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⒉可操作性原则。修编村庄规划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尊重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原有村庄的自然条件、聚居程度、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力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编制力争一步到位,使规划得以分阶段、分步骤有效实施。比如建德市新叶古村,历史悠久,是一幅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历史画卷,此处民风淳朴,是一处令现代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走进新叶古村,让人感觉到现代社会少有的自然和恬静,早在2000年,它就被批准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因此在修编村庄规划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以免被现代文明冲淡了其浓厚的历史遗风。
⒊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统筹考虑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和公共服务配套,方便群众的生活。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要首先解决,如水、电、路、有线电视、通讯网络等。新农村的道路硬化,主干道路宽度,绿化带,公共场所路灯,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回收点等切实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设计都要一步到位。又要根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中心镇、村适当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宣传栏、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救助帮扶站、医疗卫生站、计生服务站等。同时尊重农民意愿,建筑有序规范又不乏个性特色。
⒋同步规划原则。即在编制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的同时,抓好旧村改造利用规划和宅基地整理复垦规划,使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宅基地复垦工作得以统筹有序推进。加强对农民建房的审批管理,并与村签订建新房拆旧房、宅基地复垦等相关协议。农户到规划点建房原则上应先拆后建,确有困难的,经村民委同意,支付一定数额的复垦保证金后,先行建房,等竣工迁入新房后,拆除旧房。农村新社区建设要与宅基地置换、建设用地复垦等有机结合,互动推进。
⒌节约用地原则。规划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努力实现农村住房建设新增用地与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总量平衡或略有盈余。切实转变发展观和用地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优化农村投资和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全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⒍体现特色原则。规划要保留乡村风格和特点,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百村一房、千村一貌。同时,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在农民自建住房时,要符合村镇规划,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要使房屋布局科学合理,户型方便适用,基本功能完善,地域特色突出和外观格调统一。
㈡严格落实政策
农村住房改造是涉及千家万户重建的大事,当前就是要充分宣传政策,不留死角,在每个需要重新规划建设的镇村设置政策咨询点,利用一早一晚及农忙空闲时间给群众宣讲政策,面对面地对群众宣传政策,把每种政策的利益比较讲清楚,把各项政策原原本本交给每个拆迁群众,让群众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理性思考,郑重选择,自愿选择,不给将来留下遗憾和问题,选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⒈加强政策宣传。政策宣传是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的宣传力度。镇村干部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政策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地宣讲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各成员单位在农村住房改造过程中要发挥坚强的领导作用,村党支部发挥坚强堡垒作用,镇村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掘一批思想觉悟高、领会政策强、改造行动快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政策,统一思想,聚精会神地推进农村住房改造。
⒉严格把握政策。各乡镇(街道)、各行政村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要求严格把关,做好农村住房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市农房改造办公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做好申报项目立项工作,及时、足额兑现政策,并奖励、补助发放到户。开通专门的举报电话,设置专用的举报箱,群众如果发现干部或党员在农房改造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可以拨打各镇纪委和市纪委的举报电话、举报专线或投信到举报信箱。对一般性的违纪问题,由各镇纪委处理;涉及较大的违规违纪问题,由市纪委作出处理;涉及违法的,应移交司法机关。
⒊加强政策研究。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农村宅基地认定办法,并按照程序简化的要求做好宅基地认定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农民建房政策,严格控制非中心村农民建房。各乡镇(街道)要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完善农村住房改造相关配套政策。未出台农村住房改造配套政策的乡镇,要尽快研究出台。同时,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通过一定途径转换为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跨乡镇安置转移、社保置换、农房产权等方面的政策,争取有新的突破。另外,还要探索农民小区的物业管理。建成后的农民小区虽然硬件上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农民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按城市小区的管理模式可能会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农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
㈢加快工作进度
⒈加快建设进度。抓紧时间做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方案设计、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完成。按照“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要求,切实加快建设,保障农民的居住权,让农民早日住上体面的住房、过上有品质的生活。高度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根据杭州市要求,农村宅基地复垦要在每年10月份进行验收,因此要求复垦工作必须早规划、早立项、早施工、早验收。
⒉强化建设管理。积极开展村镇建设工程技术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建房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村镇建筑队伍和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工作,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要有计划地组织各方面技术力量深入农村,为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市农村住房改造办公室要加大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和检查指导,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建设。要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和村镇建筑工匠培训,推行建筑许可证制度,坚持有图施工、持证上岗、按图施工, 加强检查、指导和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农民住宅建设的安全与质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