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碳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碳金融的发展(二)
“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四方面:(1)“碳交易"市场机制,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2)碳排放指标的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市场。《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排放信用之类的环保衍生品逐渐成为西方机构投资者热衷的新兴交易品种;(3)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4)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创新,如绿色信贷、CDM项目抵押贷款、碳资产证券化等;(5)与发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活动相关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服务。
(二)碳金融国际公约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变得愈加严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该限制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气候政策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不仅一定程度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促进了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联合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该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其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框架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具体措施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框架公约》生效一年后,公约缔约方第一次大会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令人遗憾的是,首届缔约方大会认为《框架公约》仅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书,公约的各项承诺不足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决定就发达国家2000年后的减排义务和时间表进行新一轮的谈判。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谈判,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是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2.《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11同在只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在确定所有发达国家温室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量的基础上,对于在2012年之前各会员国的具体削减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到2012年,所有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其中,到2012年,与1990年相比,欧盟要减排8%、美国减排7%、同本减排6%、加拿大减排6%、东欧各国减排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以将排放量保持在1990年水平上。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8%和1%。
为更好地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还确定了三种减排机制:联合履约机制(JI)、排放贸易机制(I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其中,清洁发展机制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增加自身排量。由此,发达国家不但可以顺利完成减排任务,还可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京都议定书》在近几年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1)巴厘岛会议
由于《京都议定书》一承诺期到2012年到期,而2012年到2020年具体的减排方案存在空缺,2007年第13次缔约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会议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虽然没有形成具体的减排方案,但它标志着关于后京都时代谈判的开始。
(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主要是制定2012-2020年间的全球减排协议。该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确定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二是转型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要求,三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资助问题,四是资金如何管理。这次大会体现了后京都时代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一是发达国家在确定具体减排计划方面存在分歧;二是发达国家开始要求转型国家承担减排责任。这次大会产生了《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到期后的《京都议定书》,但没有获得通过。
(3)坎昆世界气候大会
2010年11月29 日,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坎昆世界气候大会依然僵局,涉及到各国具体利益时谈判非常艰难。这次会议的四大僵局一是减排目标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发达国家试图摒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三是长期的资会援助不能兑现,四是美国无法作出减排承诺。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其以国际法的形式订立了IET、CDM和JI三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这三个交易机制直接催生了碳金融市场,为碳金融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创建碳金融制度交易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即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量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2013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金融
市场
国际
比较
我国
发展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