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012(二)
销售价格:
最优货币区理论是在当今区域货币合作中最值得重视的理论,并在欧元区的建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亚洲货币合作也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在1961年由加拿大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并由众多经济学家加以完善和补充。最优货币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在符合适当的经济和金融条件的情况下,建立紧密的货币联系制度。这种货币制度可以是单一货币也可以是区域内多种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采取浮动汇率。关于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最主要的有: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包括信息、劳动力、资本等),区域内各经济体产品的多样化,区域内的经济和金融开放程度,各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相似性等。由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是针对欧元区提出的,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欧元区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这一理论的。对于亚洲货币合作,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借鉴作用可以在东亚地区和欧元区的对比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参考最优货币区理论并和欧元区对比,亚洲货币合作的最主要问题是两个大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二是政治合作方面,尤其是在货币合作中让渡一部分经济金融主权,对亚洲国家的传统观念是一个考验,对此在后文中会具体分析。
二、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合作的经验
借鉴世界范围内已有的区域货币合作的经验对亚洲货币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借鉴必须是批判性的借鉴,因为亚洲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很大,只有在综合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后制定符合亚洲特殊情况的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
(一)
欧洲货币合作—发达国家间的货币合作
1.欧元的发展历程
欧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超主权货币区。欧元的形成是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致发展为欧盟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二战使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打击,使欧洲国家意识到避免战争的重要性。战争也使西欧国家丧失了战前对世界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整个欧洲沦为美国与苏联的政治经济附庸。为了重振经济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结成欧洲煤钢共同体。以此为基点,与稍晚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整合为欧共体,欧洲一体化逐渐深入。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欧盟正式诞生。而几乎是与欧盟发展历程同步,欧元在经历了“维尔纳计划”的挫折之后,在1979年其前身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成员国本币全面退出流通,标志着欧元全面取代成员国货币成为整个欧元区的单一货币。
2..欧元模式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启示
欧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元区最大经济体能够放下历史的隔阂,并采取适合的“统一货币模式”。由于德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德国马克成为欧元形过程中成为“锚货币”,从中可以看到货币合作的成败与否和进展快慢由两个大方向决定,一是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核心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货币稳定性,二是区域内核心国家的主导作用和其他国家的国家意愿。从欧元的发展历史看,欧元是在欧洲国家间经济一体化程度较深时产生的。欧元的产生极大的加强了欧洲经济实力,欧盟整体的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货币的统一也使欧盟内部各种要素的流通更加简便,降低成本,减少了原先欧洲国家内部在汇率问题上的矛盾。欧元区发展至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欧元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内部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凸显出来,经济货币联盟同政治联盟的分歧也更加明显,在为获得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对于部分主权的出让使欧盟的发展在到达相当高度之后进展缓慢。而2008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对于欧盟和欧元的影响也使单一货币联盟的优劣再次引发争论。
但从整体上看欧元模式并不适合亚洲地区。首先,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间虽然有历史矛盾,但并不似亚洲国家间尖锐。而文化、宗教上的相似性又导致人力、信息等要素流动上的便利。因此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统合性要大于亚洲国家。而政治上的统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政策的制定。这是亚洲国家所不具备的,或者说是亚洲货币合作并没有很强的政治意愿。很难期望亚洲国家会结成类似欧盟的超主权实体,这必然制约货币合作的深入。其次,欧洲国家经济趋同性很高,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货币政策目标相似。这些也是亚洲国家在现阶段所不足的。欧元从无到有并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欧元区成员国基本属于高收入国家,拥有较高且相近的人类发展指数。这些也是亚洲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笔者认为欧元模式并不适用于亚洲国家间的货币合作。
3.欧债危机对亚洲货币合作的警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元区诞生以来对欧元最大的一次冲击,引起了全球对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疑虑,因此有必要对欧债危机加以单独叙述。虽然欧债危机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但欧元区自身的因素仍是决定性的,笔者将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欧债危机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借鉴作用。欧盟的不断扩大尤其对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快速吸收是出于欧盟自身地缘政治的考量,而东欧国家积极加入欧盟同样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考虑。而欧元区在东扩上相较于欧盟东扩的滞后性体现出加入欧元区的高门槛。除了东欧国家在经济金融上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外,英国和部分北欧国家出于国家传统、中立政策以及对欧元前景的不确定性而从一开始便未加入欧元区。欧盟的扩大有助于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协调、减少摩擦以至于消除未来潜在的战争可能性,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创举。但欧元区过快的扩张却有诸多隐患,欧元区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遭遇债务危机的国家多是自身经济本身缺乏竞争力,并在政府财务数据方面存在虚假。希腊在加入欧元区之初就在诸多经济数据上未达标,高盛集团的的财务包装使希腊勉强加入欧元区,而在使用欧元后缺乏活力的经济和传统的过度福利社会体制使希腊的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国际金融炒家的推波助澜更加重了危机的深化。在危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各国对救助方案的掣肘也体现出欧元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货币发行权与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剥离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亚洲货币合作来说,欧债危机无疑是一个警示,亚洲各国的具体情况比照欧元区国家差距更大,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体化程度低的前提下,货币合作的步子宁可求慢求稳,不可冒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CL企业营销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下一篇
: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13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亚洲
货币
合作
主要
障碍
前景
2012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