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对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XCLW109561  对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我国基金业还处在发展阶段,面对我国证券市场散户过多,机构投资者少的局面,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必经的阶段。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就是我国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历程,在发展壮大我国基金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相关的外部条件和提升基金的创新水平。
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阶段,证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中小投资者,为了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中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就是中国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历程。
目录
对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引言1
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
1、第一阶段(1992年一1997年)2
2、第二阶段(1997年一2001年)2
3、第三阶段(2002年以来)3
二、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的特点3
三、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1、扩募基金认购冷清4
2、封闭型基遭遇冷脸4
3、开放式基金发行规模不稳定,且面临赎回压力4
四、基金扩容受阻的原因分析5
(一)、发展的内部因素:基金业本身的不成熟5
1、基金的成本收益不对称5
2、基金风格差异不大5
3、 基金的委托代理问题6
(二)、发展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的不完善6
1、证券品种少,缺乏避险工具6
2、 相关的证券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6
3、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有待提高6
五、发展投资基金的对策7
(一) 、基金业发展所需的外围条件7
1、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7
2、 投资工具和交易制度的完善8
3、 对基金业管制的放松8
4、 发展多元化资金管理模式9
(二)、解决基金业自身问题的途径9
1、丰富的基金产品创新9
2、 畅通的基金销售渠道10
3、 深入的基金需求挖掘11
4、 建立科学的基金治理结构11

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2年一1997年)
1992年10月8日,中国首家专业化基金管理公司深圳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基金业规范化管理的开始,截止1997年底,上市或联网上市的基金市值为8亿元,专业性的基金公司不足十家。1999年以改制上市的基金大都在这一阶段发起设立。该阶段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基金发展由下向上自发性较强,管理运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2、第二阶段(1997年一2001年)
该阶段以1997年11月4日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到2001年底,新发行的封闭式基金和由老基金扩募改组而成的基金总数达到了48只,加上2001年9月开始发行的三只开放式基金,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809亿人民币。该阶段的主管机关是中国证监会,基金的发行规模加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相关的法律环境逐步完善。
3、第三阶段(2002年以来)
2002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市场拉开了史无前例的扩容高潮,6只封闭式基金和14只开放式基金陆续推向市场,而且新发行的基金还在不断增加,基金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
二、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的特点
1、开放式基金成为今后基金发展的主体。在2002年有4只封闭式基金、14只开放式基金、另有两只扩募基金上市,开放式基金不仅在数量上,发行规模上占绝大多数,已经成立的十几只开放式基金筹集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420亿份,而同期封闭式基金规模仅接近120亿份。
2、新的品种不断出现。新的基金品种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开放式基金上,如债券基金,上证180指数型,优势企业型,债券与股票混合型等。基金银丰还成为首只“封闭转开放”的基金。
3、费率趋降,费率结构出现新的设计。各基金认购、申购、赎回的费率降低趋势明显。募集期间的最高认购费率,已从最初的1.5%降为现在较普遍的1%。其中,富国动态平衡基金与融通新蓝筹基金先后宣布,对超过1亿元以上的部分,免收认购费。基金成立后的申购费率从最初的1.5%一2.0%调整为1.5%,赎回费率也打破了均为0.5%的格局,很多基金设计了随持有时间的增加而剃减的赎回费率结构,华夏债券基金则推出了前端和后端申购费模式。
4、最低首次认购额与追加认购额的降低。为了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开放式基金的认购金额大幅降低,已从最初的1万元,降为目前较普通的1000元。如南方稳健成长型基金首次申购最低金额从1万元调整为5000元,追加申购最低金额为1000元。
5、销售渠道与促销力度在变化。基金的代销渠道已从当初的银行单一代销,发展为多家银行、多家券商共同代销的局面。而基金公司自己的直销力度也明显加大,对机构客户则采取了上门促销的方式。广告促销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并且大量采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三、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新特点的出现并不表明中国的基金业发生了质的飞跃,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热情并不高涨,基金在发行中受到明显的阻碍。
1、扩募基金认购冷清
从1999年至2002年,有20只老基金进行了扩募。从市场统计数据来看,公众持有人对老基金的扩募配售的兴趣趋淡,弃配率明显的上升,表明投资者对扩募基金并不看好。
2、封闭型基遭遇冷脸
2002年新发行的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科瑞)发行受阻,不得不延长认购时间,基金丰和与基金银丰在网上的认购额均未能达到计划数,这表明封闭式基金在发行认购时并不受投资者欢迎。
3、开放式基金发行规模不稳定,且面临赎回压力
开放式基金的首次发行募集额极不稳定,平均募资额下降5亿多元。到2002年年底,新发行基金平均募资额为33.64亿元,低于2001年的39.08亿元,开放式基金面临赎回压力,2001年发行的三只开放式基金出现了4.02亿元的净赎回额。而今年上半年已发行基金1436亿份,新发行基金平均募资额为47.87亿元,这与今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有很大关系。
