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对策(二)

 

    单位:亿元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不良贷款金额 2951.96 3518.96 4216.34 5173.94 6488.24 7849.92 9486.9

    (资料来源:《防范不良信贷资产的法律机制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3月)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约有2万亿元(国际判断为3.2万亿元),其中逾期占67%,呆滞占20%-27%,要核销的呆帐占7%-13%。

    由此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银行业隐含着巨大的风险。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相应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该说,我国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到2001年9月底,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的1.4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才处理了930.8亿元,还不到总额的10%。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本剥离完毕,真正棘手的清理、重组不良贷款工作就要开始。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经验教训外,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特殊性。因为这些经验能否对中国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的国情。中国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特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不良贷款自身的特殊性和外部宏观环境的特殊性。

    1.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特殊性体现在:

    (1)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

    (2)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还有国家政策调整及法律法规变化的影响等等。

    (3)银企关系特殊。在国外,银行和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银企关系分明。而在我国,由于银行和企业都是国有的,银企关系模糊。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企的债务问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4)不良贷款类型特殊。在国外,银行不良贷款大多表现为房地产贷款或股票等资产,而在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是信用贷款。

    2.与银行不良贷款处理成功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外部宏观环境也存在着欠缺;

    (1)我国财政基础薄弱,国家财政收入(包括地方政府)仅占GDP的11%,而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不算各州政府)为GDP的20%,日本为54%,韩国为23%。这意味着在清理不良贷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中,我国财政只能解决一部分。

    (2)目前,中国的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银行和企业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健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所以在不良贷款清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3)法律法规不完善。所以要快速而有效地界定债权债务关系,迅速清理坏帐,做到有法可依,还有一定的难度。[10]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造成的影响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而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因此,存在不良贷款几乎是所有商业银行的共同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贷款过多。

    (一) 银行不良贷款存在的后果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不尽快加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利于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不良贷款过多,许多贷款不能收回或不能按期收回,就有无法支付到期存款、发生存款支付危机的可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在存款支付没有发生问题,是因为有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信誉,国有银行有国家作为其强大后盾,能吸收到大量新的存款,可以利用新存款支付老存款。万一情况发生变化,某家银行的新存款减少,老存款的支付就可能出现困难。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则我国银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就可能出现动荡。

    2、 助长企业相互拖欠货款,使社会信用恶化

     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和国有企业拖欠国有银行贷款,是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两种主要表现,而且它们的根源是相通的、互为因果的。企业相互拖欠,销货企业不能及时收回销货款、归还到期银行贷款,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增加。反过来,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即接受了被拖欠货款企业转嫁过来的损失,减轻对企业催收货款的促进和推动力度,就等于放纵和助长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因此,只有采取坚决措施解决企业拖欠银行贷款问题,才能促进和推动企业之间尽快清理货款拖欠,使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改善。

    3、 使银行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行股份制,已实行股份制并具备上市条件的其他商业银行逐步实行股票上市。实行股份制和股票上市,需要增加透明度,公开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达到有关标准。如果不能把不良贷款降下来,就达不到上市标准,就不可能上市,即使上市了,股票的出售也将成为问题。这就会延滞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损害经济和银行业务的发展。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信贷支持。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则银行不仅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而且不敢放手发放信贷,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对银行业务的发展危害更大。一些国有企业信用状况不好,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不守信用,而对外国银行和企业一般是守信用的。我国银行同外国银行的竞争激化后,外国银行必然千方百计地同我国银行争夺业务。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国有银行同国有企业的借贷关系,彻底消除企业随意拖欠国有银行贷款的现象,则我国银行不仅要背负已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而且还要比外国银行更多地考虑放款能否收回的问题,从而不敢大胆发放贷款、放手开展业务,这必然会使国有银行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2]

    (二)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意义

     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目前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使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无法确切估计不良贷款的影响,影响到政策的可靠性,同时由于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贷款,在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时,效果也很难保证。通过处置不良贷款,银行的实际状况会被政策制定部门所了解,制定政策时有的放矢,执行的过程中也更加能够保证效果。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贷款是我国金融业的潜在隐患。处理不当,将有转化为经济危险的危险。近些年来,由于不良贷款巨增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在日本、北欧、印尼和韩国等许多国家频频发生。给所在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妥善处理好我国银行业目前存有的不良贷款,将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银行的支付能力、增强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从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3、 改善企业经营结构,增强国有企业竞争能力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对国有企业的大量不良贷款。国有企业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经营状况普遍不好。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经过经营上的调整有希望扭转经营被动的状况。[3]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下一篇:关于产品价格战利弊之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商业 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