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XCLW168106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海洋资源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一)海洋资源的概念
(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多样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3.巨量的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4.海洋的空间利用的开发利用
(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海洋资源性资产管理正式制度的建设不完善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1.2综合管理的缺失
2.观念滞后
3.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3.1海岸侵蚀严重
3.2近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3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保障
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治化机制,依法开发和管理海洋资源
增强海洋国土观念,强化海洋意识,保护海洋资源
加快海岸工程的建设,防止和减轻海洋灾害
大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战略,走科技创新之路
总结
内 容 摘 要
摘要:本文首先了解了海洋资源的概念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情况。随后从我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从海洋产业结构及布局、海洋管理等方面深入归纳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海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 海洋保护 可持续发展 战略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资源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一)海洋资源的概念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南半球4/5和北半球3/5的面积,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
我们可以将海洋资源分为两种:狭义的海洋资源和广义的海洋资源。狭义的海洋资源是指包括传统的海洋生物资源、溶解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力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比如说:85%左右的世界水产品是产于海洋的,基本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其中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洋中的海水化学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广义的海洋资源就是指除了上述能量和物质外,还把港湾、海洋交通运输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旅游景观、海洋里的空间记忆海洋的纳污能力都视为海洋资源。
(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利用中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的改善保障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开发状态。经历了海洋资源从没有充分开发到某些资源开发的过渡,海洋环境从少污染到逐渐加剧,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过渡。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永海,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资源开发利用行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和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滨海砂矿及海水直接利用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开发飞速发展,1980年全国海洋产业产值为80亿元人民币,1990年达482亿元,10年增长了6倍多,年均增长17.4%。进入90年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发展势头迅猛,1991年全国海洋产业产值为531亿元,1992年达到755亿元,1994年猛增到1400亿元,到2000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已经达到4133亿元。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用“聚宝盆”来形容我国的海洋资源是再确切不过的。单就矿产资源来说,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咋舌。在地球上已发现的百余种元素中,有80余种在海洋中存在,其中可提取的有60余种,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海水中的“液体矿床”;海底富集的固体矿床;从海底内部滚滚而来的油气资源。
根据科学家估算,我国的海洋石油储量可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而且各个大海区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据估计,我国的海底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石油资源储量的10%-14%; 我国的海底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25%-34%。而且在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
海水是宝,海洋矿砂也是宝。海洋矿砂主要有滨海矿砂和浅海矿砂。它们都是在水深不超过几十米的海滩和浅海中的由矿物富集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砂,是开采最方便的矿藏。从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黄金,而且还能淘出比金子更有价值的金刚石,以及含有发射火箭用的固体燃料钛的金红石;含有火箭、飞机外壳用的铌和反应堆及微电路用的钽的独居石;含有核潜艇和核反应堆用的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锆铁矿、锆英石等。
以上这些资源,大都是我国国防、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多样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正所谓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海洋生物不仅可以弥补人类食物资源的不足,还能制作多种高效、特效药物,并提供大量、多种重要化工及其他工业原材料。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已由原来单一的近海捕捞发展成为包括远洋捕捞、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的综合海洋产业。1998-1999年期间,全国海洋捕捞业在大力保护渔业资源和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双控目标的基础上,渔业资源通过海区全面休渔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渔业产值在产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有所提高。1998年海洋捕捞产量较1997年提高8.03%,1999年实现产量零增长,维持1998年的水平,稳定了渔业资源。2000年海水产品产量为2538.74万吨,比上年增长2.7%;海洋捕捞产量达1477.45万吨,比上年有所下降,基本实现了资源保护目标。海水养殖面积为124.4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3.7%;海水养殖单产8531公斤,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比上年减少798公斤;海水养殖总产量1061.29万吨,比上年增长8.9%。
3.巨量的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素和氯化镁,并实现了工业化,而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钾,铀,锂等正在向产业化化阶段积极迈进,生产盐酸,烧碱,纯碱,金属钠,氯气,漂白粉,氯酸盐,过氯酸盐以及氯代烃等基本化工原料。我国目前有宜盐土地和滩涂资源8400km,海盐的年生产能力约1700×10⁴t,多年来,我国海盐年产量一直居于世界第一。
4.海洋的空间利用的开发利用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及交通、娱乐设施等方面。截至2007年,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的远洋船队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之间,承担着中国进出口物资70%以上的航运任务,还在国外承担了一部分第三国的货载。
广阔的海洋和风光绮丽的滨海地带令人留连忘返。充分利用大海的自然风光,开发海滨旅游,也是人们利用与开发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十分重视海滨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像我们熟悉的渤海海滨的北戴河、秦皇岛,黄海海滨的大连、烟台、青岛和连云港,东海海滨的普陀山和厦门,南海海滨的深圳、北海和海南的天涯海角等都是重点开发的海滨庄旅游区,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内外旅游到这些地方旅游。
(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海洋资源性资产管理正式制度的建设不完善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立法上,不仅缺少综合性的法律,而且单项资源管理的法规也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是单项法规,基本上是陆上法规向海上的延伸。我国亟需制定《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法》等海洋法律,同时扩大海洋立法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快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
在执法上,由于现有的海洋法规未形成系统配套的海洋法律制度,贯彻实施难度大。有些法规缺乏相应的管理实施细则和具体技术规定,可操作性较差。有的地方性法规实际上是行业的规章制度,不具备法律效力。
在监督上,由于法规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对海洋资源开发监管的缺失。海洋资源权属不清,以行政权、经营权管理代替所有权管理,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缺乏协调,造成权益纠纷迭起,国家对海洋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
1.2综合管理的缺失
我国涉及海洋资源性资产管理的规定多为部门制定,部门利益突出且缺少综合统一性;同时,有些规定虽然比较详尽,但实际执行效果距离目标甚远。
缺乏宏观指导和规划。虽然我国颁布实施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具有海洋战略性质的文件,国家也不断加大对海洋调查和海洋管理的力度,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对海洋的战略地位有清醒的认识,已经制定和实施的某些规划或战略仅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或事务性的,有些只能称之为战略框架;而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样且各种资源相互关联,各个海洋产业的发展相互影响且相互依存, 因此单一部门和区域性的海洋发展规划不能协调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系,难以促进海洋资源性资产开发的整体效益。
