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1、刚才有同学问,阿童木后面的这张图怎么不能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告诉大家,因为它已经不是一般的图片,而是背景了,它要动起来,就是整张幻灯片动起来了。怎么做呢?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命令——幻灯片切换。 教师演示: “幻灯片放映”菜单——“幻灯片切换”命令——“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列表框中选择一种切换方式——修改切换效果(速度、声音)——“播放”按钮 很简单吧?会了没有?这里有个特别要求:如果选择“应用于所有的幻灯片”会有什么区别?另外现在默认的换页方式是“单击鼠标时”,换用其它的会产生什么效果? 2、学生练习幻灯片切换,并自主尝试“应用于所有的幻灯片”和“换片方式”。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演示交流。 教师小结:如果选择了“应用于所有的幻灯片”就是给演示文稿中所有的幻灯片都设置了相同的切换效果,而不选择就只是给当前这张幻灯片设置了切换效果。另外,在设置整张幻灯片动画效果时,还要注意换片方式,我们可以选择默认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方式。 4、说说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的不同之处, 板书:每一个对象 整张幻灯片 (设计意图:对演示文稿而言,两条命令都实现了动画效果,前者是幻灯片中的插入对象的动画效果,后者是幻灯片切换时的换页动画效果。通过总结与讨论,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应用命令。)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三、合作实践,巩固练习。 1、好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编的故事动起来?好,下面就打开你和伙伴合编的故事幻灯片,把这堂课学到的本领都施展出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片! 学生合作,共同商讨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效果。 同学们做得那么专注,个个都像小小动画师,效果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两人合作,把做好的幻灯片演示给大家看,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还可以加上配音,这样更精彩。 (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观后感受) 小结:我们在设置动画效果时,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动态效果,而不从整个幻灯片大的整体考虑,否则就会给人眼花缭乱之感,影响内容的展示。动画效果的应用也要合理、美观,才能既给人带来视觉效果的享受,又让人明白地看到演示文稿中的具体内容,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仔细研读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本课进行了二度开发,选择了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完成的作品为例展开学习活动。熟悉的画面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更能凸显学生作品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体现了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应用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动画效果,确定什么样的动画方案,更能符合故事的需要呢?实际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
四、总结全课,激励进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设置动画效果,把连环画改编成了动画片,有意思吗?就像开头广告中说的,人家看动画,我们——做动画,感觉怎么样?——爽! 当然 我们今天学的还是最基本的东西,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挖掘开发一下它的深入功能。努力吧,希望在你们中间看到更多的真正的动画大师!
板书设计:
设置动画效果 自定义动画 (每一个对象) 选定对象——添加效果 幻灯片切换 (整张幻灯片)
教学反思: 《设置动画效果》是POWERPOINT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必须对之前一系列知识技能都掌握得比较扎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有一个递进与提高。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编的那个故事动起来。学生通过知识构建——探究——交流——实践——展示——提升,完成了本课的学习。首先通过《猪小弟弟的梦想》这个故事的连环画版与动画版的比较出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动画效果的巨大魅力,把学生带入了我也要学做小小动画师的情境之中。之后学习两个重要的设置动画效果的命令——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通过自学、互讲、尝试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演示、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掌握了对幻灯片上单个对象以及整个幻灯片进行动画效果设置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重点、难点在一次次的深入学习中逐步化解、掌握,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最后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体会如何恰当合理地使用动画效果。但是,在自定义动画窗格内的各个选项,学生反复尝试的时间较长,可能他们想达到更加理想的动画效果,有点影响后面的作品展示,时间比较紧了些。 另外,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但学生整体水平高低不齐,我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凭借集体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这样,能力较强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展示和发挥,能力较弱的孩子也从中获得帮助,得到提高。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都能够在不同的高度品味成功和收获的喜悦。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