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XCLW123004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概述2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基本特征2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2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3
三、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3
(一)传统理财目标3
(二)现代理财目标6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6
内 容 摘 要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我们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分析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和特征入手,对当前我国存在的传统理财目标和现代理财目标进行评价,提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为企业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目标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是财务运行的驱动力。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为了完善财务管理的理论,有效的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必须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认真研究,因为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向导,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如何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更准确、更具操作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基本特征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1、导向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理财目标的作用首先就在于为各种管理者指明方向、树立目标,使企业按照既定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运作。
2、激励作用。目标是激励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企业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当内部各级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利益一致,企业的发展才有可能,企业在竞争中才会更显活力。
3、凝聚作用。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企业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模具表。企业目标明确,能充分体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现身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4、考核作用。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评价企业职工工作的好坏,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以明确的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就能按职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进行评价。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
1、 稳定性 。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深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是渐进的,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产生质变;人们的认识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也需要有一个达成共识、为人所普遍接受的过程。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人们对客观规律性的一种概括,总的说来是相对稳定的
2、 可操作性 。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财务管理目标是实行财务目标管理的前提,它要能够起到组织动员的作用,要能够据以制定经济指标并进行分解,实现职工的自我控制,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这样,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说来包括:可以计量。可以追溯。可以控制。
3、 层次性 。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这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各种各样的理财目标构成了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反映着各个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财务管理目标其所以有层次性,是由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相互关系上的层次性决定的
三、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6种: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率最大化、产值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一)传统理财目标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收入和全部费用的差额。它是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种投入与产出的对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多表示企业增加的财富多,假定企业的预期收益确定,财务管理将朝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行事。
(1)利润最大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它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
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③利润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2)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同时具有如下缺点:
①没有考虑利润的货币时间价值;
②没有考虑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企业间比较难以进行;
③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大小的关系,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
④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导致财务决策者的短期行为,只为实现当前的最大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资本利润率对大话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税后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数的比值。资本利润率和每股利润反映了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得收益情况。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投入产出关系,比较、分析不同资本规模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盈利水平,财务管理将朝着企业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的方向行事
把企业实现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既能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又有效地克服了利润最大化不能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企业间比较的缺点。
然而,以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一样也具有自身的缺点:
①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②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③无法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产值最大化
产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将总产值作为公司生产运作的总要任务,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则是完成公司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产值最大化只要体现在有计划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领导的调配、职位的升迁以及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都是由完成之前所指定的产值程度来决定的。这样就决定了企业必然把总产值做为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随着我过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自主权大幅度扩大,产值最大化的优缺点也越来越明显。
(1)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够较快的完成企业或者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②产值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壮大和扩张。
(2)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只讲产值,不将效益,一些新增项目产值往往小于成本,造成公司亏损,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公司的利润。但是能增加公司的总产值,企业仍然愿意增加投入导致企业过大的亏损。
②只讲数量,不重质量,忽略了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点。因此一些企业出现了只重视眼睛的利益,而忽略了长久的发展。无视质量的生产,因为高质量的生产务必会影响到产量从而降低总产值。这些都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增加了障碍。
③只抓生产,不注重销售。在总产值目标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只注重产值却忽视了产品是否能销售出去,因此企业通常会出现:“工业报喜,商业报忧”。也就是说公司生产总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产品仍然积压在企业内部,没有让产品进入到市场上去,也回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减少,为公司的发展造成很多不便。
④只注重投入,而忽视了挖掘企业本身的潜力。只要表现在企业只注重新的投入,进行整体上的扩大生产,而不重视企业旧的东西所具备的潜力。
4、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指借助于财务上的合理管理于经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所有者也就是股东和经营者一种委托授权的关系。经营这应该更大限度的为股东谋求更多利润。而股东的目的就是最求价值最大化。在如今这种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拥有一定股票的股东有股票价值来决定,当股票价格达到某种高度的时候,股东的利益也就达到了一种高度。因此股东利润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股票的价格,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比,股东利益最大化具有利润最大化无可比拟的优点。
