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财务要素研究
XCLW173719 财务要素研究
一、财务要素概念探析………………………………………………………………………….4
(一)、财务要素含义…………………………………………………………………………..5
(二)、概念辨析…………………………………………………………………………………5
1、会计要素、会计对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5
(一)、财务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扩展的具体要素…………………………………………….6
(一)、财务的基本要素………………………………………………………………………..6
1、资本的概念………………………………………………………………………………………………..6
2、财务管理…………………………………………………………………………………………………..7
3、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7
(二)、财务的基本要素扩展的具体要素………………………………………………………7
资产……………………………………………………………………………………………………….7
收益……………………………………………………………………………………………………….8
成本……………………………………………………………………………………………………….9
财权……………………………………………………………………………………………………….9
内 容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会计改革步伐的加快,已经颁布或即将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有涵盖财务活动基本内容之势,且会计要素的内涵与外延也有不断扩展的趋向。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对财务要素研究还较为滞后,尽管我国一些财务学者试图依据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抽象出财务要素的基本概念,以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与方法体系。但由于人民对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认识的不同,以及财务与会计关系问题处理的僵持等具体原因使财务要素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制约,使得财务要素没有像会计要素那样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概括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对财务要素进行概括,作为财务理论与方法体系基石之一的财务要素理应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惟有明确规范财务要素,才能科学地把握财务管理的性质,才能更有效地应用与发展财务的理论与方法,也才能真正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会计要素 财务要素理论 财务活动 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要素的研究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会计要素问题已逐渐成为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然而“财务要素”这一概念却鲜为人知。本文着重研究其概念辨析、基本要素以及由此扩展的具体要素。
一、财务要素概念探析
(一)、财务要素含义
研究财务会计要素的含义,必须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财务会计目标出发。
财务会计目标是指财务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虽然现在人们对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不同的认识,但这两种认识的基础都是“财务会计要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描述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所以,我们可以将财务会计目标表述为:对外提供描述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的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
既然财务会计是以对外提供描述会计主体现实情况的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为己任的,那么,描述就必须有描述的指标。这些指标要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别揭示会计主体的某一特征信息。把各个指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的全面描述。可见,为了详细描述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就需要众多的指标。为了对众多详细而琐碎的指标进行归纳分析,以便描述会计主体的整体情况,就要对具有相同本质或反映同一性质特征的具体指标进行归类,从而形成描述会计主体某方面特征的指标大类。这些反映会计主体某方面大类特征的指标类就是财务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财务会计目标影响财务会计要素的范围和分类,以服从“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描述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作为描述会计主体情况客观指标的财务会计要素又制约着作为主观需要的财务会计目标的范围,使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提出偏离实际的要求。所以,财务会计要素的划分必须服从可行的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财务会计目标变化了,财务会计要素也要随着变化。有了财务会计要素,才能进一步对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最终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它还是设置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指标体系以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二)概念辨析
1、会计要素、会计对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
按照中国会计学者的理解,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或组成部分。于是,对会计要素本质的探索便可归结为对会计对象的研究。一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资金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而会计要素就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简称,同时,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所谓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通常所含有的大类项目,是构建会计报表的最根本的组件。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的要素。按照这一论断,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会计对象具体化为会计要素,而财务报表要素则只不过是体现会计目标要求的会计要素的表现形式之一。除“财务报表要素”概念外,还有日常账户体系的要素也属于会计要素,在逻辑顺序上,会计要素=日常会计账户体系要素+财务会计报表要素。
