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经济学在电力营销分析中的应用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XCLW108127 经济学在电力营销分析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2
1.引言……………………………………………………………………………………………3
2.我国电力营销的现状………………………………………………………………………3
3.运用经济学分析电力市场……………………………………………………3
3.1从选择角度看电力市场存在的合理性………………………………………………5
3.2从市场失灵角度看对电力市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6
3.3电力市场占有率…………………………………………………………………6
3.4调节电力市场…………………………………………………………………6
3.4.1调节市场………………………………………………………………………………6
3.4.2开发市场…………………………………………………………………………7
3.4.3实现双赢…………………………………………………………………………7
4.总结……………………………………………………………………………………………7
参考文献…………………………………………………………………………………………7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能源部门的改革,电力已经成为一种可供买卖的特殊商品,这也迫使电力企业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理念,运用经济学的规律研究电力营销。本文运用市场经济学原理对我国电力营销现状、价格及服务进行分析,让电力营销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以营销为生存根本,以扩大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发展方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就是“市场”。作为无形的能源商品,电力交易市场与实物商品交易市场有所不同,但根据市场经济的共通性,电力营销同样需要运用经济学的规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学、电力营销、市场分析
1.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以营销为生存根本,以扩大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发展方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就是“市场”。商品和服务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品牌和价值通过市场进行宣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市场进行交流。电力作为一种可供销售的能源商品,也需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作为无形的能源商品,电力交易市场与实物商品交易市场有所不同,但根据市场经济的共通性,电力营销同样需要运用经济学的规律进行分析。
2.我国电力营销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能源部门一直处于垄断专营的地位,直到九八年之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决定对能源部门进行改革,电力企业由此成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
电力作为能源商品,具有安全、清洁、低价等优于其他能源的特点,客户群庞大,市场前景看好。但长期的垄断地位,使电力企业领导及员工进行电力营销时仍存在高高在上的优越心理,无法正确认识企业生存现状和市场变化,没有“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观念。在现行的体制下电价定价不合理,电价的销售只考虑了电压的差别,并没有考虑不同负荷率的供电成本差异;“先用电后缴费”的特殊消费使得电费收取难度加大,直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相关电力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电力产品销售困难。
3.运用经济学分析电力市场
电力营销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商业营销,首先应该了解消费市场,分析电力营销的市场潜力及供求关系。
3.1从选择角度看电力市场存在的合理性
在经济生活中,所有人、组织、团体等都面临着选择。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求人们将有限的资源用得更好、更合理。同时,社会政治中的效率与公平也要求进行选择。电力市场就是电力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追求经济效率的一种选择。一般而言,效率是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公平则是指这些资源或其产出的成果公平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在现实中,这两项社会基本目标往往难以一致。因此,政府不得不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必要选择。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等各方面急剧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层出不穷。政府在进行政策设计时,必须适时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必要的目标调整。由此,我国电力市场建立、启动、暂停等都是很自然的。而且这样的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还可能反复出现。因此,我们对电力市场,既不能失去信心,也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建立电力市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选择,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这种选择的出发点是机会成本、交易和边际变动量。为什么要打破发输配售一体化的电力工业体制而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呢?因为从经济学原理看,建立在机会成本和边际变动量基础上的贸易或交易,能使各方获得更大的收益。电力市场实际上是让生产者、输电者、售电者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或生产可能性边界内,找到各自最佳位置,并把多个最佳点衔接在一起的一种活动。发电公司也可以自己建立电网,但这样做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发电商进入了他所不熟悉的新领域,也违背了专业化原则。显然,发电商进入输配电领域的机会成本太高。而输电商则正好相反。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比较优势。即发电商在发电领域有比较优势,而输电商在输配电领域中有比较优势。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直接形成了交易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电力市场建立的合理性。当然,也有人会提出:在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的垂直一体化的时代,我们不是也效率很高吗?为什么还要建立电力市场、提高效率以增加社会福利呢?要回答这一问题,仍必须研究比较优势、机会成本。在垂直一体化时代,无论中外,电力公司内部都设立了发电机构、输配电机构,除了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适度交叉外,其他人员都是按专业分工、在各自部门从事专业工作。这表明:即使垂直一体化时代,比较优势、专业化分工仍按机会成本原则在实施着,只不过当时没有明显显现出来。这里,我们又要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厂网分开后,大家对效率提高感觉不明显?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释。比如,遇到了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大缺电;国有企业行政等级观念很强,抵消了效率提高的好处;等等。而从经济管理角度对比分析中外电力企业,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电力企业是管理机构小、生产机构大。外国的电力企业正在相反。比如,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局总部拥有6000余人。换言之,国外电力企业引入竞争后,提高效率的主战场是在公司总部,而中国则在基层。这使得我们效率提高的显示度要大大慢于国外。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而到2006年以后,大家才开始感觉到厂网分开后的效率提高:发电企业单位造价大大降低了。
电力营销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商业营销,首先应该了解消费市场,分析电力营销的市场潜力及供求关系。