(1)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考虑到了时间和某些风险因素。因为股票的价格是企业现在和未来价值的体现。
②股东财富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克服了企业最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因为股票价格的高低不仅受目前利润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③股东利益最大化更明了,因为股票价格更容易从股票市场上取得,而有利于企业进行考核和评价。
(2)同时其也存在一些缺点,表现为下面几点:
①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没有过多的或者直接的有利因素。非上市公司也很难采用这一管理目标。因此它限制了使用范围。
②它只强调了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如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人的利益。也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对企业长期发展也有不利的一面。股票价格中有一些当局者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外部环境影响和限制经营活动和一般水平以及股票市场的状况等。将不可控制因素加入到财务管理中来是不合理的。
③对于法人股东来讲,其持股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追求其价格的最高,如为了控制被投资公司的生产活动等,因而其对股价的敏感程度不及个人股东,对股票价格最大化没有足够的兴趣。
(二)现代理财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本身值多少钱。企业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但它可以买卖,,买卖时通过市场评价其价值,其价值主要取决于企业将来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向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这些财富是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因此,投资者希望企业的全部资产的价值不断增加,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市场价值。企业资产价值增多,生产能力加大,企业将拥有持久的盈利能力和低于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实践证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必要的、合理的,它考虑了货币的实践价值和风险因素。这种观点认为:应当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考虑货币的实践价值和风险报酬,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企业的财富,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1)其主要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等等,符合财务管理的实质。
②企业价值大化能有效的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企业的价值更多的受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影响。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肢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
⑵.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问题所在:
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2、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此观点认为: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集合体,财务管理是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目标应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理财目标,这就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但此观点也有明显的缺点:
⑴企业在特定的经营时期,几乎不可能使用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协调化。
⑵所设计的计量指标中销售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的经营指标,已超出了财务管理自身的范畴。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如前所述,对于财务目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企业目标的选择。对于企业本质认识的不同,企业目标确定的不同,其所采纳的财务管理的目也就不同。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缺一不可。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企业财务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某一集团利益可能会占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利益于不顾。然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具有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相一致,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的长期性、考虑风险及货币时间价值的风险性和时间性等特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将其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其合理性: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在这方面的缺陷,也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际操作性。对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将预期的收益以一定的实践为起点,并按照一定的口径进行折现,而且各期收益的多少也要按照可以实现的概率计算。这种评价方法,既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又考虑了风险问题。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实践越近,概率越高,企业价值就越大。
2、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着眼于企业长远的获利能力,并以此为标准对各种财务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凡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方案都是可选方案,其中获利能力最大的为最优方案。因此,这一目标有利于企业注重对提高未来获利能力的资金投入,避免单纯追求近期利益的短期经营行为。该目标实质上也是荣企业的角度出发,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体现了传统理财目标的思想。
3、它考虑到了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有利于兼顾企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个利益集团的支持和协助,投资者、债权人、企业职工和政府部门等都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企业失去与这些利益集团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因此,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某一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还应兼顾各方利益,企业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不能忽视相关利益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及多元化。
4、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想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也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产权实现明晰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股东对经营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产权的归属主体并由此而带来的收益的享有权与承担风险和责任对称性,要求企业的各个利益主体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会使企业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达到各自利益的均衡。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促使企业在生命周期内追求价值的持续增长,具有长期性、可持续发展性。
综上所述,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目标,不仅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而且能促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克服企业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企业价值最大化扩大了考虑问题的范围,它是以市场认可的企业价值为追求的目标,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协调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方利益关系,更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比利润最大化目标、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更加客观和全面。
参 考 文 献
吕宝军、张远录主编《财务管理》2006年10月第1版
赵自强、于国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当代财经》2001年8月刊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2期
《经济师》2008年第9期
程干祥.企业理财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2001,(20).
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J].财会月刊,2000,(2).
杨超.何进日.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J].财会月刊,2001,(8).
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及其意义》[D] . 1937.
端木青.《财务管理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高二华, 刘希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新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4).
钟新桥、刘荣英、杨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汤谷良、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邵天营、陈复昌.《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下一篇
:
浅谈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企业
财务
管理目标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