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同类型存款保险基金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有基金的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要比没有基金的大。同样地,与事后收费相比,事前建立基金存在很多优势,但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基金完全由政府出资的道德风险最大,其次是政府与银行共同出资,完全由银行出资的道德风险最小。此外,存款保险的保费以风险调整的方式收取(即风险大的银行收取的保费高)比采取统一比率方式更能降低银行过度冒险。
4、存款保险的管理方式与成员加入方式不同也是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对存款保险体系的管理可由银行自己来进行,或者完全由政府管理,或者银行与政府共同管理。将这三种方式综合在一起分析,将对银行体系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如果分别加以分析,只有完全由政府管理的方式显著对银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很显然,银行参与管理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从自愿加入还是强制加入存款保险体系来看,强制加入降低了银行的逆向选择,使存款保险对银行体系不稳定的影响低于自愿加入。
5、制度监管环境影响存款保险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必须指出,世界各国之所以整体上出现了存款保险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似非而是”的结论,是因为这里的“整体上”抽象掉了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银行监管。银行监管一般与制度环境直接相关,与不良的高度环境相比,良好的制度环境中的银行监管要审慎得多。制度环境越健全,银行监管越审慎,存款保险越有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至少不会增加其不稳定性,也就是说良好的制度监管环境在抑制存款保险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一: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国家 建立时间 保险范围 是否包括外币存款 是否包括银行间存款 基金来源 基金管理 费率水平
阿根廷 1979&1995 20,000US$ 是 n.a. 联合 联合 存款的0.18-.72%
奥地立 1979 260,000ATS 否 否 银行 银行
比利时 1985 15,000ECU 否 否 银行 联合 存款的.02%
加拿大 1967 60,000Can.$ 否 否 联合 政府 保险的存款0.16%
智利 1986 存款的75% n.a. n.a. 政府 政府
丹麦 1988 300,000DKR 是 否 银行 政府 短期债务的0.09%,其他0.15%
芬兰 1969 150,000FIM n.a. 否 联合 银行 保险的存款0.05%-0.3%
法国 1980 400,000fr 否 否 银行 银行
德国 1966 银行权益资本的30% 是 否 银行 银行 存款的0.03%
匈牙利 1993 1,000,000Ft 是 否 银行 政府 存款的0.2%
意大利 1987 2亿ITL的全部,其余8亿ITL的80% 否 n.a. 银行 银行
日本 1971 全部(2001.3前) 是 是 联合 联合 保险的存款0.084%
韩国 1996 20,000,000韩元 n.a. n.a. 联合 联合 保险的存款0.02%
墨西哥 1986 全部 是 n.a. 银行 政府 保险的债务0.3%
荷兰 1979 20,000ECU 是 否 n.a. 联合 n.a.
挪威 1961 2000000NoK 是 n.a. 联合 联合 资产的0.015%
菲利宾 1963 100,000P 是 否 联合 联合 存款的0.2%
瑞典 1996 250,000SeK n.a. 否 银行 n.a. 存款的0.25%
瑞士 1984 30,000SwF n.a. n.a. 联合 政府
英国 1982 20,000英镑的75% 否 否 联合 政府 最高0.3%
美国 1934 100,000$ 是 是 联合 政府 0.24%
资料来源: Demirguc-Kunt,Asli & Huizinga, Harry 1999
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大量研究证实明确型存款保险削弱市场纪律,进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是否存在明确型存款保险与银行危机概率高度相关,而不同特征的存款保险制度留给市场纪律作用的空间也不同。市场纪律可以表示为利率对三种风险因子(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的弹性之和。明确型存保制下银行利率对风险因素不敏感,尤其对流动性因素不敏感,因此削弱市场纪律。(1)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存款保险使存款人感觉存款更安全,因此倾向于降低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基于13个OECD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明确型存保减少0.25%存款利率。更大样本(38个样本国)的分析表明,不同特征的明确型存保将减少平均存款利率0.46-0.67%( Demirguc-Kunt & Huizinga ,1999)。(2)对存款增长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濒于破产的银行有可能采取高风险的增长战略以克服困难,即高利息吸引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监管当局有可能迫使有风险的银行减少资产(即一定的注册资本条件下减少存款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样就不会有明显的存款增长。然而有证据显示银行存款在人均GDP低的国家下降更多,这反映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安全网总体上不如高收入国家广泛和有效。
