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讨(二)
销售价格:
在我国各个地区,浙江省是我国中小企业聚集的大省,以“轻、小、集、加、贸”为特色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来源,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底,浙江注册企业达83万户,其中中小企业的数量近七十万户,占到了浙江企业总量的约百分之八十,而在这些中小企业中工作的工人达三百余万人,占浙江省独立核算企业员工的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3]。由此可见,可以说,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浙江省来说是举足轻重。
二、
影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和前些年相比,近几年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大幅度降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
资金困难
目前,就浙江省来中小企业多年的发展来看,浙江中小企业早已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
1、银行贷款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注入的资本金相对弱小,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经营资金上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负债过多、企业信用等级低、社会信誉较差,加之金融市场不健全,没有合理的金融融资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而本着择优扶持原则的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更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够积极,对民营的中小企业更是另眼相看。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差、技术低,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差且真实性严重不足,这便造成了企业想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难以调查清楚企业的真正现状,大大降低银行批准贷款的可能性。即使银行同意向企业贷款,但是又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本来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投资少,资金浪费严重等情况,导致获得贷款后的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依然存在很多漏洞,使贷款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控制,从而恶性循环造成本来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负债累累,若此时再想要扭转局面必定要再次申请贷款,可是再次申请贷款的企业早已得不到银行的信任,更别说贷款了,这常常是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据浙江某个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2011年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到总贷款额度的50%,在另外一家银行中的数据也显示,其贷给中小企业的款项占到全年总额度的40%[4]。
2、融资成本高
有些企业虽然从银行中借到贷款,但是贷款的利息远远高于基准利息,用浙江台州的一名民营企业家的话来说:“除了上浮30%的利息之外,银行往往规定贷款资金的30%用于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这样一来实际利息也达到10%以上。”而一些企业的纯利润甚至还达不到10%[5],或者企业销售额受到近两年物价上涨的影响持续低迷,所得的盈利远远低于还款的数额,这便出现了即使企业持续盈利,但是仍然还不起贷款的现象。在浙江省,能够从银行借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仍居少数,那么其他贷不到款项的企业为了生存,往往到民间借高利贷。且近两年,随着央行不断的上调存准率和加息,使得民间高利贷市场陡然升温。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有18.5%的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而民间借贷的利息则高达5分、6分甚至8分、10分,这种远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利息给风雨飘摇中的中小企业更是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也是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逃跑或违法集资的重要因素。
3.缺乏信用担保
由于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担保,而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没有不动产或有价值的物品作担保,那么只有向其他企业寻求担保,而为这些企业作担保的也往往是一些中小企业。据社科院的报告中也称,只要中小企业能够提供给银行可以信赖的担保抵押品,那么申请贷款是很容易的,由此可见,虽然从这些数据来看,浙江银行为中小企业审批的贷款仍然占很大的份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数据背后没有申请到贷款的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在浙江,很多中小企业缺少可以申请贷款的有效抵押物,能够在无担保的情况下获得贷款的企业少之又少。在温州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在银行贷到款,大多数企业因没有可抵押的不动产或物品而被拒之门外,这也是造成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转型困难
1、空壳化严重
对于浙江的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它们发展的一种现象是“产业空心化”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原来在浙江温州、义乌、台州等地的企业纷纷外迁,投向内地,甚至有的企业主难以抵制其他行业高利润的诱惑,转而拿资金去搞投资、炒煤、炒房、炒矿,甚至放高利贷,以温州的企业为例,温州打火机曾经名噪一时,远销到世界各国,企业多达3000多家,而据2011年调查,打火机企业只剩下约100家。同样,曾经遍布全国大小角落的温州鞋,制鞋企业也由3000多家锐减到1000家左右。此外,据相关调查访问,在江西南昌、上饶等一些产业园区内,在当地投资建企的投资方约70%来自浙江台州、温州等地,这种企业向内地外迁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浙江省各地产业链空心化。
2.多为贴牌企业
众所周知,浙江的小商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一方面是因为浙江的明星企业众多,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浙江代加工的企业较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但是却没有创建自己的品牌,而是专门为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做代加工,即贴牌生产。
这些贴牌生产的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便没有在市场上销售时议价或开拓市场的能力,只能被一些大的品牌公司定出的收购价牵着鼻子走。前些年,这些品牌代加工的企业利润也颇为可观,有的利润高达15%,但是随着近几年市场竞争加大,产品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工资上升、出口退税率降低,物价飙升,而品牌商家或国外经销商并不提高收购价格,导致这些代加工的中小企业利润多降到了2-5%左右,少数在7-8%左右,低薄的利润让这些中小企业只是赚的苦力钱,但这些企业在长期的代加工环境下又不懂得创新、不懂得如何迎合市场需求、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我国中小企业吸引人才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
:
对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浙江
中小企业
发展战略
探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