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3(四)
关于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我国于2004年3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会同商务部、银监会和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成立起草组,开始对《融资租赁法》进行了起草和研究,已于2007年完成了起草工作,但由于业内对是否应该专门出台融资租赁法以及监管思路存在较大分歧,该法的审议被一再搁置,由于对其中的相关规定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议,使得该法至今没有实施执行。虽然有关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中也有涉及,但是结合我国现有融资租赁市场中的多头管理现象,即金融租赁公司由银监会负责,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和非金融内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负责,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统一的法律来规范是其根本原因,这也引起了在监管方面出现的不公平、人为主观操纵的现象。因此,应尽早出台与融资租赁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能保障融资租赁业务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规范其义务,协调、统一现行法律法规中对融资租赁的界定,建立健全租赁法律体系,使得各项操作更加规范,让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也是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二)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
1.明确各项税收优惠
把我国关于影响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税赋与国外进行比较,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税赋显然较重,影响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为改变租赁税制不明确、不完善的状况,结合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条例,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1)明确投资抵免政策。从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地八十年代以来的经验可以看出,有投资抵免的税收政策,租赁市场就会快速发展。我国应对现行流转税中与租赁相关的部分进行调整,明确对融资租赁交易中的出租人实行较为优惠的流转税政策。这样不但能够有利于融资租赁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也可以引导租赁公司为国产设备销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工业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我国的设备折旧政策。在会计处理上,可以允许企业按税法中关于折旧的有关规定,自主决定选择加速折旧方法,允许承租人所支付的租金进入生产成本。应尽快明确租赁资产的折旧提取、租赁设备购置的投资抵免所得税的主体适用为“谁资本化谁适用 ”的原则。
(3)允许租金支出税前扣除。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做法,允许承租人把租金支出当成费用在税前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扣除,达到降低税基减少税负的目的。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融资租赁对承租人的吸引力。
(4)建立租赁业务坏账准备金制度,并对坏账损失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项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租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租赁公司可以适当放宽对承租人的要求,降低融资租赁的门槛,使融资租赁在与其他融资方式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国产设备或融资租赁企业为外国企业购置我国国产设备而开展的租赁业务,承租人或出租人应可退增值税,鼓励企业购置国产设备,有利于国产设备的出口。对出售回租的业务“出售”环节不应视为实质性的销售,免征收各种流转税。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实行包括投资抵免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局部和短期上看国家税收可能减少了,但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看,企业通过租赁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使产业不断升级,解决了就业问题,保持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而从总体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的发展壮大,国家的税收总量是不降反增的。
2.建立租赁信用保险机制
在保险政策方面,应建立融资租赁信用保险机制: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规范,承租人的负债意识不强等原因,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政府有必要建立起租赁信用保险机制,来保证承租的中小企业破产时,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从政府那里收回一定比例的租金,降低损失。只有尽快建立起融资租赁信用保险制度,尽可能提高融资租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全行业的繁荣。
3.加强信贷政策支持
加强信贷政策支持可以起到对融资租赁企业一加一减的目的,加是可以增加其的资金来源,降低其融资成本。对于我国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本文建议应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信贷支持。对经营符合国家政策应大力发展的行业例如“新能源、3G、大飞机”等的融资租赁公司,国家可以直接向其提供专项贷款甚或低息贷款,或者也可以采取设立金融租赁专项基金的方式来满足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提升融资租赁企业的实力,以提高融资租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自律机制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几年的发展,市场经济已初见规模,但是,纵观中国的商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自律机制都很不完善,这一点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屡遭披露而被迫退市就可见一斑。而在中国经济大背景下的融资租赁也是如此,内部自律机制尚不完善,仍有待加强。
作为市场主体,融资租赁企业的各个内在组成部分诸如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人才结构、企业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等都应遵循最有经济效益原则设计和建构。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规范市场行为,使之科学合理,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机构,完善行业行为。从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自律机制的建设来看,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加强融资租赁公司内部规范的建设。正如上文所言,作为现代的企业,单靠外部法律的规范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完善也是保证公司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内部的规范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如企业的章程、各种议事规则、有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规章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房地产信托问题研究
下一篇
:
国债期货的归来——从中西方的发..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融资租赁
现存
问题
对策
研究
2013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