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世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效果在整体上的表现是其实施成本大于收益,这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甚至是严重的缺陷,例如提供全面、广泛的保险,统一比率收取保费,自愿加入,完全由政府出资和管理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市场化)进程过快,银行监管非常不完善,放大了存款保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制度改进和加强银行监管来提高存款保险收益的潜力相当大。
(二)存款保险对金融稳定性和金融发展的影响
ROBERT Cull等于2000年对存款保险与金融稳定性(包括金融活动、银行部门稳定性与反映在实体部门表现即增长的资源配置质量)和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提供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在监管松懈的环境中导致了金融波动;而在以法制质量指标表示的稳健监管环境中,则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理想效果。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稳健的监管制度相配套,否则只会加剧波动性的阻碍金融发展。
Cull等将存款保险的设计特征分为宽泛类和进入障碍类两类来进行研究。宽泛类包括在银行经营失败时决定存款人获得多少补偿的特征,以及决定补偿可信度的特征。这类特征有6组变量:人均保额;外汇存款是否受到保险;银行同业存款是否受到保险;存款保险基金资源来自于银行还是政府,或者两者的结合;保险制度由政府管理,还是非官方管理,还是联合管理;是否存在共同保险。
进入障碍类指银行为保险体系成员的要求,包括:自愿还是强制;事前设立基金还是事后征缴;成员银行的年保险费支付(为被保险存款的百分比);保费支付是否经风险调整。分析结果显示:
1、存款保险制度提供的保险越宽泛或越可信,所导致的金融部门的波动性(用私人部门信贷或流动负债表示)越大。相对来说,稳健的监管环境(用法律指数表示)能够缓和与宽泛的存款保险相关的波动性;那些法律指数最高(5分或6分)的国家即使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宽泛的保险也只发生很小的甚至根本不存在金融波动性。他们认为,所选择的样本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满足法律指数最高这一标准。
对于进入障碍类特征,无论监管质量如何,对成员银行所施加的进入障碍均不会对随后发生的金融波动性产生大的影响。如果将存款保险的宽泛性和进入障碍特征结合起来分析,则一个国家如果采取宽泛的存款保险方案,就不能将降低金融波动性的希望寄于对成员银行的仔细挑选上。监管质量可能有助于限制与存款保险相关的波动性,但控制银行获得存款保险的特定规则似乎不起作用。此外,进入障碍、特别是经风险调整的保费无效性可能来自于时间不一致性,即保费考虑到了当时风险,但一旦这一保费支付后,银行就不再有降低资产组合风险的激励。
2、宽泛的存款保险对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前提是具备适当的监管措施。Cull等还对存款保险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评估了与存款保险相关的波动性增加是否加速长期金融发展。评估结果赤示,存款人觉得相对安全、较为宽泛的存款保险制度所造成的波动性会延缓长期金融发展,而稳健的监管环境可以适当地替代存款人监督银行的功能。因为这里正的估计系数确实意味着,有良好法制传统的国家在引入宽泛的存款保险之后会经历较高的长期金融发展。将更多的储蓄导入金融体系,宽泛的存款保险对金融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其前提是具备适当 的监管措施。而大多数国家目前都缺乏这一安全措施。
3、存款保险对私人信贷增长和流动负债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除了法制传统最薄弱的国家(法律指数为0)外的其他国家,在引入存款保险以后流动负债埋头长得更为迅速。与之相对照,只有那些法律指数为5或6的国家,宽泛的存款保险才伴随着较高的私人信贷增长。这两个结果表明,宽泛的存款保险所产生的影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方表现不同。除了环境最混乱的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宽泛特征会使更多人将资金存入银行,但只有有稳健制度结构的国家的私人部门存款和信贷同时增加。对于制度脆弱但未达到恶劣程度的国家,存款保险所吸引的额外资金的中介效率并不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