页的配色方案、并针对同学们自已制作的作品进行相关的评价。针对相关的音乐和美术知识点给出具体的学案,评价时给出具体的评价要点。在操作时如还有疑问可以直接到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这样在学生制作整个网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造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在选择背景音乐的同时也是一次音乐之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艺术教学中的实例很多,再如在音频制作方面,让学生根据音乐教师所教的每周一歌里面自已唱的最拿手部分,进行录制,编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音频制作的技术,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在FLASH、PhotoShop、电子小报、程序界面设计等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功底。 渗透数学学科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据学生数学教学进度,适当调整信息技术教学进度。如在讲到第三章程序设计时,数学中要在期中考试后,讲正弦函数图像和余弦函数图像。就可将这部分内容,调到学生数学中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再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绘制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程序展开,再修改程序得到:y=(x+8)^2、y=(x-8)^2、 y=x^2+10、y=x^2-10的图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中描点法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各种函数对应的图像,及修改相关参数,体会图像在X轴与Y轴上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结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变化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修改代码得出y=sin(x)和y=cos(x)的图像,以及修改相关参数,体会其在X轴和Y轴上的变化。通过结合数学中的函数图像绘制方法,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总结,体会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为选修程序课程做铺垫。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