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有关问题的思考
XCLW121101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内容摘要…………………………………………………………………2页
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3-4页
三、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7页
四、对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对策及建议…………………………………7-9页
五、总结………………………………………………………………………9页
六、参考文献…………………………………………………………………10页
内 容 摘 要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推进会计改革,规范会计秩序,以适应支出管理的需要。它的建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集中核算 监控 问题 对策 建议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有关问题的思考
——红河州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尝试
李贵书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推进会计体制改革,规范会计工作秩序,适应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党中央的倡导下纷纷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我州也不例外,十三市县相距都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它与政府采购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等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会计核算中心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它的建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有关问题结合本州实际谈一点个人肤浅认识,供同仁们探讨。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会计分散核算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册、账外设账、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甚至贪污贿赂、侵吞公款;一些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不正确履行职责,为违纪违法行为提供方便,有的甚至与单位领导人串通一气,通谋作案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源头之一。为此,财政部、监察部为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00年提出了试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和第二次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及有政府授权收费和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为重点,坚持稳步推进、逐步规范、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不改变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的情况下,取消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由财政部门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支付结算,统一发放工资,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和统一财务公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建立公共财政的需要;是国库集中收付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构筑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深层次的重大改革。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1、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防止财政资金沉淀在一些部门而使用效益不高。
(2)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仅红河州州级会计核算中心,至2003年4月末,中心统一管理调度的核算单位的财政资金存款余额达到5700万元,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3)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资金结算的快捷、方便。
2、有利于强化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1)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原账户一律取消,其资金使用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为现在的“阳光作业”,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切断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有效防止了挪用财政资金、铺张浪费等现象的发生,这对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2) 以红河州州级会计核算中心为例,自从核算中心启动以来,成功地将财政全额拨款的82个一级会计核算单位全部纳入集中核算,共清理撤销单位银行账户264个,统一开设集中账户20个,清理更正不规范资金2500万元,拒付不合法合规资金543万元。
(3)真正从源头上把好了资金的出口关,为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发挥了较好的监督、保障、服务作用。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决策服务意识。
(1)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调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
(2)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3)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4)以便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部门、各核算单位政务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宏观决策参考依据。
有利于政府机构改革,减少经费支出。
(1)从红河州州级会计核算中心看,定编25人,现有21人,承担了原来各单位分散核算时140多个单位会计、出纳人员所负责的会计工作。
(2)按红河州州级机关每一个工作人员经费支出2万元计算,每年将减少财政支出240多万元,不仅压缩了财政供养人员,节约了经费开支,而且推进了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干部队伍。同时,各行政事业单位从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工作,从全局角度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计划。
二、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现状
(1)近年来,针对财政预算管理上存在着财政性资金收支管理不善、政府财政功能弱化等方面的问题,各地财政都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以红河州为例,在收入管理上,取消了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户,实行集中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对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支出管理方面,实行经常性经费"定额包干,超支不补,节约归己"的管理办法,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和统发工资的办法等,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为红河州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截止2003年4月底,红河州1286个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已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678个,今年新计划纳入单位421个,本年内红河州会计集中核算单位数将达到1099个,覆盖率为87%。
(2)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是实行“一个建立、一个公开、两个集中、三个不变、三个统一”,既组建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中心对核算单位财务公开,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进行会计档案管理;坚持核算单位会计主体不变,财务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实现统一开户,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在核算和监督方式上完成“三个结合”既计算机管理与财政业务管理相结合;会计监督与财政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在工作效果上达到“三个提高”、“两个强化和两个促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单位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减少了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了财政资金监管,促进资金效益发挥,强化了反腐败抓源治本工作,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从红河州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运行情况看,红河州各“中心”日均处理单位报销原始凭证已达到10120份,登录记账凭证927张;“中心”管理的财政资金日平均流量为814.46万元;仅今年,杜绝不规范报销凭证3426份,涉及金额2551.42万元。整个实施过程按照“政府负责,财政操作,部门配合,纪委、审计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了此项改革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理财机制、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编报等都没有改变,但是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管理权移至核算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束了单位的支出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在问题有以下几个:
(1)预算管理尚待规范,部门预算尚未到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实现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单位的收支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预算监督机制也很不健全,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还相当薄弱,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相当突出。因此,集中统一核算有赖于预算编制的相应改革,也就是说预算要细编,实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要细化到每个部门及每个项目,核算中心就有可能根据细编的预算指标办理各项资金支付。
