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工 恪尽其责 按照“深度分销”和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分工理论,家电制造厂家与流通商家都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岗,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随便越界。在专业空调制造商志高看来,厂商角色的分工,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厂家的营销人员就是要做好产品经理和市场经理,让代理商或连锁卖场来担任销售经理的角色,这样才能达到整合资源和有效满足消费需求的目的。厂商关系基于合作和利益纽带基础上,在共同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一是要确定好角色;二是要合理分配利益。 在现代网络尚不够发达的现实条件下,传统流通渠道仍然占据家电销售60%~70%,依然是渠道力量的主导者,连锁渠道企业只是迅速成长中的强势新锐力量。只在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连锁渠道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传统渠道的位置才颠倒过来,但传统渠道依然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占据着30%左右的份额。 从全国主要品牌的观察来看,各企业对于这两种渠道的思考是不一样的。譬如:春兰主要依赖连锁渠道;海尔依赖于自有的工贸公司与连锁渠道,主要依靠强大的品牌拉力与完整的家电产品系列;格力坚持销售公司模式,在全国建设了15000家专卖店,并由当地销售公司进入连锁卖场;美的则坚持代理商进驻卖场,坚持分公司制,尝试与代理商组建销售公司;志高空调完善“渠道双轨制”,强化对传统渠道终端的掌控力度,正在考虑各种渠道模式的创新;格兰仕的空调渠道正在考虑分公司、合资公司或代理商股份公司等模式。 商业领域里,没有绝对的敌我关系,归根到底是商业利益的相互妥协和合谋。消费者不管你产品如何制造,或者由谁销售,或者是谁的企业,他最终要的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家电制造企业应关注获得性价比最高的流通渠道,其核心业务应该在技术和制造环节,不断提高和质量水准,建立好自己的企业品牌。从流通渠道来看,连锁大卖场试图利用占据下游通道的咽喉位置,尽最大限度地来压榨供应商,甚至采取拖欠货款的形式来挤占供应商资源,单方面违反合同,克扣名目繁多的费用。流通商应该关注物流、资金流的功能,加强其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构建连锁品牌的形式来赢得消费者,而不是简单地从制造商处掠夺资源。 连锁卖场的经营存在本末倒置现象,未顾及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供应商对于连锁大卖场这种强权行为,采取紧密或松散型的联合,譬如在重庆和河南曾传出几大家电品牌对抗连锁的事件。由此说明,国内连锁企业虽然有了先进的经营模式,但尚没有形成如沃尔玛一样的竞争力。 遵循规律 基业长青 国内家电业的真正突围,需要遵循理性的力量,关注核心领域,做好份内之事,突围便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或家电连锁企业中,遵循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发展的,始终会趋于良性的发展,在未来或许会有高瞻远瞩公司出现。 强力挺进汽车业眼下似乎正演变为家电业突围的最新风向标。据《羊城晚报》报道,继美的与柳州五菱秘密接洽后,日前,春兰集团又爆出消息称,进军重型卡车已成定局。春兰方面同时强调,全力进军汽车并不表示要退出家电业。 有春兰集团内部员工对记者称,去年以来,春兰集团就在和日野谈合作,双方合作主要是在南京建厂,各占50%的股份,春兰以土地厂房入股,日野提供技术与资金。据称,春兰自动车有限公司现已在南京春兰汽车制造厂一侧征地300亩,建设一个世界级的重型卡车生产基地。 “春兰这么大规模地进军汽车业,看来是想彻底从家电业中突围。”业界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对此,春兰内部人士昨日紧急向记者表示,进军汽车业决不意味着退出家电业,只是选择了更多的利润增长点。据其提供的统计资料看,目前春兰产品主要是两大块:家电和自动车,家电占60%,自动车近40%;其中家电中空调占70%,自动车中汽车占80%。也就是说在春兰整个产业支撑中,空调仍占42%,新兴的汽车占32%,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 这位人士表示,就此能证明春兰并没有退出家电业,而且春兰空调去年的人事调整,也就是要加强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