在现代观念中,“会计要素”、“会计对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基本是混为一谈的,在文献中也没有区分。会计要素应该包括会计主体、会计行为、会计规范、会计信息、会计管理等等。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对象的必要因素,即会计对象这一事物是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的。虽然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但仅此一点并非会计要素的全部内容。在探索出会计对象要素的全部内涵之前使用“会计对象”来盖棺定论,则不仅更容易引起概念的混乱,而且也不利于对概念内涵后续研究的开展。按本文的观点,应将“会计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加以理解。另外,既然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这样的具有权威性的规范文件中已经采用了“会计要素”术语,那么还是保持和尊重这种权威性为好,只是必须明确会计要素概念的质的规定性。
会计要素与财务报表要素都是分类的项目,两者在本质上都没有区别,仅仅是认识归纳的角度不同。会计要素是对资金运动所作的基本分类,按照会计要素设置各类账户,并按账户收集、整理、提供分类会计信息,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用财务报表总括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对账户资料进行加工的编表过程,实质上是将交易和其他事项对财务状况影响的过程,这些大类被称为财务报表的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根据会计要素科学设置众多账户,期末用报表对账户资料反映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归纳分类,这种归纳分类与对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口径是一致的,名称也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理解为:“会计要素”是初始分类,而“财务报表要素”是终结分类。
总之,一个会计要素必须表明企业经营理财投资活动中所含有的和所排斥的一切属性,还要表明:从属于它和不从属于它的东西,以及各个要素间固有的、内在的联系。
二、财务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扩展的具体要素
(一)财务的基本要素——资本
一般而言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财务要素作为财务对象的具体化,必须体现财务活动的基本内涵,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众所周知,财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从财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考察,财务自始就与资本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财务属于资本的投入、配置、收益活动及其所 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的内涵是资本的投入收益活动(即财务活动)以及在资本投入收益活动中所发生的特有关系(即财务活动)。鉴于此,我们得出,财务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是资本,由资本的投入、运用、配置、收益活动可得到资产、收益、成本几个具体要素。此外随着现代企业财务中产权观念的日益成熟,产权观念已渗透到财务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在企业财务中,产权更多地表现为财权,而财权是一个与财务关系密不可分的重要的财务要素,所以在此,笔者认为,财务要素的构成如下: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资本,围绕资本运作衍生出资产、收益、成本、财权等几个具体要素。由资本要素着于开展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建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
1、资本
资本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所谓资本,是能够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价值,包括物质形态的财务资本和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狭义的资本概念主要指物质形态的财务资本,即表现为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货币。企业通过货币购买各种生产经营要素,通过生产实现价值的转移和增值,通过销售完成价值的实现,从而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循环和周转。可见资本投入、产出与增值的过程,是为了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是资本的运动轨迹,资本运动的规律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已渗透到与财务相关的各个领域和一切主要方面。
2、财务管理
对资本的运作,企业资本运动是通过一系列资本活动来实现的。初始状态下的货币资本需要通过资本筹集活动来取得,企业资本的运用需要通过投资活动来实现,而企业取得的收益则需要通过资本收益分配活动来完成。这种筹资、投资和资本收益分配等资本活动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管理就是对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也就是对资本所进行的运作。具体包括资本取得、资本运用、资本收益分配三个方面。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财务管理发挥着配置和资本利用的功能。
首先,从资本取得来看,资本取得或称资本筹集是指企业未来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资本的过程。取得资本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资本运作活动的起点,也是资本运用的前提。其次,从资本运作来看,企业资本运用是企业资本运动的中心环节,包括资本投资和资本运营两个方面,前者针对长期资本而言。最后从资本收益分配来看,它是对资本运用成果的分配。随着分配的进行,资本或退出企业,或留存企业,这必然影响企业的资本运动,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资本运动的规模上,而且还表现在资本运动的结构上,如筹资结构。如何合理确定分配规模和分配方式是财务管理分配领域的重要内容。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3、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管理中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新的发展,财务基本要素由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扩展成为必然。由此带来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筹集知识资本与筹集财务资本并重,并且应向知识资本倾斜;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成为投资管理的新领域;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投资收益。
(二)由财务基本要素扩展的具体要素
资本作为财务的基本要素,作为现代财务体系的核心概念,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强烈的调控作用。围绕资本运作,可以得到财务活动的四个具体要素,即资产、收益、成本、财权。现分述如下:
资产
