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据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调查资料显示:盐城市民营企业的142.1万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口达100万左右,占总数的70%;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寥寥无几,人力资源结构极不合理。高层次人力资源不足,制约着盐城市民营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由于高层次管理人力资源匮乏,盐城市绝大多数家庭企业都实行家族式管理。从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生产的产品档次偏低,技术含量少,研究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更新缓慢。在这种企业中,创业者集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企业内部任人唯亲,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盐城市一位民营企业家由衷地告诉笔者:“我们的家族企业目前就面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严重制约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据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盐城市所有家族企业几乎都集中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化工塑料、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等行业,在科技含量高的电子、精细化工、高新技术等行业中,盐城市家族企业数量较少。
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在发展之中,人才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人才就创造不出一流的产品和品牌。有关专家指出,盐城市家族企业应当尽快建立起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培养快、使用好、待遇合理的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信息畅通、体制科学的技能人才引进和市场配置机制,解决企家族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
(三)管理决策不科学
1.缺乏民主机制。家族企业最明显的特征是家长式的管理,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集董事长和总经理于一身,企业的管理权和重大决策权完全由一人掌握,对员工的管理依据关系亲疏来进行,“人治”色彩较浓,企业缺乏民主气氛。家长制独断专横的决策在某些时候有其合理性,但是很可能脱离实际,缺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以致造成投资或经营方针的重大失误,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把企业带入高风险运行的危险状态。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家族企业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使决策更加具有可行性,可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参与。但是目前许多家族企业采取家长式的集权管理,缺乏内、外部的监控、反馈和制约,是滋生决策失误的根源所在,必须予以解决。
2.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3.缺乏正规的企业管理制度。
而目前家族企业不是靠严格的制度和客观事实来约束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管理人。这种管理方式只能适用于小规模、低层次的作坊式企业,根本不可能管理好中型或大型企业,更不用说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
(四)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家族企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企业主的价值理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影响很大,“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老板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员工只是来做事的,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无法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某些员工觉得不认可老板风格及其企业文化,理念和老板有冲突,就会选择另投他处,渐渐地,留下的都是能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就因为这样,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
1.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和宣传活动”;是“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就是一套好的制度”;“企业文化全能化”。
2.建设上的误区
一是流于外表形式。许多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只注重进行环境改造和CI形象设计,没有进行内涵挖掘。企业文化确实是外塑形象,但仅停留于此,就是个误区。员工不一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信仰追求。这样的做法没法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重模仿、轻创新。很多民营企业的口号标语,都是大同小异,看了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团结、拼搏、质量第一等,很多都是模仿别的企业,空洞乏味又不具特色。
3.管理上的误区
很多家族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管理的一部分,以为只要提炼出企业特有的价值理念,搞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没有巩固和培育的机制。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向职工传播、灌输,取得共识;需要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变更、吐故纳新。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采用搞运动的形式,不能心血来潮是红红火火大干一场,热情减退时,则弃之一旁,不再理睬。企业文化得以巩固,落地生根,成为员工们默认的理念,需要传播,也需要将特定的行为纳入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行为。
三、家族企业问题的分析
(一)对家族企业产权关系问题分析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或企业主个人手中。根据中国家族企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的44家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看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
家族企业的发起方式
发起方式 企业数 占被调查企业比重% 资金来源
兄弟联手 8 18 家族内部
夫妻联手 11 25 家族内部
个人独创 24 55 家族内部
父子合作 1 2 家族内部
从上表可以看出,家族企业中个人独创和夫妻联手两种发起形式占所有企业的80%,说明中国家族企业中以一家为主体的家族企业占绝大多数。
私人股东结构及持股构成
业主 同姓兄弟 异姓兄弟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股权比例 66% 14% 3% 3% 3%
人数 1 2-3 2-3 不定 不定
根据以上典型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家族成员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私营企业股份的83%,充分体现了家族控股的特征。在我们提供咨询服务的一些家族企业当中,有的家族股份或业主个人股份甚至超过了95%.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中,除企业主及其家族所占有股份的大部分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占有一部份股份。这是企业主为了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扩展及专业化管理,在企业股权结构方面采取的措施,对一些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给予股份赠与,使他们拥有企业的一部分股权,以留住人才。这也说明,家族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要使企业长寿和可持续发展,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需要逐步进行社会化改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