3.2从市场失灵角度看对电力市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在市场中,价格发出资源配置信号,是配置资源的好机制。因此,在电力市场中,是否就不需要对电价实行价格控制呢?根据经济学理论,价格有平衡供求、协调经济活动的作用。而政府对竞争性市场实行价格控制,会扭曲价格信号。但是,同样根据经济学原理,政府对市场干预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这是因为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产生影响)会引起市场资源配置失去效率。比如,竞争可以让电价低的老电厂多发电,但其污染要比新电厂严重。为保护环境,所有燃煤发电厂需要安装烟气脱硫新技术。显然,运用这一技术有利于企业、有利于整个社会。这种正外部性———技术溢出效应,单靠电价竞争是无法补偿的。故需要政府给予价格补贴(脱硫加价1.5分/千瓦时)。一般而言,当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时,政府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直接管制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激励。电力市场上的电价控制就是直接管制行为。当然,经济学认为,间接管制(如征税等)比直接管制效率更高,还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会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干预。除了外部性之外,导致政府干预电力市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电能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
众所周知,经济学将物品按竞争性、排他性分成四类: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有资源(有竞争性无排他性);自然垄断(有排他性无竞争性)。电能物品到底算哪一类我们很难确定。电属于上述哪一类,需要根据其用户性质确定。比如,城市路灯照明用电,属于公有资源,即路人可以享用而非路人无法享用,同时非路人也不能阻止路人使用(无排他性);电能如用于抗旱排涝,则属于公共物品;电能又是部分垄断的,它必须依靠电网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在大多数情况下,电能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在供不应求时,它的排他性十分明显。而电能的竞争性则主要体现在发电厂之间、电力行业与燃气等其他能源行业之间。如上所述,电能性质的认定,取决于很多外在因素:供求;用户性质等等。这就决定了必须动用政府的力量,对电力市场进行适时干预。因为干预可以潜在解决市场失灵,并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干预也可能失效。导致政府干预的第三个原因是政府创造垄断。比如,专利权、版权、特许经营权等等。经济学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垄断,而进入垄断产生的根源是:(1)资源垄断;(2)政府创造垄断。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源垄断的难度明显加大。因此,政府创造的垄断就成为企业垄断的主因。政府认为,在一个市场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授予一个企业独占权,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商品。电网公司就属于这种政府授权的独占。当然,市场规模也决定了独占的范围。正因为是政府授权垄断的,且政府又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它必然对企业、对市场进行它认为必要的干预,以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在我国,这种政府授权的垄断更明显。
由于电力项目采用的都是审批制或核准制,进入的“门槛”很高,这就自然形成了垄断基础。显然,政府对电力行业等,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求竞争以提高更大的效率,又希望维持垄断以保证基本公平和基本效率。这种境地导致了电力市场政策上的摇摆。市场没有发挥配置资源的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产权纽带关系,即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其所有者。因此,英国在八十年代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时,采用的对策是三箭齐发:产权多元化以明确资产归属;产业结构重组以加强竞争;市场化以提高效率。这三部分既相成相扶,又互相促进。反观我国,大多数电厂产权归属国家,且大多为全资、绝对控股。这样的股权结构在电力市场上竞争,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极有可能产生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对电力市场进行干预就是必然的选择。
3.3电力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反应了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电力企业销售的增加,也可以标志着电力销售工作及服务的改善。市场占有率主要是用电力销售总量占整个能源市场销售中的百分比。电力市场占有率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查看国家能源的销售总额,及国家近期的能源政策,可以明确电力企业的市场地位,评估对手的实力。通过微观经济分析,研究电力企业销售额占能源市场的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明确电力企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对本企业销售额占电力市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了解企业所处的位置及不足之处。
3.4调节电力市场
利用经济手段调节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4.1调节市场
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核心。电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客户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到最佳的商品及服务。从宏观经济来分析,电力属于国家管理,电价由国家统一制定,供电企业不具备电价制定自主权。但是,在政府部门在制定电价及附加费用时,应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听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从微观经济来看分析,对于国家颁布的电价,电力企业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收取特殊费用;取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电限制,让客户自主用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电力营销的重要部分,要积极的发展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营销模式,增加电费收取点,方便客户,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提高效率,减少故障。
3.4.2开发市场
经济学又称为市场经济学,只有最大限度的开发市场,才能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电力企业,根据现阶段的市场状况,应该积极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目前,农村家电使用量较低,电力消费少,但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宏观经济学分析,我国政府目前正大力扶植三农产业,努力提高农村收入。随着农民的收入增加,势必孕育出新的电力需求;国家开展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电器使用量,从而增加电力消费。通过微观经济分析,要抓住农村市场,首先应该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降低线损、变损,从而降低电价,让广大农村用户用得起电。其次,服务水平应该跟上电力发展,上门服务,上门安装。
3.4.3 实现双赢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获取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营销模式除了传统的电力销售和电力产品销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盈利,创造价值。从宏观经济分析,国家环境政策支持高效节能的电力能源,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环境污染尤为严重。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配合环保部门进行宣传,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制定优惠的经济和税收政策,积极引入外来用电企业,实现双赢。从微观经济分析,电力企业作为一种能源企业,应该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参加慈善活动,进行捐献和资助,提高社会影响力。电力企业还可以购买周边的小水库,进行电量整合,实现双赢。
4. 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电力企业已经从垄断专营的国营企业发展成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电力营销理念也从传统的计划供求发展成为市场销售。只有将电力放入商品市场,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电力营销,才能让电力企业明确市场导向和营销战略,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健主.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M],2000. [2]李瑶虹.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力需求管理,2004,(6)
[3]文建生.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7,(5)
[4]钟声.电力销售市场之客户关系策略[J].广西电力,2003,( 1)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我国西部资本市场的培育
下一篇
: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经济学
电力
营销
分析
应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