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拓展
XCLW117645 浅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拓展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三、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内 容 摘 要
摘要: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拓展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的竞争除了传统业务的竞争外,中间业务将是各家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客观的、历史条件等因素限制,特别是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商业银行相比较,存在着很大差距。为此加快拓展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必须在拓展中间业务市场潜力,人才培养,规范管理,发展策略等方面要切实加快步伐,努力有所作为。本文总结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现在主流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措施。
浅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拓展
信用社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业务量、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业务得到开发和普及,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日益增多,服务功能日益扩大和完善,但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同业竞争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加快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一)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信用社同业竞争的需要
中间业务是一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既相互联系又迥然不同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道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主要是指收入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业务,通常被称为表外业务,如结算、代理、银行卡、信托、租赁等.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励。哪家银行能在更多的领域内和更大程度上快捷准确地解决客户的金融需要,客户就会主动和自愿地选择哪家银行,哪家银行就会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更多的业务和收入,哪家银行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否则,就会失去客户,业务就会相对萎缩。由此可见,要在竞争中争得主动,取得优势,就必须在加快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拓新业务,适时推出发展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新的服务手段,不断扩大信用社的业务领域和服务功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促使信用社盈利结构呈多元化发展
在中间业务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信用社纯收益主要来自存、贷款之间的利差。由于存贷利差过小,甚至倒挂,信用社某些传统业务,实际上是收不抵支的。固守传统的业务范围,很难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状况。出路是在继续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新业务的发展。某些新业务,信用卡业务等,盈利越来越大,其他新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不但能够扩大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还能够直接增加大量的非利息收入。目前,世界上一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很快,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达30%左右,有的已占一半以上,仍在提高。业务活动表外化、金融产品多元化、盈利综合化,已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当前,信用社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在存贷利差小和实现资产负债结构化难度很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效益兴社的目标,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必须把大力发展新业务放在重要位置。如开办信用卡业务、储蓄卡业务、信用证业务、代发工资、代收各种费用、代理保险业务、开展承兑汇票业务,开展各种理财业务,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均可吸收大量的低成本存款.大力发展上述新业务,是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这也是制约信用社改善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要在大力盘活存量贷款的同时,通过开拓新的资金运用渠道,开办新的贷款形式和贷款种类,如通过金融市场拆出,购买国债债券、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抵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定期存单和国债债券抵押贷款等,不仅可以实现资产多元化,还可以大大降低资产风险大。从而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收益多样化,提高收益效率!
(三)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的空间,各商业银行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增强竞争力和收益的重要途径.细读三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2007年上半年,快速增长的中间业务成了他们共同的亮点。工行方面,继2006年净手续费与佣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5%以后,2007年上半年,该行此项收入绝对额直逼去年全年,达到149亿元,同比增长89%;中行方面,实现非利息收入176.04亿元,同比增长19.9%;建行方面,上半年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6.60亿元,同比增加63.86亿元,增幅达101.79%。 2008年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平均增速则超过了200%。以各行公开中报数据横向比较其业务构成,除交通银行外,其余13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均超过其利息净收入增速。其中,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1.8%、280.6%、260.4%的同比增速排名前三。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该项收入增速同时也超过了该行利息收入增速一倍之多。,事实上其他商业银行利用其先进的电脑技术手段,在代理理财、代理保管、代理收付、代理清算等领域发展比较快,此类业务收入的比重在逐年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欧美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通常占整个收入的比重在20一65%之间,我国金融业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17%-1%之间。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 0.9 %,从中不难发现信用社已大大落后于国有商业务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相比,差距更大。随着外国金融业不断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竞争将是竞争的重点。为此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信用社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势在必行。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信用社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并形成了较小的规模,但与商业银行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农村信用社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但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17%。而信用社占总收入比重比国有商业更低,一般也只有0.9%左右, 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业务品种少、档次低 ,经营效益差 1. 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 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例如主要的中间业务是结算类、代发工资、代发社保劳保,代理保险,近几年才推出银行卡业务等产品简单雷同,缺乏对客户的吸引力,加剧了中间业务经营的压力。而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咨询业务、现金管理、风险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其他如信托租赁、信用证、各类担保、投资承诺、外汇买卖及金融衍生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业务未得到应有的开拓和涉及