2.观念滞后
对内,海洋资源资产观念不强,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海洋资源属国家全民所有。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海洋资源是自然力量形成的,自身没有经济学意义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执行的是资源无价和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政策。
对外,海洋资源权益之争持久,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与周边 8个国家存在约120万k㎡ 的海洋权益争议,由此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与多数国家就空间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存在矛盾冲突。目前,只完成了长约506 km的中越北部湾海洋界线,还有6800多km的海上界线需要划定。
3.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3.1海岸侵蚀严重
海洋资源开发致使我国海岸线不同程度地受到海岸侵蚀破坏,开阔海岸的海滩和三角洲尤为严重,岸线后退、堤坝萎缩、海滩淤蚀。此外,滩涂和浅海生物捕捉、滩涂围垦等也使海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2近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我国近岸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污损事件频发,溢油事故时有发生。船舶排污、生活垃圾、城市工业废水、生物污水、海港及船舶海上石油平台作业排污或事故、矿床开发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3.3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过度捕获、拦河筑坝、围海造田、修筑海岸工程、排污等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度锐减。一些珍稀生物,如中华白海豚、儒艮、斑海豚、海龟、文昌鱼等,减少量更加明显,几乎濒临灭绝的危险。一些海洋植物,如红树林等的生存受到威胁。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海洋资源开发已上升为沿海国家的国家战略。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是世界经济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21世界的地缘战略选择。我国现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可耕土地仅占世界可耕土地的7%,陆地资源的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分析表明:今后10年将有1/4的矿产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进入21世界20年代后,则有1/2矿产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那时,我国的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张,有些资源甚至会面临枯竭的严峻局面。
对于海洋可持续发展来说,海洋开发的目的就是充分、合理、有效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因而海洋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要想使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占率任务来抓,树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保障
海洋立法是沿海国家管理海上活动包括海洋资源科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措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管理和保护海洋资源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健全海洋法规体系,我国已经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多部法律和法规,沿海各省市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步伐,制定海洋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多功能的海上执法管理队伍。
(二)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治化机制,依法开发和管理海洋资源
推行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为了改变海域使用的“无度、无序、无偿”的混乱局面,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多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我国于2002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为海域有偿使用提供了法律保障。现在应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与《海域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制度,完善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和海域使用金征收入库管理配套制度和海洋监察管理制度,科学划分、准确定位管理职责,以实现海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海上执法队伍建设。面对我国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国家应加大投资,组建一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综合一体化的执法队伍,增强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率,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治化机制,真正做到依法治海。
增强海洋国土观念,强化海洋意识,保护海洋资源
由于我国以往对国土的理解仅限于以陆域为主的概念上,对海洋国土只是重视不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需要你我们通过一些宣传手段和宣传媒介向公众普及海洋知识,树立现代海洋意识,把假设海洋强国作为中华民族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当前,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公众的海洋国土教育观,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和海洋防卫观,增强公众对“海洋国土”的忧患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国土资源,把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海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系起来,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
加快海岸工程的建设,防止和减轻海洋灾害
建设沿海防潮闸、坝、海塘、护岸工程等海岸工程,是防止和减轻台风、风暴潮、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灾害的重要措施。为减轻海洋灾害,并为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证,在海岸工程建设方面有两点需要考虑:根据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灾害特征,建设高标准的防潮坝、闸及护岸工程;提高海岸工程的建设标准,使其能抵御较大海洋灾害的袭击。
大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战略,走科技创新之路
沿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保护海洋资源方面,主管部门要通过海洋资源的价值核算和评价,对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利用价格体系调节海洋资源的供求关系,尽可能保证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要集中控制陆地污染物的排放,强化盐田、海水养殖池废水、石油开采、拆穿和海洋运输过程中废物排放的管理,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和资源的长期利用。逐步实施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重点治理和保护河口、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继续保持未污染海域环境质量。加强入海江河的水环境治理,减少入海污染物。加快沿海大中城市、江河沿岸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和脱磷、脱氮效率。限期整治和关闭污染严重的入海排污口、废物倾倒区。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严格限制重金属 、有毒物质和难降解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海上污染源管理,提高船舶和港口防污设备的配备率,做到达标排放。海上石油生产及运输设施配备防油污设备和器材,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问责制度,优化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进程。
总结
总之,合理有序开发海洋资源、科学管理海洋资源是一项涉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家能源、外交、军事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海洋局.200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N]光明日报.2005.2.5
[2] 张莉.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2):109-111
[3]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2)
[4] 蒋平.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现状及完善[J].海洋信息.2006(2):9-10
[5] 刘刚,盖日忠.海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饲料世界杂志.2006(9):31-32
[6] 王立彭,张斌.浅析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运.2008(3):186-188
[7] 游亚戈.我国海洋能产业状况[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7):38-41
[8] 陈云龙,张振国.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所面临的国际问题及对策[J]. 华北国土资源.2007(4):35-37
[9] 张林,张瑞.我国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134-136
[10] 叶向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对策.太平洋学报.2006(10):75-83
[11] 沈永明.海洋资源开发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007(9):204-206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
: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应用及其管理探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海洋
资源
开发
利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