资产是企业对其取得的资本加以运用,形成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资源。从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来看,资产是资本的对应物,是资本的转化形态或占用形态,资本具有强烈的增值性,而这种增值性是通过其转化为资产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资产的有效运转和资产的周转运动,增值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充分表明资产必须为未来创造效益。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在于它是一种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总是具有经济价值、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资产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有形和无形的,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有固定的和流动的,但它们在本质上都体现了企业的一种权利——企业法人财产权。财务学中的“资产”可定义为:资产是企业直接占有、支配和处理的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资源。这一定义明确了资产的实质是创造未来收益,强调企业的财权就是占有、支配和处理财产的权利,从而与会计要素加以区分;突出了创新资产的内涵,即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是将各种创新的财务事项,如衍生金融工具等均包容于这一要素之中。“资产”概念的确定,有助于反应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体现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收益
收益是企业通过资本运用取得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收益活动是理财过程中与财务收益取得及其分配有关的一系列活动,收益活动是资本运动的动态体现,它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收益要素的认识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经营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经营收益是企业在业务经营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经营收人(总量)和经营利润(增量)。经营收益观强调收益产生的原因在于经营,而且是企业主要的、正常的活动,经营收益观的目的在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和对经营者业绩的考核,特别是对经营者主观努力业绩的评价。经营收益基于利润的可分配性,不包括因资产价格变动和非流动资产处理形成的利得。全面收益包括企业在业务经营和非业务经营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增加。除了经营收益之外,还包括利得。利得的产生与企业正常经营无直接关系。因而,利得的产生并不经常,属于一种非常收益。
全面收益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利得或损失事项增多的基础之上的,该观念立足于企业实体确认收益。这样,既能反映企业经营者主观努力获得的经营收益,又能反映客观原因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还能总括反映企业的收益,全面提供不同种类收益的信息,有利于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财务学的收益概念不同于会计学的收益概念,会计学收益概念的界定主要立足于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而财务学收益概念的界定更侧重于经济学的收益性质,即坚持全面收益的观点。财务学收益是指为了实现实物资本保全的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量。
成本
资本作为财务的基本要素,资本成本自然是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资本成本在财务管理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资本成本不仅是资本预算决策的依据,还是进行重要财务决策、制定有关资本管理政策、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此外,从资本运动过程来看,除了要反映资本成本外,还要反映产品从研究、设计开发到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离开资金耗费环节,收益就无从确定,更谈不上收益分配,惟有如此,才能正确反映财务活动的收益:资本成本和对耗费自身的补偿,并且这种补偿还会回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而资本成本的补偿是对资本所有者让出资本使用权的补偿,一旦从企业收益中扣除以后,就退出了企业生产过程,体现了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因此财务要素中的成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各项资金耗费。
财权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企业财务中的产权概念已经渗透到财务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在企业财务中,产权更多地表现为财权, 侧重于对企业财力资源的配置。所谓的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利的结合,这里的财力表现的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即资本,而相应的权利便是支配这种财力所具有的权能。具体来说,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测决策权等。理想的财权是独立的、明确的,否则便成了与产权关系模糊相伴随的财权关系,或称作模糊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之所以要强调财政这一要素在于:
首先,财权的独立性是财务主体成立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按照理财主体假设与自主理财的假设,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凡是成为理财主体的单位,都有财务管理上的自主权,即可以自主地从事财务活动。当然,自主理财并不是说财权完全集中在财务人员手中,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权在所有者、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分割。两权分离的推行,使财权回归企业经营者有权独立的我进行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和分配等重要决策。“经理革命”的出现,进一步为企业成为理财主体奠定了基础。
其次,财权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财权侧重于财力的配置,即产权的内容中,财权是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以及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等。在这里,收益权是产权权能的核心,其他权能如占有、支配、处置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益;没有资金的支配权,就谈不上物资的采购权,企业投资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获得了投资决策权,企业才完整地获得了法人财产的支配权。
第三,财权要素的确立有利于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层、雇员等都有自身的利益,他们的共同参与构成了公司的利益制衡机制,在企业财权(主要是收益权)的分配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经理股票期权中的财权运作,改变了剩余索取的单一归属,从而有利于建立与激励相容的财务分配机制。
综上所述,财务要素包含的内容众多,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要素就是财务会计要素。
参 考 文 献
袁春生,财务要素剖析,财会月刊,2003;
杨宇,财务会计要素研究,2007;
孙玉甫、刘泽荣;财务会计要素含义及构成,会计之友期刊,2004-4-15
唐国平,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含义新释,财会月刊,2000-8-16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应收帐款的核算与管理
下一篇
:
浅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问题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财务
要素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