2 .中间业务经营效益差 .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收入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的中间业务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如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代理收付款业务品种占收入的90%以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乃很低.加之各行各社不同程度地存在将中间业务作为揽存的一种手段,为客户提供无偿服务,致使业务收入滴漏,进一步加剧赢利水平低下的矛盾,造成信用社开办中间务积极性受挫。
3.业务品种少、档次低 ,高科技应用程度低。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信用社中间业务种类却寥寥几种,8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而各家商业银行相继加大了中间业务的科技投入,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信息通讯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的高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但信用社一方面出于对经营成本的考虑,高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如处于中间业务第一线的POS、ATM机在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基层网点数量较少,发生故障中断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业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品种难以胜任,在此情况下,高科技的作用难以发展,应用程度低下,目前仅限于电算化和电子化的初级阶段,部分资源严重浪费,给中间业务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由于农村信用社受传统金融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只注重发贷款,追求贷款利息收入多.尽量控制费用的开支就能盈利高,收益大,不注重发展和开拓中间业务,那时中间业务几乎为零,就是结算收益,且结算也不够畅通,为了与商业银行竞争代收代付也不收取费用,各社领导干部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对中间业务在短时间内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体业务的片面认识等造成各社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社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各社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 四)中间业务的经办人员素质低下
新兴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其开发研究与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既要懂得传统的银行业务知识,也要了解大量非银行业务知识例如当一名好的理财顾问,不但要求掌握有关银行、保险、外汇、证券、房地产、汽车、法律、投资、税务、电脑、投资策划、财务策划、退休计划、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大量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关和敏锐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金融式销售及团体式销售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信用社无论在专业人才,还是在技术装备和技术手段上,对中间业务发展支撑力度都不够。既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又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各社对员工的中间业务的培训力度与深度都明显不足,许多员工对中间业务品种不是很了解,业务操作不熟练,不少职工甚至对办理一些中间业务时或多或少产生了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上述因素都直接导致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基层社领导班子业绩考核机制无法激发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目前,信用社营业收入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上级社对下级社的考核主要还是以存贷款规模为主,辅以资产质量的指标考核,而中间业务发展的快慢与好坏,对基层社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影响不大,直接导致基层社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巨大潜力重视不足。
(六)收费难、收费标准难于执行
本来办理中间业务收取费用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由于受多年来的习惯影响,顾客普遍认为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不应该收费或是少收费才算合理,为了各商业银行在收费软勺束机制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费难"和"难收费"现 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之各行各社不同程度地存在将中间业务作为揽存的一种手段,代收水电费、诉讼费、代发工资、信息咨询、等基本上不收费。保险代理、银行卡业务等业务收费标准也远低于各商业银行和国际水平。
三、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中间业务发展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市场占比的考核导向
抓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推动作用。加大了中间业务在经营绩效考核办法中的考核比重,通过增加中间业务指标在各社和专业部门综合经营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在费用配置上加以倾斜,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激励力度,在经营费用上向中间业务完成好的信用社倾斜增强了各社、各部室对抓中间业务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各级管理人员抓中间业务收入的内在动力、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转变经营战略、注重效益原则、树立成本意识
各社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是各社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的需要,是面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的需要,是参与竞争的需要,是优化结构、大幅增长业务收入的需要。因此,各级社与广大员工要切实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方位和全新的认识,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战略思想,尽快实现银行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而不仅仅将其作为竞争客户、吸收稳定存款的一种手段。使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同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坚持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多从整体效益考虑,切忌贪大求全,重数量,走形式,轻结果,影响中间业务的推广。
(三)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适时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
(四)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重视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中间业务品种的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复合性、综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的能力。因此,应注意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各社还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五)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加快电子化建设
应把有限的财务集中于电子化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提高经营的水平与效率。 加快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创新网上银行业务,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电子转帐、支付、清算系统,提高汇兑、结算等业务的服务效率,巩固已有的市场
(六)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
正确引导广大客户对银行合法收取手续费的认识。通过对产品的细分,价格的纠正,合理的定价和宣传、营销,达到吸引顾客、让顾客认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中国金融世家网》银行中间业务开始“挑大梁”
2.银行业全面开放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张汉飞。2007.02 3.《上海证券报》银行转型初见效中间业务增速超200%
4.《金融时报》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增长急催经营机制转型。07-09-0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及..
下一篇
: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与对策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农村
信用社
中间业务
拓展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