四、基金扩容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发展的内部因素:基金业本身的不成熟
1、基金的成本收益不对称
作为投资者,买不买基金,取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回报是否可观。这一点无论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都一样,是任何一种投资品种存在的必要条件。而我国基金却存在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1)基金的业绩不佳。从已经公布的基金业绩看,54只封闭式基金中只有13只跑赢大盘,而且基金累计亏损超过15亿元,加上5亿多元的管理费,基金总资产累计减少超过20亿元。如此差的业绩,相信投资者对之不会动心;(2)管理费率过高。在基金业绩普遍表现不佳的同时,基金管理公司却可以获得稳定的高额管理费收入。现有的这种基金管理费提取制并没有很好地平衡好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之间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管理费收入是基金管理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目前,在市场上运营的60多只基金,大多数基金的管理费为1.5%。
2、基金风格差异不大
从基金的品种设计和品种创新角度分析,虽然目前的基金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成长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以及从投资目标上划分的国企大盘股基金、中小企业成长型基金等,但在多数时期内,基金投资人从公布的投资组合中很难明显地区分出这些不同种类基金的投资风格,更谈不上比较精确的风险收益特征值。因为新品种的出现并未改变各基金公司管理风格趋同的现象,销售方面则出现了银行硬性摊派,暗中补贴,以及行政干预非市场化发行方法,这些短期行为最多也只能造成基金在发行期,暂时热销的假象。
基金的委托代理问题
基金持有人通过契约的形式委托基金管理人将其资金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基金管理者就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证。
 (二)、发展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的不完善
证券市场不完善导致投资时系统性风险无法规避,这是制约基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原因。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证券品种少,缺乏避险工具
目前,证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是股票与债券。证券市场缺乏作空机制,当市场进入阶段性空头趋势时,开放式基金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将被迫面临大面积赎回甚至清盘的压力。
相关的证券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
不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安排的监管,不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裂与股份全流通这一根本性的制度问题,想借大力发展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稳定和激活市场并非治本之策。
3、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有待提高
基金的主要投资品种是股票,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业绩好坏。但是,上市公司将股市当作筹资的场所,却没有相应的给予投资者回报,中国股市实现的是资源的逆向配置。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普通下降的趋势,价值被高估在中国证券市场是屡见不鲜。
五、发展投资基金的对策
基金的发展需要基金所处的外围环境的不断完善,同时也需要解决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基金业发展所需的外围条件
基金业发展所需的外围条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增强证券市场有效性,相关投资工具和交易制度的推出和对基金业管制的放松。
 1、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在无效的证券市场中运作,投资基金面临的投资风险就相对更大,基金极有可能碰到类似于“银广厦”、“亿安科技”这样的地雷,严重的影响了基金的运作业绩,而且由于市场中有投资价值的公司非常有限,可供基金的选择空间较小,最终形成了投资风格的雷同,其次,市场的无效性使得指数化投资、风格化投资难以实现。市场的无效性使得指数的波动无法真实的反映市场的收益率和风险,基金的收益率失去了对比的坐标,更增加了基金跟踪指数的难度,还有可能导致基金为了跟踪指数而增加交易成本。这将影响到指数化投资,风格化投资的收益率,最终的结局是指数化、风格化的投资基金不能形成。可见,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公司的投资价值,加强对证券市场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行为的监管,增强市场的有效性。同时,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的解决,投资理念的转变,监管手段和水平的提高都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国基金扩容所需具备的前提。
投资工具和交易制度的完善
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投资基金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在预期到市场大涨或大跌时,基金无法大规模买入或减仓。尽快推出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或交易制度是降低基金运营风险的重要途径,目前可以考虑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卖空机制、做市商制度等,有必要选择其中的一些适时推出,为基金提供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对基金业管制的放松
就现实情况看,中国基金业的管制是相对严格的,以基金管理费用的设计为例,在海外证券市场的往往都是限定费率的最高上限,而国内的则实行的几乎是统一的固定比例,基金公司没有丝毫浮动的权利。具体来讲,放松管制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工作:(1)放宽基金业务的发展范围,给基金管理者在业务拓展方面拥有足够的空间,为基金产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将竞争机制引入基金业,最终形成百舸争流,大浪淘沙的局面,推动基金业蓬勃的发展;(2)适当降低基金业务的准入壁垒。无论是基金的市场准入者,还是基金所能投资的品种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应该为基金充分的竞争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我国基金处于起步阶段,必要的监管是基金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发展多元化资金管理模式
