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二)
销售价格:
(三)融资成本过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与特定借款方式有关的费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不仅筹资渠道狭窄,而且借款成本也往往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利率上,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和央行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私营企业则不实行。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小企业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5%—20%,而目前上浮已超过30%。加上担保、评估以及财产保险、公证等费用,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已高达13%以上。尤其是自今年以来,央行不断加息,资金链空前紧张,温州和东莞等城市的一些中小企业因信贷难纷纷倒闭。假设某企业贷款100万元,基准利息上浮30%,担保费率为2%,保证金比例为20%,那么他需要支付的利息为8.528万元,担保费为2万元,表面看他的融资成本就这么多,综合费率应该为(8.528+2)/100=10.528%,可实际上由于他只拿到了80万元,所以他实际的融资成本应该是(8.528+2)/80=13.16%,这里面的差距是相当之大的。这还没有算上企业拿到这个20%的保证金后参与周转所产的效益,如果把这个机会成本也算上的话,那融资的综合费用就更高了。
在贷款方式上,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芜,而且在寻求担保或抵押,中小企业还要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所有这些,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很多中小企业因为高额的贷款和难以寻找适当的担保而放弃了应有的融资金额,这也成为一个中小企业的较大阻碍。
(四)与银行信息不对称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融资是一种信用行为和信用关系,银行与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信任关系是融资行为能否成功的基础。中小企业由于透明度低,不能对自己经营的信息完全传递给银行,产生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不够信任,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有所疑虑和质疑,导致进行信贷配给程度低,加上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差及逆向选择,更导致了银企关系的不融洽,银企双方互信度不高,形成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的两难状况。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自身机制障碍
1.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
首先,因为很多银行普遍对中小企业还款的能力有所质疑,一般都需要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担保,以保证日后还款的能力。但是从抵押或担保的要求来看,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一30%,专用设备为10%,而其中机器设备及土地房产是很多中小企业难以给出抵押的。其次,如果没有合适的厂房、地皮或者不动产作为抵押物,银行也可以接受担保人的信用担保,但是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同时,我国又缺乏专门为企业做担保的类似机构。而实践中,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会连累一批企业,这通常又被认为是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使担保常常变得有名无实。因此,各家银行担保贷款比重在下降,抵押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最后,抵押担保费用高及资产评估服务不规范。由于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以及公证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成本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资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
很多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要因。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己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而在我国,信用不足已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使得众多投资者望中小企业而却步,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资信较好的大企业及国债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
(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支持
1.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法规对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现在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缺乏相关法规的配套、衔接,使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都缺乏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保证,这对于中小企业以及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在进行贷款的事情上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一些地方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院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银行在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也多有发生,加剧了银行“恐贷”心理,从而也造成“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局面。
2.金融改革不到位、商业银行商业化程度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推动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构建..
下一篇
:
天兴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学习型..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中小企业
进一步
发展
问题
探讨
中小
企业融资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