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三)

    (2)行政化风险分类影响因素

    这种因素的影响在国有商业银行尤为突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多层次委托—代理经营制,即国家向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授权,总行又向分行授权,分行再向其分支机构转授权,如此形成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市场经济产权关系的要求,委托—代理之间应是不同法人主体的平等关系,而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这样真正维系隶属于同一法人主体的委托—代理双方之间关系的只能是行政手段,如此,必然导致内部产权关系行政化。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的经营目标,虽然也讲利润最大化,但实际上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为目的的。换一个角度来讲,上边需要多少的不良贷款,下边就可以是多少,尤其在核呆核损或绩效考核时,这种“行政化”的威力更为突出。

    3、企业自身的问题

    贷款是联系银企之间的纽带,二者对不良贷款的形成都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不良贷款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银行贷款的发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本身就具有风险性。但也有一部分不良贷款是由于企业恶意逃废债所形成,主要方式为:以不规范破产认定抵押权无效;或完全不符合破产条件而强行破产逃债;或高值低估,压价出售;或隐匿资产、资金;或在事先不提示债权人的情况下提前处理抵押资产等。逃废债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社会信用文化的缺失。

    我国信用文化的缺失,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首先,我国是基于血缘和亲情的传统信用观。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是一种“差序结构”: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和姻缘关系为纽带,逐步外推形成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相应的信用程度。这种基于血缘、亲情的传统信用观念阻碍了信用活动的拓展和发展。其次,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淡化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在那个年代下,由于几乎没有信用活动,人们自然不会也没有必要有强烈的信用意识。再次,政府的失信现象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造成冲击。随着权利的下放,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的需要,不考虑当地的财政承受能力,向银行贷款、向百姓集资,大搞政绩工程。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极大冲击了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种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现实生活的影响,使部分人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潜在意识:银行的钱是国家的,不贷也给别人用了,不拿白不拿。从这一点上就能很好地解释企业恶意逃废债的动机了。

    4、地方政府的干预

    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更为突出。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来实现的。由于委托者国家缺位,所以只能由政府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委托,而政府部门在委托经营权的过程中,常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给予不正常的干预,使国有商业银行蜕变为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导致严重的政企不分。尽管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的代表,享有出资人的一切权利,可以凭借出资人的身份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干预,但问题是政府部门为了追求政绩,不仅会滥用出资人的权利,而且往往动用自己拥有的行政管理权,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号施令”,此时,银行不得已而为之,从而,地方政府严重侵犯了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使国家资产以另一种渠道流失了。

    四、化解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

     指出问题的原因并不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若只是以“问题导向”的逻辑来解决问题,效果不会很好。因此,化解和防范不良贷款不应只停留在目标之上,应有切实的方法和措施。

    (一)内部措施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先进的信贷文化

    “科学的发展观”是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一,它所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银行要发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一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是其获得利润的主要业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首要的一条便是建立先进的信贷文化,这样才能从内部增强生存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摆脱不良贷款的困扰。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以德治行,育人为先。任何内控制度都不能面面俱到,银行管理者应思考如何逐渐在银行内部形成道德约束力。信贷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道德的回归。“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银行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种精神是健康信贷文化的培养土壤,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用。

    (2)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市场的规范运行,经济的波动性将会更具有预测性,因而对信贷风险的早期预测是可以逐步做到的。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贷前认真调查,不放过任何疑点和风险点;贷后及时跟踪,敏锐发觉客户经营质态变化的基础上。所以,没有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无法从主观上解决人为的,或者是工作不到位而形成的银行损失。责任追究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执行力度,这是防止贷款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

    (3)全面推行“五级分类法”。在“一逾两呆”贷款分类法的引导下,许多银行忽略了对虽未到期但却已经产生内在风险的贷款管理;引导了银行过分强调抵押和保证的作用,关注次要还款来源而忽视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这是一种扭曲的信贷文化,作为一家长期经营运行的企业,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现金流。银行在贷款的审查时,要真正按照五级分类的相关要求,重点考虑借款人的长期现金流状况,而不是抵押物、厂房、设备等,这才应是现代银行最重要的信贷准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相关论文
上一篇: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下一篇:当前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商业 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