基金的发展方向在短期内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也要了解未来国内资产管理不是只有唯一的基金模式。目前,国内资产管理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公募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信托。由于私募基金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违规操作,损害投资人的利益等多种问题,所以《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删除了原有的私募基金的相关章节,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券商资产管理一直是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券商和投资者、上市公司之间存在较紧密的联系,这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便利。就公募基金而言,很明显是政策面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其发展的速度最快,空间也最广。信托法的出台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发展的速度也会较快。
(二)、解决基金业自身问题的途径
基金业自身的问题也制约着基金业发展的步伐。国内基金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丰富的基金产品创新、深入的基金需求挖掘、畅通的基金销售渠道、科学的治理结构是发展我国基金的必由之路。
 1、丰富的基金产品创新
基金发行不畅,表现出来的是投资者的有效需求不足,到2002年为止,我国只有61只基金,基金类型不上10种,投资者的认购热情自然不高。基金品种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以满足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为主的创新,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风险程度有别的品种。基金品种的差异化不仅需要体现在招募说明书上,其关键在运作中也需要按照设计的品种进行,最终形成真正的投资风格。(2)差异化的费用设计。由于费用最终都是投资者承担的成本,费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真正的收益水平。不同的基金品种意味着基金运作难度的差异,基金管理人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强度也存在差异。如指数基金的运作难度明显要低于积极的套利基金。不同投资额度,不同投资期限的投资者为基金所带来的价值量,基金管理人依据基金品种、投资额度、投资期限等方面的差异就基金管理费用、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进行科学的设计,真正平衡不同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利益。
畅通的基金销售渠道
目前,基金的代销渠道来看,大多数基金通过商业银行代理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和赎回,缺少销售网络的支持,从美国基金业的分销渠道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基金公司其核心的业务是产品开发和基金管理,客户服务、市场宣传、产品销售都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所以国内基金应该吸收国际成熟市场的做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三条分销渠道:银行、券商及其他经纪机构,以及依靠佣金生存的独立销售和咨询人员,以解决目前基金销售无法与投资者面对面的问题。基金超市也是未来销售基金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销售渠道。基金超市的最大优点是方便。它将众多的“基金家族”揽于一起销售,投资者只需一个账户,就可以投资众多的基金而无需联系每一只基金。在基金超市里,投资者可以从中得到众多的基金介绍、研究报告,得以了解各种基金的特点,从而增强购买基金的理性。另外,基金超市对投资者认购的限额要求较低。这样销售模式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便利,也可能为基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由于不同的销售渠道存在不同的特征,在理顺中国基金的发行与销售渠道时,应该把握不同的渠道特征,充分发挥渠道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的基金购买渠道形成的网络。
深入的基金需求挖掘
我国基金没有完整的发行与销售流程,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一片空白,尤其缺少对投资者需求分析的环节。对投资者进行需求分析,是基金明确市场定位,推出基金品种,顺利进入市场的基石。基金发行人应该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全面细致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投资者需求,再对基金发行的规模、品种和价格做出定位。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目前投资者的资料进行需求分析,其次,可以将此工作交由自己的营销伙伴来完成。如券商、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利用它们的网点优势进行投资者需求的采样。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是又十分关键,因此基金公司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客户信息部,建立客户信息平台。针对投资者的特征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设计出合理的基金品种是基金业大规模扩容的必由之路。
建立科学的基金治理结构
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过程中,基金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投资基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也是投资者对基金投资心存疑虑的主要原因,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则是基金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的基金治理结构能在最低的成本下实现投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建立科学的基金治理结构,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是基金业规范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科学设计基金管理费用、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市场竞争机制等多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基金治理结构,基金投资人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证券报》的各类公告
(2)《财经》2002年第16期第89页
(3)王国刚写的《中国基金业发展的政策选择》,来源《中国证券报》
(4)柳瑛写的《回顾中国基金业五年的历程》,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5)吴晓求写的《有关规则严重阻碍中国基金业发展》,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论文
上一篇: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 下一篇:金融监管中非现场监管的改进建议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基金业 发展 存在 问题 对策 思考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