(2)经费开支缺乏可行的、统一的标准。实行集中核算,虽然预算单位对资金支配权不变,各财务审批事项由单位负责人最终负责,但是资金支付权移至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否则,核算中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困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巧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的配套机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资金的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监控,同时也能对政府采购进行源头控制,有效杜绝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现象。但由于目前政府采购所涉及的范围太窄、规模小,主要是对专控商品实行了政府采购,而且缺乏规范管理,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相当的随意性,许多单位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如办公用品等想通过政府采购往往未能实现,而只能维持原有的采购方式。
(4)财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实行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从审计部门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看,漏列固定资产、财产转移、注销未调整账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不加以解决,又将形成新的腐败之源。
(5)核算中心人少、事多、任务重。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后,预算单位不再设会计人员,实行报账员报账制度。所以,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从各地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情况看,都普遍存在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过大,报账员在中心报账等候时间较长,核算中心的明细科目分类过粗,以至单位无法了解单位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核算单位与核算中心之间造成一些矛盾,特别是核算业务量较大的核算中心,这些矛盾更加突出。仅红河州州级一级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原有会计人员160多人,而核定给会计核算中心的编制只有25人,目前实际到位21人,其中还包括正副主任、计算机维护、后勤管理人员等,却要负责州级82家一级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待二级拨款单位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后,平均每人要承担7个单位的核算工作,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如果核算中心工作人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三、对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红河州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力十分有限,“吃饭”与“建设”的矛盾突出,财政保稳定、促改革、促发展的任务繁重。针对上述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
1、强化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社会接轨,极不相适应。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按预算严格执行;财政部门对各部门要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控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就红河州实际而言,2002年全州全面试编部门预算,有六个县(市)及州本级共选择了18户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报人大审议,并要求在编制2003年预算时,还未开展部门预算试点的县(市)要积极开展试点,已经开展试点的县(市)要扩大报人大审议的部门。为此,首先要做好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为编制部门预算奠定基础;其次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再次要按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最后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适应和支持预算编制改革。
2、明确开支标准,深化审核层次。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缺乏可行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各单位都制定了本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缺乏统一性,造成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对各种经济支出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广泛征求意见,全面统一财务开支标准,使会计监督有章可行;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财务制度规定与实际开支审核之间的关系,对各类开支标准实行分类核定,统一审核,实行单位正副职联签制度,尽量堵塞开支环节的漏洞,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红河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正县级单位正副处级干部达五人,作为正职的“一把手”来说,他是主持全局的全面工作因此他对全局的所有经费都可以签批。对于副职来说,局长可以通过办公会议拟订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各位副局长的分管工作(或分管科室)核定开支标准,每次只能签批一万元以下的支出单据,超过一万元以上的支出由局长签批。
3、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处理好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好单位所需采购的物品统计、成本核算、采购资金划拨等工作。对政府采购资金积极推行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的资金结算,应本着“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制定资金拨付的方法,明确资金拨付的期限和所需的原始单据,正确处理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针对红河州会议费开支比较大的实际,除财政部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的外。红河州经过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下发各委办局文件通知,把会议纳入政府采购。具体操作是:由政府采购中心与某家宾馆协商,各委办局(包括政府、党委、人大、政协、纪委)要召开的会议,由分管的副州长(副书记)把关是否召开,副州长(副书记)同意后报政府采购中心集中办理,会议结束后,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根据政府采购中心传递来的有关原始单据集中支付。
4、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会计核算中心集中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量资金,没有完善的管理和健全的制度,就做不到规范、快捷、安全地进行会计核算。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一方面,要做到自我约束,严格操作,防范风险,规范程序,严格管理;要做到会计核算准确,会计控制严密,会计监督到位,会计信息真实。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的信息,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接受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为此,红河州会计核算中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完善内部管理,相继拟定和出台了《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守则》、《岗位职责》、《廉洁自律规定》、《会计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经费报销拒付制度》、《中心学习制度》等工作制度,通过强化管理,规范业务运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5、优化服务,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会计核算中心既要监督又要服务,要将两者科学结合,做到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一方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会计监督,防止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实施会计监督的同时,要在服务上下功夫,要求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按照“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搞好服务工作。
6、开通远程报账和查账系统。会计核算中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目前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量化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实现远程报账后工作人员只需花审核和修改时间,从根本上解决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缓解了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局面,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输入可分散进行,减少到中心报账的等候时间,另外还可根据单位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一些明细科目,有利于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开通远程查账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综上所述,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不仅仅是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打破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格局,也是落实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明确会计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地位,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尽快从以财政集中收付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向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打下了基础,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参 考 文 献
1. 《陕西省会计集中核算资料汇编》(2002年6月)
2. 《海南省直单位实施会计委派制的探索与实践》 陈日进 主编
3. 《云南财政》
4. 《财务与会计》
5. 《云南财政与会计》
6. 《红河州会计核算中心2004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增值税问题研究----浅谈工业企业..
下一篇
: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策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完善
会计
集中
核算
有关
问题
思考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