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XCLW120998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3
1.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3
1.2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3
1.3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4
二、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
2.1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5
2.2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因素…………………………………………………7
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8
3.1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学政策,提高思想觉悟…………8
3.2完善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9
3.3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9
3.4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9
四.总结………………………………………………………………………………9
参考文献……………………………………………………………………………10
内 容 摘 要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观以及由此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会计道德与会计行为密切相关,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是对每个
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会计行业也存在着很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怎样来加强和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现在主要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规范 意识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当今随着经济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重视,但是,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通过科学的会计信息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外,改善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1会计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道德是从事着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各行各业为着自身的发展均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以反映不同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和职业传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
1.2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1.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 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帐、算帐、报帐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3. 依法办事。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4. 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 搞好服务。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会计工作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因此,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 保守秘密。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
1.3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重塑会计公信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督促检查和行业自律,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会计人员俗称“账房先生”,这只是表面现象,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行为端庄、生活严谨的作风,讲求实效、雷厉风行的作风,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作风,平易近人、以诚待人的作风。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现实生活中,诸多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二、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 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会计职业人员缺乏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职业习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模糊;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信念和责任感,不讲会计职业良心。因而,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经常为他人所左右,不能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导致经常以牺牲国家及社会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的现象大行其道。
据2000年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当会计人员本着客观公正精神、坚持原则处理会计事务,同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作好“技术处理”以便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遇到这种情形时,居然有占83.13%的会计人员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检查,这等于是有83.13%的会计人员舍弃了会计职业道德原则。此外,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配合做假的占38%,这说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品质严重缺乏。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调查中显示,占88.8%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失真没有主观故意。难怪会计人员时有无奈之感,甚至有被“逼良为娼”之慨,这也说明了会计人员职业品德不高与会计职业行为领导人员施加的“压力”密切相关。实际上会计职业行为领导人丧失会计职业道德比普通会计人员丧失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更为严重。
2. 会计职业纪律松驰,法制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职业行为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缺少会计职业纪律观念,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经常在权势关、金钱关和人情关打败仗,不坚持原则,不讲原则,强调给领导“面子”,强调给本单位“面子”、强调给朋友“面子”;有的更是信奉“领导一句话,胜过一部法”,唯领导意图是从,以至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会计事务处理上,无视法纪,不顾国家的会计政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慷公家之概,不遵守有关财经制度,怕得罪人,当老好人。会计职业纪律松弛,若遇会计职业行为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则更为严重。总之,不讲原则讲“面子”;不讲政策讲“对策”,是这种表现形式的通俗说法。
3. 会计职业技能较差,胜任能力不够
现实中一些会计职业行为个体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濒于应付各种事务。他们平时不注意专业学习和培训,忽视职业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业务知识贫乏或老化,对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会计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一旦业务上遇到新问题或上级检查,由于自身缺乏对业务判断和分析处理能力,而只得唯领导是从,把精力花在想歪点子上,或请人“技术处理”。更有甚者,明知自身专业技能对于特定的业务有所不及,却依然承接、照做不误,结果不仅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更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讳背。如此会计职业技能,何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笔者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上面也已提及,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主体具有整体性,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会计人员(会计职业行为个体人员),还应包括会计职业行为领导人员及会计职业行为相关人员,乃至整个职业界。即使是会计人员,其道德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公众的道德,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不能把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主体一味的强由加给会计人员.这样,既不客观、也不合理,不利于会计职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很少有会计人员愿意道德失范,但很多企业要求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做事,虽然范围不同、程度不一。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并不都是会计 人员所为,会计人员并不是社会上最不道德的人。
2.2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因素
1.会计人员就业压力大,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诚信品质
我国1000多万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对会计职业道德知之甚少,有关调查显示“有29.73%的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认为不存在和不知在哪规定”,这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比较落后不无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遵循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只有一些零星的规定,散布于有关的会计法规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是造成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又一主要原因,只注重业务能力、忽视道德素质培养的会计教育体制亟待改革。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应该是一个合格会计人员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
2.单位内部控制不严谨,稽核制度不完善,单位负责人素质低
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目前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追求业绩或政绩,为了实现本单位利益的极大化,不惜牺牲社会利益,指示或强迫会计人员造假,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假帐,否则会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甚至丢了饭碗,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
3.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惩罚力度不够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但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
三. 培养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3.1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学政策,提高思想觉悟
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会计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以新的《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会计人员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3.2完善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
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信。
3.3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得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要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3.4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确立了单位领导者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制度,因此,在单位相应的管理制度方面应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有违法行为,作为考核各层领导者业绩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会计信息质量一票否决制。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与会计人员的本身素质有关,而且还深深的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玉芳,李兆华; 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 北方经贸; 2001年02期; 18-19
2.单月华; 谈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02期; 148-149
3.田世全;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J];山西财税; 1997年10期; 12-13
4.曾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经济学出版社;2008
5.董筱锋;浅谈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国工会财会;1998(08)
6.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于增彪;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研究;2003(10)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
下一篇
:
浅析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浅析
会计
职业道德
论文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